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海南黄流话的“一、二、三”看现代汉语数词系统[*]

作 者:

作者简介:
邢福义 武汉市华中师大中文系 430070

原文出处:
方言

内容提要:


期刊代号:H1
分类名称:语言文字学
复印期号:1995 年 11 期

关 键 词:

字号:

      提要 本文联系现代汉语数词系统考察“一、二、三”。包括四个部分:(壹)现代汉语数词系统的简匀性。这一部分描写构成数词系统的统数系统和序数系统的基本面貌。(贰)北京话中的“一、二、三”。这一部分从语法角度分析“一、二、三”的不同之处。(叁)海南黄流话中的“一、二、三”。这一部分指出海南黄流话中的“一、二、三”在语法上反映出来的更多的差异性。(肆)关于现代汉语数词系统的思考。这一部分指出现代汉语数词系统既有简匀性又有变异性,对表数形式和表数方法,对典型形式和非典型形式,对联系亲属语言观察汉语,都有所思考。

      前言

      现代汉语数词系统,总体具有简匀性,内部又存在差异性。

      现代汉语数词系统中,“一、二、三”是计数开始的三个数目字。很简单的三个词,实际上并不那么简单。本文讨论北京话和海南黄流话的“一、二、三”,考察其差异,并谈谈有关现代汉语数词系统的若干问题。

      壹 现代汉语数词系统的简匀性

      现代汉语数词系统,包括统数系统和序数系统。所谓统数,指统计数目多少的数;所谓序数,指排列次序先后的数。比如,“三人”的“三”是统数,“三哥”的“三”是序数。

      (一)统数系统。

      统数系统由两类形式按两种方法构成基本面貌。

      统数系统中存在两类形式:①个位数形式,②段位数形式。个位数形式,指小于“十”的表数形式,包括“一”至“九”等;段位数形式,指在数目字组合中起十进划段作用的形式,包括“十”“百”“千”“万”等。个位数形式和段位数形式都是汉语里的基本数目字,但是它们在统数系统的构成方法上各有特定的作用和地位。

      统数系统的构成,有两种方法:①累积十进法,②段位系连法。前者是计数方法,后者是结构方法。

      内容上,以累积的办法逢十进一,这是累积十进法。具体点说,就是:由一累积到九,加一进为十;由十累积到九十,加十进为百;由一百累积到九百,加一百进为千;由一千累积到九千,加一千进为万。即:

      [九]+[一] =十个一=一十

      [九十]+[十]=十个十=一百

      [九百]+[一百] =十个百=一千

      [九千]+[一千] =十个千=一万

      结构上,以段位数形式为系连点,通过添加个位数形式,构成复合表数形式。这是段位系连法。具体办法:或者同时前加后加个位数形式,或者只在前边加上个位数形式,或者只在后边加上个位数形式。如:

      个位+段位+个位: 三十三 三百三 三千三 三万三

      个位+段位:三十三百三千三万

      段位+个位:十三

      用段位系连法构成的复合表数形式中,可以出现多个段位:

      三百二十一 (出现两个段位;百|十)

      四千三百二十一 (出现三个段位:千|百|十)

      五万四千三百二十一 (出现四个段位;万|千|百|十)

      (二)序数系统。

      序数系统由统数形式加“第”构成其基本面貌。统数系统是基础系统,序数系统是衍生系统。即:

      第+统数形式=序数形式

      “第三”是序数形式,“第三十三”也是序数形式。在理论上,“第三万三千三百三十三”这样的序数形式完全可以成立,只是,由于事实上一般不会出现数目这么大的次序,因此这么长的序数形式在语言的实际运用中不大可能出现。

      有的时候,序数形式直接采取统数形式,实际上是借用统数形式表示序数,隐含有“第”字。可以通过同义变换把“第”字补出。如:

      三楼=第三层楼四车厢=第四个车厢

      五中=第五中学六铺位=第六个铺位

      总起来看,现代汉语数词系统,由个位数形式和段位数形式按照累积十进法和段位系连法构成统数系统基本面貌,又由“第+统数形式”的组合构成序数系统的基本面貌。诚然,就基本面貌而言,现代汉语数词系统是简明而匀称的。

      贰 北京话中的“一、二、三”

      汉语语法系统中存在一个带普遍性的事实,这就是任何一个子系统都不是绝对整齐划一的。汉语语法系统中的数词系统,自然既有简匀的一面,又有变异的一面。比较:

      

      可知,不管是单纯用于统数和序数,还是用来表示月份和时日名称,汉语都保持“一、二、三、四、五、六”等在形式上的一致。跟英语的说法有所不同,汉语数词表述系统在更大程度上表现出了简明匀称的一面。

      但是,另一方面,这种简明匀称并不是绝对的,一贯到底的。仅就北京话计数开头的三个数目字“一、二、三”而言,就是如此。它们不仅各有自己的语义内涵,从语法上看,也有不同的表现。

      (一)“一”和“二、三”。

      首先,表示序数,有时“一”不同于“二、三”。尽管“一、二、三”都可以加上“第”表示显性序数(第一、第二、第三),并且都可以隐去“第”表示隐性序数。如:一(第一点)、二(第二点)、三(第三点),一号、二号、三号,一栋、二栋、三栋等。但是,人物关系的排行里不用“一”,只用“二、三”等。如:

      老大(*老一)老二老三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