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小民营企业如何更好利用内源融资方式

作 者:

作者简介:
李长志(1977- ),男,江西丰城人,南京航空航天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硕士研究生,主要研究方向为企业管理和财务管理。南京航空航天大学 经济与管理学院,江苏南京 210016 杨晓明 南京航空航天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江苏南京 210016

原文出处:
南京航空航天大学学报:社科版

内容提要:

融资问题是制约我国中小民营企业发展的重要因素。在其外部融资环境欠佳,融资渠道狭窄的情况下,充分运用内源融资方式,缓解资金需求就变得既重要又现实。中小民营企业应正确的认识内源融资的重要性,加强财务管理、向管理要资金,从产权出发、走现代企业委托代理制,同时政府也应制定相应的激励政策,从而使中小企业更好地利用内源融资方式进行融资。


期刊代号:F22
分类名称:乡镇企业、民营经济
复印期号:2002 年 09 期

字号:

      中图分类号:F276.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2129-(2002)02-0014-04

      在我国中小民营企业的发展过程中,筹资难的问题一直伴随并困扰着它们。以江苏省为例,2000年金融机构对私营个体经济贷款额为27.52亿元,仅占同期各项贷款总额的0.5%[1]。然而,中小民营企业是我国经济发展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如果中小民营企业融资难的问题得不到有效解决,势必影响我国经济发展的整体战略目标的实现。

      一、中小民营企业融资方式的理论分析

      中小民营企业的融资方式有多种,按其来源划分可分为外源融资和内源融资。外源融资又分直接融资和间接融资。直接融资是指企业直接进入证券市场通过发行债券和股票等方式筹集资金。间接融资是指向商业银行和其他金融机构借钱[2]。中小民营企业的内源融资是指从企业内部发掘资金,筹集资金。狭义的讲,它等于净利润减股利加折旧。具体包括企业的经营利润积累,出售资产的收入,流动资本的节减,应收账款的回收,折旧准备等。

      在财务管理中有一个融资偏好次序理论(pecking-order theory),该理论说明管理者对融资的方式有偏好,一般首先会选择内源融资方式——即用公司的留成收益。一个原因是它避免了外源融资可能发生的资金稀缺性问题,而且使用公司留成收益不会产生筹资成本。

      为了让我们更好的了解内源融资,我们来看一看常见的三种融资方式,它们是内源融资,银行融资和证券融资。首先我们给出一个融资效率的定义,融资效率就是一定时间,一定空间界限内融资投入或产出的评价。对于一个企业而言,融资方式的好坏直接取决于它的融资效率的高低。影响一个企业融资效率的因素主要有资金成本、资金利用率、融资机制规范度、融资主体自由度和清偿能力[3]。

      1.资金成本

      资金成本是指使用资金所付出的代价。资金成本和融资效率成反比,资金成本低则融资效率高,资金成本高则融资效率低。银行融资需要支付利息,证券融资需要付出相应的筹资费用,其中的债券融资也需要支付利息;而内源融资的资金是企业自身资金,除了机会成本外没有其他的成本。从资金成本对融资效率的影响看,内源融资的资金成本最小。

      2.资金利用率

      从资金利用率考虑融资效率,要考虑以下方面。一是资金的到位率。证券融资所筹资金须减除筹资所花费用,银行融资也要受担保等条件限制,使所筹资金不能全额到位;而内源融资只要公司决策者做出决策,即可将企业的利润留在企业内部随时安排使用,相比之下,内源融资的资金到位率最高。二是资金的到位时间。银行融资和证券融资均须按法定程序进行,有一定时间成本;而内源融资可由企业随时投入,到位及时。由此可见,内源融资的利用率更高。

      3.融资机制规范度

      融资机制规范度也可以说是资金市场的成熟度。在一个成熟的融资市场,融资的渠道多,风险小,融资的效率高。从融资机制规范度考虑,融资的效率高低一般为证券融资≥银行融资≥内源融资。因为中小民营企业在建立现代企业制度以前没有公司法和新的会计制度的制约,很多财务规范不健全,使其融资带有随意性和盲目性。

      4.融资主体自由度

      融资主体自由度是指融资主体受约束的程度。信贷资金在数量、用途和时间上均受债权银行的限制,证券投资也分别受债权人和股东的监督;而内源融资的资金用途则由企业自主决定,灵活调度,受其它因素的约束较小。

      5.清偿能力

      清偿能力是指企业对于所筹集的资金在未来所能够偿还债务的能力。银行融资和债券融资是需要还本付息的,而股票融资和内源融资是无须还本的,无清偿压力。

      综合以上比较,我们可以看出在这三种融资方式中内源融资效率最高,最理想。因此我们要加强内源融资的运用。

      二、中小民营企业的融资现状及现实分析

      我国中小民营企业多数靠自我积累、自筹资金发展自己,普遍内源融资比例较高。中小民营经济的产出增长主要依赖于内源融资。中国民营企业的融资结构相对于国有企业的融资结构截然相反。据调查统计,在中小民营企业的主要资金来源中内源融资的比重平均约占90.5%,而银行贷款占4.0%,非金融机构融资占2.6%,其他渠道占2.9%[4]。中小民营企业的内源融资比重显然大大高于资产负债率总体在80%左右的国有企业。让我们再来看一看其他国家企业的融资情况。

      表1 若干国家的企业内源融资占全部资金来源的比重(%)[5]

      年份 国家

       德国

       日本

       英国

       美国

      197053.2 29.7 58.4 61.5

      1975 63

      36.1 63.5

      79

      198059.4 46.7 64.4

      64.9

      198565.1 45.1 76.5

      74.2

      平均59.2 35.3 66.6

      64.1

      表2 1990-1994年若干国家的融资结构(%)[5]

      美国

      日本

      英国

      德国

      法国

      加拿大

      内源融资82.849.368.365.5 54 58.3

      外源融资17.250.831.734.5 46 41.7

      长期负债增长率 17.435.9 7.431.4 6.9 37.5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