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族企业管理须向伦理“应当”渐进

作 者:

作者简介:
李雷生(1941-),男,浙江东阳人,教授。浙江财经学院管理伦理研究所,浙江 杭州 310012

原文出处:
财经论丛

内容提要:

企业管理中的伦理问题日益引起全社会关注,家族企业在追求利润最大化中容易忽视伦理,并因此陷入深重危机。企业伦理的实践证明,注重伦理将会使企业生机焕发,家庭企业要持久发展必须向伦理“应当”渐进”


期刊代号:F22
分类名称:乡镇企业、民营经济
复印期号:2002 年 10 期

字号:

      中图分类号:F20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4892(2002)04-0071-04

      自20世纪70年代以来,欧美企业经营的伦理问题逐渐被人们所重视,并发展到将伦理学的思想和方法应用到企业经营活动分析和评价中,产生了企业伦理学。80年代,企业伦理学有了进一步发展,它在企业管理中的地位日益提高。到90年代又有新的突破,许多企业把伦理融合到企业的日常管理中,制订了伦理守则,有的设立了专门机构或设置伦理主管,对职工进行伦理培训。管理与伦理的结合,对企业管理的目的、管理理念、管理职能、管理方式以及管理者的素质要求等,都将有深刻的变化。本文中所指的伦理“应当”,是指企业经营管理中应当遵循的伦理规范。

      一、企业伦理缺位的危机

      企业伦理是关于企业及其成员行为的规范,是企业及其成员处理与顾客、他人以及社会利益的行为规范。伦理道德的法则是一种秩序的法则。当今市场经济中的无序状态,那些热衷于搞“假冒伪劣”、坑害顾客、尔虞我诈、恶意赖账、见利忘义、虚伪狡诈,是道德的失范,伦理的缺位,最终必将遭到因果律的报应。在社会系统中组成系统的各要素之间联系性中的因果联系,是无情的规律,种下什么样的“因”,就会有与其相应的“果”;种下了没有伦理的“因”,就必定获得苦涩的果”。

      企业以欺骗性的广告惑众,以劣质冒牌的产品坑顾客,顾客吃亏后就不再选购你的产品的同时,回击你的是投诉或者扩大不利企业形象的宣传,产生“蝴蝶效应”。企业内部的职工也会受没有伦理的感染,欺诈盛行的企业,内部职工同样以虚伪狡诈的态度和行为来报应企业。雇主的那种命令、训斥、随意解雇、忽视培训的不公正、不尊重人的行为,造成职工的心理压力沉重,对企业的离心倾向增强。伦理缺位的企业中,人员之间的关系紧张、虚伪、失信、相互间冷漠无情、漠不关心、自私自利、阿谀奉承、互相拆台、人性麻木,形成不了相互协作的机制。企业缺乏文化、精神道德的纽带,没有“粘合剂”,丧失凝聚力,人心涣散,犹如一盘散沙,直接导致工作疲沓,工作效率和产品合格率低,加重了管理成本和生产成本,这种外强中干的企业是经不起任何风浪的。

      伦理缺位的企业,在处理企业与国家、社区和公众的关系上,把追求自身利益放在首位,甚至利欲熏心,全然不顾社会和他人的利益,只要能逃脱惩罚或者违法所得大于惩罚的损失,就敢于违法,敢于偷税漏税;或者随意排污,即便有了排污设施,为节约设备运行费用利用夜晚偷偷排污,损害社区和公众利益。这种不道德的行为,招致企业形象受损,遭受社会公众的反对,企业最终也逃脱不了法律和环境恶化所惩罚的厄运。

      二、合乎伦理的管理将带给企业勃勃生机

      1999年7月15日,我国33位非公有制经济代表在北京人民大会堂发布《信誉宣言》:“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活动的各个环节中,从自己做起,带头做到守信用、讲信誉、重信义;做到爱国敬业、照章纳税、关心职工;做到重质量、树品牌、守合同、重服务。”无疑,这个宣言对规范我国市场经济的秩序和企业伦理建设的进程起到积极作用。信誉宣言突出了信誉,信誉是伦理的重要组成部分。诚实守信,是个古老的命题,诚者不伪,信者不欺,既是古今中外企业的立身之本,也是一个人做人之本,是事业成败的基础。传统谚语;“诚招天下客,誉从信中来”。诚信兴商是企业发展的战略目标,诚实守信是企业的生命,信立则业立,信毁则业毁。在近代我国,许多著名家族企业成功的最大秘诀是诚信。被誉为“红顶商人”的胡雪岩创办的杭州胡庆余堂,一百几十年来悬挂在营业厅的两块巨匾,一块朝着顾客,上书“真不二价”四字;另一块面对柜台,上面由胡雪岩亲笔书写的“戒欺”二宇。这两块匾是胡庆余堂经营伦理的“缩写”。这些老店至少在兴办之初的明显特点是家族化,家族企业要兴旺,代代相传,诚信是根基。诚信二字,归根到底重在戒欺,这是营销道德的一条重要定律。我国传统营销道德中最深刻的是:“买卖公平,童叟无欺。”童叟是弱者,对弱者都不欺负,说明诚实讲信用。诚实守信与追求利润并非矛盾,反而能促进利润的增加。明清时期许多巨富的徽商在全国声誉卓著,如宽厚仁德的大儒商程维宗,不仅诚实经商,成为全县纳税户之首,而且常捐助贫困农户;专营盐业的徽商黄宗敬,总是从大处着眼,不计较蝇头小利,买卖公道,以诚取信,他记取“积而能散”的古训,常常行善助人,扶危救困;礼贤济贫的徽商黄莹,不贪图小利,常以最有利的价钱买进卖出,财富骤增,他对穷人求贷免收利息,救贫济困,民众中享有很高声望;公正无欺的廉贾徽商黄宗德,注重信义,公正无欺,被人称为廉贾,虽积累资金上万,富甲一方,但他和家人的生活却极其俭朴,对人慷慨大方,乐善好施;徽州墨业巨商“胡开文”,是清代中叶崛起的一代墨商,传承了六代,延续了近200年,曾占领过大半个中国的墨业市场,视质量为产品的生命,注重信誉,诚实经营。在现代社会中,好的信誉仍然是无穷的财富,是不可替代的财富,有了信誉的无形资本就有了潜在的市场,信誉可以转化为竞争优势。把信誉视为最大资本的浙江恒逸集团就是个很好的例证。这是一家民营企业,组建于1994年,改制前几年,企业在当地政府的指定下,为本地多家企业作了融资担保,当一些企业陆续衰落之时,担保连带责任落到了改制后的恒逸集团身上,这个数字有5000余万元。恒逸集团咬紧牙关老老实实付出的同时,企业真诚守信的名声从此鹊起,企业的规模也从这时呈几何级数增长。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