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华夏汉语混成发生的考古文化与历史传说背景

作 者:

作者简介:
李葆嘉 南京师大中文系副教授

原文出处:
东南文化

内容提要:


期刊代号:H1
分类名称:语言文字学
复印期号:1995 年 09 期

关 键 词:

字号:

      一

      据不完全统计,现在世界上的语言有三、四千种,仅在美洲印第安人中就有上千种不同的语言,非洲各民(种)族语言也有近千种。这几千种语言是否都有一个共同的老祖宗——原始祖语?人类考古学表明,地球上各地都有早期人类的遗迹(那时人类还没有语言),欧亚非和美洲新大陆均发现过早期智人的化石。现代智人的化石分布更广,遍及除南极以外的各大陆。人类起源的多元性,现代智人分布的广泛性,必然决定了语言起源的多元性。语言起源的多元性表现为语言类型的多样性与复杂性。

      幸许印欧语言有一个共同的祖母——原始印欧语。但是自远古以来,她的子孙也就各自独立发展,分布到了欧亚的广大地区:北至仰见极光的俄罗斯及斯堪的纳维亚半岛(斯拉夫语和日尔曼语),南至热带丛林的印度次大陆(梵语),东起中亚沙漠地带(吐火罗语),西达靠近冰岛的爱尔兰(凯尔特语),其中心则在地中海一带。印欧语言的故乡大约在中欧偏北的地方,即维斯杜拉河和易北河之间。有史以来说这些话的人以畜牧为主要生产方式。随着牧场的变迁,他们的语言便扩展到广大地区。桥本万太郎称之为“牧畜民型”语言。美国学者罗杰瑞认为形成操印欧语的人的经济核心是古地中海的通商,建议把“牧畜民型”改为“通商民型”。然而,最早在地中海一带的通商居民不是欧罗巴人,而是较早的苏美尔人以及后来居上生活在西亚与北非地区的操闪—含语言的人们,因此闪—含语言才是“通商民型”语言。

      与“牧畜民型”的印欧语言与“通商民型”的西亚语言不同,东亚大陆则是“农耕民型”语言。桥本万太郎认为:东亚大陆的语言发展,总是以某个文明发源地为中心(暂且认为以黄河中游为中心)非常缓慢地同化周围的少数民族语言。大致清楚的是,公元前11世纪,从西北方来到中原的周族,以某种方式起着形成汉民族的决定作用。而后经过数百年,同化了东“齐”、东南“吴”、南“越”,西南“楚”这些“蛮”族,融成所谓“汉”族。至于汉语,又在与北方阿尔泰语,尤其是统称“北狄”的语言的接触过程中,发生了相当激烈的变动。桥本万太郎把这种既有别于单纯一语分化与多语混合,又包含一定分化与一定混合的,缓慢地同化周围语言而得以发展的方式,称之为语言的推移发展。

      二

      东亚文明的发源地,传统的说法在黄河流域。根据后来的研究,长江流域也是文明的发源地。以往言必称“北京猿人”为东亚大陆人之始祖,而1993年在南京汤山葫芦洞发现了猿人化石(完整的头盖骨),“南京猿人”的发现在东亚人类史与文明史上意义犹为重大。新石器时代长江流域的东南文明,可能比黄河流域的西北文明更为发达,而东南亚也可能是某个文明的发源地。东亚地区文明起源的多元论取代了文明起源的一元论。因此,史前语言的接触同化是非常复杂的。桥本万太郎所说的推移发展方式应当是已经具有某个强有力的文明中心以后出现的态势,而在这个强有力的文明中心尚未出现以前,逐鹿中原的多种文明交替更迭,相互混合,层迭性混成才是这一区域内语言发展的总态势。

