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字需要再认识”

——谈安子介的汉字研究

作 者:

作者简介:
刘光裕 山东大学中文系教授

原文出处:
汉字文化

内容提要:


期刊代号:H1
分类名称:语言文字学
复印期号:1995 年 10 期

关 键 词:

字号:

      随着西学东渐引起的国人关于汉字是非功过的争论,已延续一个多世纪了;在五四新文化浪潮中出现的汉字拉丁化运动,至今也有70来年。或许与自己读书“不求甚解”有关,数十年来对教科书上所说从象形文字、到表意文字、再到拼音文字这西方文字进化规律也同样适用于东方的汉字,竟是深信不疑。不过,当我读到安子介先生有关汉字的论著,看法有了变化。这个变化,并不是对简化汉字、汉字注音、推广普通话等一系列正确措施产生怀疑,而是对汉字本身价值的认识,与以前大有不同。

      年届83岁的安子介,是香港工商界名人,近年来担任全国政协副主席等要职,笔者无缘面识。1990年秋,意外地收到安先生经湖南友人转赠所著《解开汉字之谜》;不久,又接读《安子介现代千字文》、《汉字科学的新发展》等著作。闻名之余,对他的学术成就和爱国精神,深怀钦佩之情。他数十年潜心研究汉字,是当今大陆和海外在研究汉字识字教育方面最有成就的学者之一。历时三年半用英文写成的《解开汉字之谜》,出版于1982年,计3200多页,英文名《Cracking the Chinese Puzzles》,是专为外国人学习汉字而写的;如今大陆可见的是1990年在香港出版的那种绿色封面、上下两册的中文简缩本。79岁写的《现代千字文》,专为国人扫盲而作;《现代两千字文》又是为进一步学习汉字而作。安子介继承中国童蒙识字教育的悠久传统,并努力使其现代化,以使当今的中国人和外国人在学习汉字时,得“事半功倍”之利。此外,安子介还是最早研究汉字的计算机应用并获得成功的学者之一。1988年发明“安子介打字机”,同时发明安氏数字编码输入汉字法,用者称便,通行海内外。这些丰硕成果,具有应用性强和现代性强的显著特点。在汉语日益走向世界的今天,其意义在于,世界上凡应用汉语者皆可从中受益;有利于发挥汉字优越性,遗惠我中华后代。鉴于大陆读者对安子介的研究尚不熟悉,本文拟以对汉字的认识和评价为内容,介绍他的见解。至于他最为丰富而精采的汉字教育学说,拟另草专文。

      “拼形”与“表意

      汉字的特点是什么?安子介认为主要是两点:一为“拼形”,二为“表意”。汉字因而可称为“拼形文字”,或“表意文字”。对这两个特点,一般人皆可同意。可是,难认难记就在于此,汉字的缺点亦在于此。其实,世界上“没有一种十全十美的文字”,拼音文字同样是有缺点的。而安子介的研究成果,是为学习汉字的化难为易提供可靠方法和途径的。

      所谓拼形,就是汉字的字形可以拆开,加以拼组。这不难理解,因为谁都知道,旧社会的“拆字”先生就是利用这拼形作为谋生手段的。安先生早自70年代开始的汉字研究,就十分重视找出拼形的组合原理和规则。他认为,汉字的拼形,一般由“部首”和“部件”两部分组成。部首是凡查过字典的人都知道的;部件则是指汉字中部首以外的部分。这个部件,有的不可分拆,有的可再分拆。经过这样分拆以后,他发现部件“实是一群部首笔画所组成,例外的只是极少数”(《千字文》第51页)。这就是安先生提出的颇有特色的所谓“部首切除法”。由此去看汉字拼形,字形构件主要是部首,而这部首又不过于繁多。他简化了《辞源》中240多个部首,去掉其中只辖5个字以下的部首,把所属字归到没有部首的字类中去。这使部首只剩下170个,进而把它们分为十二类。对记忆和掌握来说,就方便多了。再看汉字如何拼形,它实际上并非杂乱无章。经过归纳,安子介把拼形规则分为两类11种72个模式,其中常用的是6种45个模式。其间当然有例外。其实,任何语言文字的规则中都存在例外。英语就有300来个不规则动词,其拼音变化多端,仅a就有四种读音。因此,学习任何语言文字都要靠大量记忆功夫。安子介通过自己的工作,使看来复杂繁多的汉字字形,变得简单明了,有原理和规则可以遵循;而且,汉字的计算机输入也因此成为比拼音文字更为迅速方便的事。研究拼形的重要现代意义即在此。

      说汉字是表意文字,此为大家公认。而一般的看法又是,占汉字总数90%以上的形声字,其形符表意,声符表音。安子介的见解则是,声符也是表意的。他说:“(汉字)‘部首’之外的所谓‘声旁’,也是有意义的。不但如此,且有喧宾夺主之势。”(《解开汉字之谜》上册,《我对汉字的看法》)又说:“我在发掘汉字的‘根’时,发现声旁作用并不在只引指读音,往往蕴藏着意义,加上了部首,那意义就被显示出来。”(《千字文·序》)声符表意,这是继承了文字学中声训的传统,并非无据。安子介有关表意的见解,大致可以归为以下三点。一,认为90%以上的汉字是表意的,形声字中形符、声符皆有表意功能。二,认为汉字的表意内容常常包含在“其组成部分的相互关系”中。因此,看上去可能并不明显,可是,字形经过分拆以后,从构件的彼此关系中进行适当阐释,其表意性即可显现出来。这种“拆字解意”的方法,古代就有。如孟子所说“止戈为武”之类;许慎也用过此法。安子介则进一步对常用的每一个字形,都作了表意的说明。三,认为由某一个字或笔形衍生出来的,从而形成为系列的汉字,在多数情况下可以找出这些字形在表意方面的联系,这就表现出汉字表意功能的规则性。有关具体字形的表意说明,安子介常常出奇制胜,这当然难有全美,完全可能引起争议。而“以形说义”这方法,自许慎以后虽历代沿用,然并非没有异议。这些似可从容讨论。重要的是从教学应用的观点看,若从汉字字形既表音又表意出发,进而从形、音、义三者的统一上去记认汉字,安先生坚信这与单靠注音认字相比,肯定既省时,又省力,是识字教学的好方法。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