中图分类号:G44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1432(2002)03-0082-04 "Burn-out"本是精疲力竭之意,1974年美国临床心理学家费登伯格首次将它引入心理学,用来代表助人行业中的职业倦怠现象。1981年玛勒诗等人确定了职业倦怠的三个核心成份:(1)情绪衰竭,指个体情绪情感处于极度疲劳状态,工作热情完全丧失;(2)非人性化,指个体以消极、否定或麻木不仁的态度对待来访者;(3)低个人成就感,指个体评价自我的意义与价值的倾向降低。这是目前在实证研究中普遍采用的职业倦怠定义。[1]在短短20多年里,研究者们对职业倦怠展开了多方面研究,教师作为一种特殊的助人行业,更成为了关注的热点。研究者指出教师职业倦怠是教师不能顺利应对工作压力时的一种极端反应,是教师在长期压力体验下产生的情绪、态度和行为的衰竭状态。其典型症状是工作满意度低、工作热情和兴趣的丧失以及情感的疏离和冷漠。[2] 近年来,为响应“科教兴国”战略,我国推行了一系列重大教育改革,改革给教师带来了新的机遇,但同时也成为了新的压力源,相当一部分教师因长期处于工作压力下,产生了职业倦怠心理。多项研究发现,我国相当比例的中小学教师存在着各种心理情绪问题,非人性化地对待学生而引发的教育事件频频曝光,中小学师资尤其是骨干教师大量流失。教师职业倦怠的存在,极大地影响了我国教育教学质量,教师身心健康受到严重损害,作为教师工作的直接对象,学生首当其冲地成了教师职业倦怠的受害者。因此,无论从关心教师和学生的角度还是从重视中国教育事业发展的角度出发,我们都应积极关注这一现象。 一 教师职业倦怠产生的原因 教师职业倦怠不是对某一特定事件的即时反应,而是在较长一段时期里,对工作中所遇到的压力,在情绪上产生的一种低强度递进的反应过程。[3]导致教师职业倦怠的原因是多方面的,结合我国当前中小学教师的具体情况来看,主要有以下原因: 1、工作负担重,工作时间紧 教师的教育教学任务异常繁重,“两眼一睁,忙到熄灯”是许多中小学教师生活的真实写照。教师既要教书,又要育人,日平均工作时间远远长于其它一般职业。尽管国家正大力推行素质教育,但在教育资源依然有限的今天,升学考试仍是中小学最直接追求的办学质量指标,“以分数论学生,以升学率论教师”的现象还相当普遍。家长对教师寄以厚望,希望教师对自己的孩子加大投入,各级教育行政部门也在追求升学率的大背景下,将升学率和教师的职称评定、年终考核、住房分配等直接挂钩,人为加重教师间的竞争,迫使教师对工作投入更多的时间和精力,处于高负荷运转中。大众传媒的普及,拥有知识不再是教师的专利,教师的专业性更多的是体现在他们能对学生探索和钻研的领域给予专业或准专业水平的指导。为超前于学生,教师进修已不可延怠,但出于种种原因,大部分教师都没有脱产进修的机会,不得不挤用本就少得可怜的业余时间。所有这些无论从质上来说还是从量上来说,都使教师不堪重负,极易导致心理和情绪上的极度疲劳。有研究表明情绪衰竭正是教师职业倦怠的过程开始[4]和最典型的特点。[5] 2、学生品行和学习情况 教师的工作对象是有独立思维能力的学生,其思想和行为不易为教师所控制。在当前社会转型期,中小学亦不再是一片净土,暴力与犯罪、功利主义思想等许多不良风气和精神污染,不可避免地渗入校园,抵消了教师辛苦建立起来的教育成果,这让教师难以相信自己的行为能有助于现实的改善,只好降低对工作的投入愿望以求心理平衡。这种类似于“习得性无助”的心理在以后的工作过程中不断得到强化最终发展成为职业倦怠。[3]还有研究表明经常性处理学生的纪律与不良行为,会影响教师在学生心目中的形象,破坏师生关系,教师的疲惫不堪和师生关系的恶化密切相关。另外,社会媒体的误导,新“读书无用论”的思潮流行,使得学生中有相当一部分学习动机淡薄,对学习不感兴趣,对一些教师而言,要不断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远比其它工作更易让他感觉到疲倦。[2] 3、角色冲突和角色模糊 威尔逊认为“所有对他人高度负责的角色,都要经受相当多的内在冲突和不安全感”。教师是接受社会委托以培养学生为己任的专职人员,他必须对学生高度负责。教师职业也是角色冲突的一种典型情境,随着学校功能的日趋复杂化和多样化,教师所要扮演的角色也越来越多重化,他不再仅仅是教员,还要是领导者、心理咨询师、学生的知己和朋友、时代楷模等,他的一言一行总处于社会大众有形或无形的监视中,即使是教师自己在社会的急剧变迁中,也常常不清楚自己所扮演角色的行为标准。在实际教育教学活动中,一名教师往往难以处理两种相反角色间的矛盾关系。如既要树立教师权威又要成为学生的朋友;既要履行教员职责又要担当父母代理人,等等。这一切,使一个富于责任心的教师在经历了多种角色冲突之后,不可避免地感到心力交瘁。研究表明角色冲突与角色模糊与教师职业倦怠有着显著相关。[2] 4、社会比较 费斯廷格在社会比较过程理论中指出,个体为了消除对自己和自身周围环境的不明确性,会产生社会比较动机,从而去寻求成为比较对象的他人,特别是和自己类似的他人。客观上,教育对社会发展的价值与作用,决定了教师及其职业应当具有较高社会地位和经济待遇。然而,长期以来,我国分配关系的错位造成了社会消费表现的扭曲,一些富有者领导着社会消费新潮流,而大多数教师(特别是乡村中小学教师)却与社会弱势群体一样囊中羞涩。经济地位是社会地位的基础和标志,微薄的薪金使教师在社会地位的提升上败下阵来,极度失望的教师将目光转向了其他行业中的知识分子,从他们身上,教师们看到了更宽松的环境、更多的机会选择、更大的经济回报以及更高的社会地位。理想和现实的巨大反差大大挫伤了教师的工作热情,一部分索性离开教师岗位去开辟新天地,还有一部分则观望、彷徨,不安与躁动笼罩着这部分教师,教学于他们而言意义已并不大了,屈服于职业倦怠已是早晚之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