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语大词典》(下称《大词典》)是一部大型的历史性的汉语语文辞典。这部辞典本着“古今兼收、源流并重”的编辑方针,着重从语词的历史演变过程加以全面阐述,取得了前所未有的成绩。但《大词典》编委会对眼前的辉煌成果并不满足,据说今后还要搞修订增补的工作。的确,由于《大词典》词目浩繁,书证所涉及的文献非常广泛,而考定词义、追溯辞源又“决非易事”,①所以“疏漏、错误在所难免”。众所周知,就辞书编纂工作而言,尽管每编一条都是先立词目、然后解释词义、最后才引用书证,但实际操作时却是首先搜集并鉴定书证,然后在考定词义的前提下确定有关词目。正因为如此,我们在使用《大词典》过程中发现的一些问题,诸如立目不当、释义不确、义项不全、书证偏晚等等,都与编纂者引书欠当或对书证理解不确有关。下面从立目、释义和书证的时代三个方面就个人接触到的问题提出浅见,供编纂者和查阅者参考。 一 书证是词目的依据。旧辞书中出现某些假目与误目,都跟书证的鉴定工作不够审慎有关。假目,就是跟书证中的有关语词形同实异的词目,它随着编纂者对书证的误解而产生;误目,就是文字上有讹误的词目,它随着所据文献的版本之误而出现。《大词典》中剔除了旧辞书中的一些假目与误目,是非常必要的;至于这方面的工作可能还存在着少许有待商补的问题,那是任何大型辞书都难以避免的。 《大词典》中,有“词目”与“书证”不相呼应的现象。例如: 〔乡移〕《礼记·王制》:“命国之右乡简不帅教者移之左,命国之左乡简不帅教者移之右。”后以“乡移”谓转移乡学而习礼。《三国志·魏志·崔琰传》:“〔琰〕少朴讷,好击剑,尚武事,年二十三,乡移为正,始感激,读《论语》、《韩诗》。”(卷10,页667左) 这里以“乡移”为词目,不能成立。第一,《礼记·王制》的“乡”和“移”都是单音节词,这两个词儿并没有合成“乡移”一词。第二,《三国志·魏志·崔琰传》所谓“乡移为正”,指乡官发出公文把崔琰列为正卒②,决不是命崔琰“转移乡学而习礼”。《辞源》、《辞海》、《中文大辞典》都不立“乡移”之目,不见得是阙略失收;《大词典》多出“乡移”一条,缺乏文献根据,实属赘瘤。 有时,词目和书证虽然一致,但书证所据的文献还值得研究。例如: 〔挟暮〕傍晚。晋干宝《搜神记》卷五:“有一人,以小船载年少妇,以大刀插著船,挟暮来至逻所。”(卷6,页606右) 推敲文义,《搜神记》的“挟暮”的确是“傍晚”的意思。但“挟暮”是不是当时人使用的语词?孤例无证,非常可疑。这里的“挟”字,有可能是“投”的形误。《汉书》卷九二《游侠·原涉传》:“投暮,入其里宅。”后汉康孟祥译《中本起经》卷二、《后汉书》、《三国志》等都出现“投暮”一词,而“挟暮”则不见于其他文献。象“挟暮”这种属于孤例而又可疑的文字,不宜立目。 《大词典》中还有不同词目共用一条书证的,问题也在于忽略了文献的校勘工作。例如: 〔渊冰〕语出《诗·小雅·小旻》:“战战兢兢,如临深渊,如履薄冰。”后遂以“渊冰”喻危险境地。《三国志·魏志·武帝纪》:“朕以眇眇之身,托于兆民之上,永思厥艰,若涉渊冰。”南朝梁江淹《为萧公三让扬州表》:“鉴兹隆替,渊冰非譬。”清姚士陛《摄生》诗:“不读黄老书,渊冰宜战栗。”(卷5,页1485左) 〔若涉渊水〕比喻处境艰险。《书·大诰》:“予惟小子,若涉渊水,予惟往求朕攸济。”汉潘勖《册魏公九锡文》:“永思厥艰,若涉渊水,非君攸济,朕无任焉。”(卷9,页331右) “若涉渊水”出自《尚书》,后来成为四字格成语,习见于后世的诏文,比喻客观上的处境之难;“渊冰”是由《诗经》“如临深渊,如履薄冰“凝缩而成的典故,形容主观上对面临的境地深感恐惧,后来发展出“若坠渊冰”之语,如《后汉书,安帝纪》载永初三年诏:“至今百姓饥荒,更相啖食,永怀悼叹,若坠渊冰。”《三国志·魏志·武帝纪》所载《册魏公九锡文》的“若涉渊冰”,在《文选》所载潘勖《册魏公九锡文》中作“若涉渊水”,其中“冰”字是“水”的传写之讹。《大词典》在“渊冰”条目中引《三国志》为书证,在“若涉渊水”条目中则引潘勖《册魏公九锡文》为书证,殊不知这两条书证出于同一篇文章。大约正因为看不清“若涉渊水”和“若坠渊冰”在比喻义上的细微差别,《大词典》才用“喻危险境地”、“比喻处境危险”这类同义语去解释喻义不同的古语。不难看出,对书证所据文献的考释工作,不仅牵涉到所属的词目,而且还关系到词义的解释问题。 二 解说词义,是辞书编纂工作的重点和难点。对于赖以确定义项的书证,尤其是文献中罕见的文例,稍不小心就会产生误解。例如: 〔小草〕④草稿。《三国志·蜀志·秦宓传》:“愿明府勿以仲父之言假于小草,民请为明府陈其本纪。”清查慎行《自题癸未以后诗稿》诗:“论卷排成手自删,多惭小草落人间。”(卷2,页1610右) 据《仪礼·士相见礼》可知,庶民见本国之君,自称“刺草之臣”;据《三国志·蜀志·秦宓传》可知,“愿明府勿以‘仲父’之言假小草”是秦宓对郡太守的请求之辞,意思是“希望你不要把‘仲父’之称用在我这个小民身上”,其中“小草”是百姓小民对官长的谦称。③因此,《大词典》的两条书证应当分别系于两个义项:①古时候小民对官长的谦称;②草稿(以查慎行诗为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