      原始华夏语主要通行于黄河中游的河洛地区。这一区域北与阿尔泰,西与氐羌,东南与夷越毗邻,河洛地区成了三种语言的交汇之处。

      依据汉语与藏语同质的部分,可以认为汉语与藏语同源。主张此说的西方学者有西门华德,中国学者有王静如,俞敏等。一般的语言谱系分类中,也将汉语、藏语及周围一些语言合称汉藏语系。俞敏认为:卜辞语系未定,不作讨论,而汉藏两族人同宗且语言同源。从种族来看,周人与藏人同宗共祖,其始祖炎帝神农氏,以姜水成,故姜姓。周人虽然姬姓,但是其祖母为姜嫄,姜姬两姓是通婚氏族。有着姜氏血统的周人东进灭殷商,统一中国北方历千年。经春秋战国、先秦两汉,形成汉族。而留在西北的羌人,即游牧的一支姜人,仍然过着食肉饮奶的放牧生活。秦汉以后,只有零星的部落偶尔强大。到了唐代,羌人组成吐蕃王国,明朝叫“乌斯藏”、“卫藏”,这个民族就是汉人五千年来的亲骨肉——藏族。就语言而论,汉语与藏语同源共根。最奇怪的是跟姜姓独有的方言更象,即藏语跟周姜王公诸侯所用的言语较相似。比如藏语近指代词是adi,远指代词是de,《尚书》中近指是“时”,远指是“是”(两个词的声纽中古在禅母,根据古音十九纽,上古读定纽;《释文》:是,音徒兮反,定纽;时,是*de),两者有对应关系。多年来从事汉藏语历史比较研究的学者,主要致力于挖掘同源词以及寻找可能的语言对应关系,较少涉足语法领域。近年来随着研究的深入,人们发现两者在语法结构上的分歧点已超过共同点。藏语有一套格标志系统,位于名词性成分之后。藏语动词运用元音交替和辅音前后缀表示动态动词的时态变化,还有及物与不及物、使动与非使动、自主与非自主等特殊语法范畴。此外藏语的语序与现代汉语不同之处是SOV型、后置词型及AN和NA并用。根据桥本万太郎的看法,藏语在词汇方面和汉藏语系大有关联,然而在句法方面更象阿尔泰语。周代语言是否有名词的格与动词的形态从文献中已看不出来,但先秦文献中有SOV句式与NA。

      依据汉语与南岛语同质的部分,可以认为汉语与南岛语同源。本世纪初期,一些学者如康拉德(A·Conrady)、吴克德(K·Wulff)就已经编写泰语和南岛语、藏缅语和南岛语的对比词汇表。他们认为:词汇比较证明在澳斯特利语Austric(孟高棉语和南岛语)和汉藏语(汉泰语和藏缅语)之间有发生学关系。吴克德的观点还牵涉到一个令人深思的,关于用一个超级语言的谱系关系(汉藏泰澳语系或华澳语系)重新解释东亚及南太平洋诸岛语言的发生学关系问题。他于1942年详细指出:从比较汉泰语和藏缅语的关系来看,南岛语和汉泰语之间的关系更密切些。与之同时,还有许多艺术史家、人类学家和考古学家,为了说明南岛文化和中国北部和中部的早期文化的一致性而做了许多论证。R·海因·格尔顿在1937年,描写了商代艺术与南太平洋马贵斯群岛艺术以及马来群岛之一的新几内亚艺术之间的相同点。他设想这是由于公元前1800年到公元前600年之间从中国到新几内亚和波利尼西亚移民的原因。他还指出波利尼西亚的一些岛屿(尼余、伊斯特岛、夏威夷、马贵斯群岛)和中国在时间计算制方面的共同点。凌纯声在1951年根据中国和印尼悬棺葬的分布情况,认为印尼人来源于中国中部的洞庭、鄱阳两湖之间,1969年他又推定中国东部的“东夷”就是今天密克罗尼西亚和波利尼西亚人的祖先。1970年又指出龟祭在中国商代宗教和太平洋诸岛宗教中的重要性。1959年,张光直认为在黄河流域前石器文化中有一个“尚未显出差别的汉藏南岛综合体”(undiffere-ntiated Sino-Tibetan-Austronesian Complex)。他认为从新石器时代起,开始向中国南部移民的活动,分化出“汉藏群”和“南岛群”,前者仍留在北方,后者从南中国海通过一系列海上迁移活动更进一步分化。1980年,他又指出商王朝的继承方式和一些南岛语社团现代继承制之间的共同点。张光直立足于一元分化论,但考古文化与传说文化都为多元聚合论提供了证据。因此,更合理地解释是:东南文明中,夷越楚进入了中华原始文明的聚合漩涡,没有进入的则可能不断南迁,直至南太平洋诸岛。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