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资本主义发展道路再考察

——以棉纺织业为中心

作 者:

作者简介:
戴鞍钢(1955- )男,上海青浦人,复旦大学历史系教授。 复旦大学 历史系,上海 200433

原文出处:
复旦学报:社科版

内容提要:

主要依据地方志资料,以棉纺织业为中心的研究表明,与其他资本主义国家相比较,近代中国资本主义的发展道路有其自身的特色。


期刊代号:F7
分类名称:经济史
复印期号:2002 年 01 期

字号:

      [中图分类号]K2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257-0289(2001)05-0058-005

      中国资本主义工业的发生发展历程及其意义和影响,学术界已有较多论述。综览以往的研 究,大多利用已刊未刊工业史、行业史、企业史等中外文资料,对卷帙浩繁的中国地方志中 所蕴藏的大量经济史资料挖掘和利用较少。近代中国地域辽阔,各地区间经济发展差异明显 ,在学术研究中,忽略对各地乡土资料的爬梳,不利于对国情的全面认识和中国资本主义发 展道路的深入研究(注:中国史学会编《中国历史学年鉴(1998)》载:“二元经济论是发展经济学的一项创见。 近代中国亦属二元经济,传统农业与近代工业并存,研究其互动作用极为重要。但这些在我 们的近代经济史研究中还一无所见”(是书第170页,三联书店2000年版)。美国学者王国斌 著《转变的中国:历史变迁与欧洲经验的局限》称:近代中国“城市工业变化以何种方式连 接或者脱离农村经济活动?对此问题,我们现在还未有清楚和系统的认识”(是书第68页,江 苏人民出版社1998年版)。)。本文主要依据地方志资料,围绕中国近代工业的主要门类——棉纺织 业 ,作一历史的考察(注:我和黄苇共同主编的《中国地方志经济资料汇编》,采择辑录旧方志数千种,全书275万 字,已由汉语大词典出版社于1999年12月出版,可资参考。

      一

      中国资本主义发生发展的历史前提,是自给自足自然经济的分解。长久以来,以“耕织结 合”为主要特征的小农家庭棉纺织业,是中国封建社会自然经济的基石。鸦片战争后,大量 外国商品源源输入中国,给这种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带来巨大冲击。特别是大批廉价的机制 棉纺织品的输入,给小农家庭手工棉纺织业,造成沉重的打击。19世纪60年代后,随着进口 棉纺织品的剧增,这种农村手工棉纺织业开始明显解体。其主要表现为,大批廉价洋纱 洋布的进口,促使家庭手工棉纺织业解体,而与市场扩大了联系,他们将原先用于自纺自织 的棉花作为商品投入市场,或换回洋纱自织成布,或购买洋布穿用。如广东恩平县农户,他 们“夏天用白麻、青麻先绩为纱,冬天又用棉先纺为纱,各再织为布,用土靛染为男女常服 。同(治)、光(绪)以前,邑人服用多取之,家中妇女机声轧轧,到处皆闻。自洋纱洋布输入 ,其价较廉。邑人非购洋布,亦购洋纱,所织之士布,所谓家机布,已少见矣”(民国《恩 平县志》,舆地)。这种农村手工棉纺织业的解体,是自然经济分解的主要标志。

      这种分解的过程,大致分为两个阶段。首先是洋纱代替了土纱,促使手纺业与手织业分离 开来;其次是洋布代替了土布,又促使手织业与农业分离开来。应该指出,自然经济的这种 分解,不仅经历了一个漫长的过程,而且各地差异很大。在通商口岸附近和交通沿线地区, 纺织分离和耕织分离的过程出现得较早较快;在交通闭塞地区和边远乡村,这个过程则进行 得较晚较慢。如20世纪初年,河北元氏县依然是“以农为本”,“所食者率皆本地所树之粟 ,所衣者率皆本地所出之棉,男耕女织,终岁勤劳,常见农民自顶至踵所用衣、袜、鞋、带 皆由自力织成者”(民国《元氏县志》,风土,民生)。即使在东南沿海,这种手工棉纺织业 解体的深度也是不平衡的。光绪初年,悬处长江入海口的江苏崇明岛,“种棉者十之六七” ,收获后,由农妇就车纺之,织之为布,“以济农丁之困”(光绪《崇明县志》,风俗)。可 见,这种差异主要是受外国商品输入对当地影响程度不同而产生的。而两个阶段的划分,即 洋纱代替土纱先于洋布代替土布,亦是受进口商品的构成所决定的。

      自第二次鸦片战争以后,通商口岸增辟,洋纱进口激增,1894年洋纱的进口总量是1867年 的3467%,其增长幅度远远超过棉布的进口。与此相联系,洋纱代替土纱的过程也就较快和 较明显地表现出来。洋纱所以能够代替土纱的原因,主要是这些棉纱都经机器制成,生产效 率与质量远胜中国手工纺纱业,生产成本则大大低于手工生产,因而价格亦较土纱便宜。18 87年有人报告洋、土纱在牛庄的售价,每包300斤的洋纱售价银57两,而同量土纱却要售银8 7两左右,土纱价格比洋纱贵52.6%;其他地区,情况亦多相似[1-p77]。价格相差如此明显 ,土纱自然也就无力与洋纱相抗衡了,许多人放弃了原先的手工纺纱生产环节,改为采用洋 纱织成土布。这就导致纺与织开始分离,成为个体小农业和家庭手工业相结合的自然经济分 解的最初表现。这种分离不仅见于通商口岸周围农村,在偏远的内地也有反映。1896年,一 些英国商人实地考察了贵州的手工棉纺织业,他们在访华报告书中写道:“当我们访问黄草 坝(今贵州兴义),正逢每周一次的市集,给了我们观察当地所织布匹的最好的机会。这些布 匹 ,大部分是用进口棉纱织成的普通形式的窄面平织布。一直到最近几年以前,织造这种布匹 的原料,全部是使用汉口的手纺纱和华山的棉花。但是由于印度棉纱的输入,这种纱既便宜 又方便,粗度合宜,这样便促成了织布业中变革,印度棉纱很快地代替了土纱”。伴随洋纱 取代土纱而来的,是当地手工纺纱业的萧条。在新城(今贵州兴仁)地区,“价廉而又适用的 孟买棉纱完全排挤了用本地棉花的手纺纱”;在黄草坝,“随便走进哪一农户,都可以看到 ,曾经是不可缺少的纺车,现在都蒙上了尘土,被人遗忘了”[2-p506]。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