素质教育悖论及其归因分析

作 者:

作者简介:
董文军(1964-),男,陕西省洋县人,汉中师范学院基础课部讲师。汉中师范学院 基础课部,陕西 汉中 723000

原文出处:
汉中师范学院学报:社科版

内容提要:

素质教育已成为我国教育事业的主导思想。但是,无论是在理论上还是实践中,都存在诸多悖论,主要表现在“素质”与“考试”、思想与行动、理想与效果三个方面。它是由概念内涵的不确定、教育口号本身的特点等原因造成的。


期刊代号:G1
分类名称:教育学
复印期号:2002 年 02 期

关 键 词:

字号:

      [中图分类号]G40-01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0842(2001)05-0021-04

      近十年来,素质教育的理论和实践似乎十分“热闹”和“繁荣”,但无时不处悖论之中。理论上,涵义不明,争论不休;实践上,和素质教育相适应的许多改革进展艰难。存在着“轰轰烈烈喊素质教育、扎扎实实抓应试教育”等自相矛盾的做法。我们固然可以从外部寻找原因,但素质教育自身缺憾才是关键的原因。

      一、素质教育在理论和实践中存在着三大悖论

      1.素质教育与应试教育是相对立的,是否意味着考试成绩(特别是高考)越高,其“素质”越低?

      “素质教育”的概念是在批判“片面追求升学率”、“高分低能”,后来称之为“应试教育”的大背景下提出来的。1992年2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在《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中对学校教育明确规定“中小学要由‘应试教育’转向全面提高国民素质的轨道。面向全体学生,全面提高学生的思想道德、文化科学、劳动技能和身体心理素质,促进学生生动活泼地发展,办出各自的特色。”国家教委副主任柳斌也认为“素质教育是与应试教育相对立的,这是以全面提高公民思想品德、科学文化和身体、心理劳动技能素质,培养能力,发展个性为目的的基础教育。”[1]显然“素质教育”与“应试教育”的关系被公认为是对立的、水火不相容的,但是,这会产生一系列的悖论:第一,考试成绩越高,是不是“素质”反而越低?反之,考试成绩越低,是不是“素质”更高?第二,如果二者是对立的,那么我们如何评价恢复高考之后二十多年来我国教育及人才培养的巨大成就?第三,既然二者对立,为何不干脆取消考试、取消高考?第四,不搞“应试教育”的美国却为何非常热衷于从“应试教育”大国——中国,挖掘经过层层考试选拔出来的人才?为什么要设计进入美国留学、定居的种种有过之而无不及的各种考试?

      针对上述种种矛盾之处,理论界许多学者、乃至于政府官员都对“应试教育”的概念及其与“素质教育”的关系作了一些探讨,前国家教委副主任朱开轩同志对“应试教育”的界定被认为是较为权威的界定。他认为“应试教育”,是指在我国教育实践中客观存在的偏离受教育者群体和社会发展的实际需要,单纯为应付考试、争取高分和片面追求升学率的一种倾向。[2](P25)关于“应试教育”与“素质教育”的关系,除“对立说”之外,还有“层次发展说”和“相互包容说”。

      “层次发展说”认为,“应试教育”和“素质教育”是不同阶段的产物。前者适应过去的社会需要,也在提高素质,是素质教育的初级阶段,但不适应现实(现在)的要求,故应从“应试教育”发展到素质教育。因此,二者不是对立关系,而是两种不同的教育模式。

      “相互包容说”认为,两者是相互包容的。因为“应试教育”所考的各门科目,也是学生基本素质之一,“应试”本身,也是现代人素质的构成部分,它是对一个人知识、运用技能及心理素质的综合考验。在目前,选拔人才,不可能取消考试,也不可能不考虑升学率。因此,二者相互渗透、相互联系、相互包容。

      笔者认为,第二、三种观点有它的严谨性和合理性,也利于教育实践中的具体工作。即素质教育与“应试教育”应是逻辑学上的包容关系(“应试”教育包含于“素质”教育之中),或者是交叉关系,而绝不是对立关系。当然,作为一种对“应试教育”的纠正,把“素质教育”与“应试教育”相对立,似乎更利于宣传,更利于形成声势。但当“热”起来后,又应当辩证一些、科学一些。

      2.在教育实践中存在着“轰轰烈烈地喊素质教育,扎扎实实地抓应试教育”的矛盾现象。

      作为一种姿态,作为一种改革的新举措,全国各地的中小学为丰富“素质教育”的理论,彻底改变“应试教育”的种种弊端都做了有益的探索,上自国家推行的"3+X"高考改革方案,小到就近入学、取消中考,以及经常见诸于报端的所谓“挫折教育模式”、“愉快教育模式”、“和谐教育模式”、“五心工程”等等。且不说“挫折”、“愉快”本身的矛盾之处,单是透过“热闹”的背后,深入到基础教育一线,不难发现“素质教育要喊”、“应试教育要抓”的无奈与矛盾。

      现象一,北京市刚一取消小学升初中的考试、学生就近入学时,学生不是轻松,而是更紧张了。因为每个学校有一定比例的推荐学生,优秀生可以进重点中学。这样一来,不仅学习成绩一点不敢放松,同学之间、师生之间的关系也成了重要的因素,这比起单靠成绩录取心理负担更大。[3]甚至在神坛前祈祷“派对”到重点中学,使学生从小上了生动的一课——信命。

      现象二,学校内喊减轻学生负担,学校外又补上。在上海,学校为了减轻学生负担,改革教学方法,尽量不布置家庭作业。在教材设计上,上海也进行了相应的改革,难度降低了,家长却不干了,你不布置作业,回家我来请家教;你教材难度降低了,我把原来的统编教材叫孩子再学一遍。一些家长甚至在宾馆包房给孩子开“小灶”。表面上看,学校在推行素质教育,孩子的负担减轻了,可是实际上孩子的负担倒加重了。这是上海复兴中学校长马惠生的无奈感慨。[4]

      现象三,素质教育等于上课加特长。在许多中小学教师和家长心目中,素质教育就是上课之后,让孩子参加音乐、美术等特长学习班。结果,学生负担更重了,甚至有孩子不堪学习和练习钢琴的重负,把自己的手指剁掉!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