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问题的提出 江苏省溧水县北界江宁、句容,东邻溧阳,南接高淳,西南毗连安徽当涂,扼江苏西南边缘之要冲,为南京南部之屏藩。 溧水方言处于吴方言与江淮方言交会处,内部差异较大。县城(在城镇)老派方言为全县方言的代表,其声韵调系统为;声母(27)——
声调(7)——阴平(55)、阳平(343)、上声(42)、阴去(423)、阳去(31)、阴入(5)、阳入(21)。① 正由于漂水方言处于吴方言与江淮方言交会处,自然就有一个“分界”问题。分界在哪里?笔者在撰写《溧水方言志》时,限于时间和精力未能作更深入细致的调查,只是笼统地指出“分界线大致在乌山、城郊、群力、东屏等乡的交界处”②不够明确。而他人之说又未必可信,这就很值得调查研究。这不仅对溧水方言的调查研究有较高的价值,而且就整个吴方言与江淮方言的区划来说,也有一定价值。 二、历史的回顾 在讨论分界之前,先回顾一下方言学界对此的研究情况:五十年代江苏省方言调查组,对溧水方言进行了简略的调查,以县城为调查点,将溧水方言划入江淮方言区③这与溧水方言实际相悖,以偏概全,结论不可信。此后,许多方言著作皆引用此说,将溧水方言划入江淮方言区,如《简明吴方言词典》(上海辞书出版社)在“吴方言分布图”中把溧水方言排斥在图外。 1984年暑假上海复旦大学中文系的游汝杰先生来溧水调查,调查了在城及9个乡镇所在地(洪蓝、渔歌、东庐、白马、共和、晶桥、孔镇、云鹤、和凤),与许宝华、汤珍珠合写了《吴语在溧水境内的分布》④一文。该文认为:溧水南部9个方言点的方言为吴方言。这样就首次划出了吴方言与江淮方言在溧水境内的分界线,即:以县城南部为界,以北为江淮方言区,以南为吴方言区。作者虽未明确指出,而实际上却画出了这条线。作者来调查的目的也正是如此。但笔者以为此文划定的界线与溧水方言实际仍有一定的差距,值得商榷。另外漏掉了属于吴方言的三个方言点:石湫、明觉、城郊。 后来一些学者在论及此时,皆依上文之说。如在确立方言区时,郑张尚芳的《皖南方言的分区(稿)》⑤一文引用上说,认为溧水南部的方言为吴方言,属宣州片太高小片。只是在分片上稍有差别,游文认为“画归吴语区太湖片常州小片”;傅国通等的《吴语的分区(稿)》⑥一文也依据上说,在分区图上将溧水南部划吴方言宣语片。再如在统计吴语区人口时,颜逸明的《吴语区人口的再统计》⑦一文,依照游说,将“溧水东南乡镇”的人口计入吴语区人口;郑张尚芳的《关于吴语的人口》⑧也依照游说,将“溧水南部九公社”人口计入吴语区人口。 三、现状的调查 1、调查结果 那么,游说到底正确与否?分界到底在哪里呢?应作一番更深入更细致的调查研究工作。带着这个课题,笔者于1990年9月深入乌山、城郊、群力、东屏四乡数十个方言点(以自然村为调查点),进行了为期一个星期的调查。此次调查发现游说与溧水方言实际有出入,分界线并不在县城以南,而在县城以北,即西起乌山的曹吕,东至东屏的杨村,途经乌山、群力、城郊、东屏四乡,18个自然村(见附图)。这条同言线以南为吴方言区(其中县城在城镇属江淮方言与吴方言的交错区,其形成之因尚待作进一步的研究);该线及该线以北为江淮方言区。相互间夹杂着一些河南话,以东屏乡为最多。 2、区分标准 此次调查按照江淮方言与吴方言的本质特征,结合溧水方言的具体特点,主要采用声母标准和声调标准来制定调查表格和项目,进行调查。因为溧水境内吴方言与江淮方言主要差别是在语音上,几乎没有语汇、语法差异,如游文中提到的许多具有北部吴语特征的方言词汇“今朝、台则、囥、拎、睏、吃烟、红佬”等,分界线以南、以北都说。 其一,声母标准:中古“帮滂並、端透定、见溪群”母字今音是二分还是三分?若三分则为吴方言,若二分则为江淮方言。结合溧水方言特点,即看其中的“並、定、群”母字,若读不送气清音则为江淮方言;若读浊音(当然已有不同程度的减弱,而且处于清化的过程中)则为吴方言。如“肚、条、塘、田、皮、瓢、平、茄、球、拳、琴”等中古“並、定、群”母字,调查发现该线以南读浊音,该线以北(包括该线)读不送气清音,界线分明。 其二,声调标准:有阴平、阳平、上声、去声、入声等五种声调为江淮方言;有阴平、阳平、上声(阴上、阳上)、阴去、阳去、阴入、阳入等七种或八种声调为吴方言,这是吴方言与江淮方言在声调上的本质区分。再结合溧水方言的特点,以四组例字:“八—拔”、“发—罚”、“到—稻”、“救—舅”来区分,使之简化,而且增加了可操作性。若每组同调则为江淮方言,若不同调则为吴方言。调查发现,该线以南有七种声调:阴平、阳平、上声、阴去、阳去、阴入、阳入,四组字内前后均不同调;该线以北(包括该线)有五种声调:阴平、阳平、上声、去声、入声,四组字内前后均同调,只是各点调值稍有差异罢了。可见界线仍很分明。 3、调查对象 此次调查对象主要是本地的小学教师,他们既有一定的文化,又是土生土长的,所讲方言比较纯,受外地话影响较少。 4、调查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