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要 语法“三个平面”理论目前还是一种新的语法思想。如何付诸教学实践则还得再加研究。本文只根据个人的经验作一点探索,讲了三个问题:一是“三个平面”如何结合;二是为教学构建一个基本框架;三是提出一些教学方法。 关键词 句法 语义 语用 表层结构 深层结构 静态 动态 ○ 引言 1981年胡裕树、张斌率先提出了“三个平面”的语法理论,(见胡裕树主编的《现代汉语》增订本),以后便读到他们一系列的文章,觉得这个理论很能解脱我目前的语法教学困境,便渐次将它引进我的语法教学之中,同时也采用了胡编的《现代汉语》为教材。在教学中,我觉得这套理论对汉语语法教学很有促进作用:一是匡正了过去的语法教学只搞结构分析,不重视语义的偏向,使各类句型的分析紧密地与句子所反映的内容考察结合起来。二是点活了通行已久的那套教学语法。三是引进了语用理论,加强与实际联系,结束了过去老喊“语法学了没用”的时代。四是拓宽语法研究的范围,使原已陷入困境的汉语语法研究又进入更加广阔的境界。 但是这套理论如何使它具体化并付诸教学实践呢? 1.0 首先,必须把三个平面有机地结合起来。 范晓、胡裕树说:“如何在语法分析中,特别是在汉语语法分析中,全面地系统地把句法分析、语义分析和语用分析既界限分明地区别开来,又互相兼顾地结合”(见《有关语法研究三个平面的几个问题》)是摆在我们语法研究教学者面前的新课题。但目前谈区别的多,研究结合的少。因此有必要强调结合。 1.1 “三个平面”结合是客观存在的。 这可以从下面几方面说明。 1.1.1 从研究对象来说,“三个平面”理论是以句法形式(结构体)为研究对象的。据论证说明,汉语中任何一种句法结构体(词、短语、句子)都是三位(句法的、语义的、语用的)一体的。如: “书||他又不读了。”(双部句) 这里,“书”是“读”的涉及对象,提前作话题,为全句表达对象,指代“上学”这件事。“他又不读”是谓语,即述题,其中“他”是主语,施事者;“读”是述语,单向动词,字面义是表动作,深层义是批“上学”行为,“不”作状语,表否定;“又”,作状语,表重复。它会使人联想起“他”以前行为,属语用成分。“了”表已然语气,这是具体语境中要求的,也属语用成分。全句为主谓谓语句,正集中地体现了“三个平面”的结合存在。 1.1.2 从使用看,人们用词造句就不只是考虑句法一面,而首先还是考虑语义和语用,最后才落实到句法上。据研究,言语生成运用有四个阶段,从意念产生到内部语义的整理,再到外部句法的形成就都不开“三个平面”。 客观存在既然如此,我们构建具体语法,进行语法教学,就应从这存在的实际出发。一部语法最起码的要求是完整,即内部各构成要素要有机地联系起来,以达到和谐、统一、系统,这样才有科学性可言。教学上对“三个平面”要融汇贯通,要切实地找到它们的结合点,而不是仅从理论上说明。 1.2 怎样结合呢? 首先,应搞清楚三个平面间的关系,从中理出一条结合主线。 1.2.1 按多数人理解,“三个平面”中,句法与语义是表层与深层的关系,邢福义把它称为表里关系。那么,也就是形式和内容的关系。这种关系,在汉语中是靠逻辑事理和习惯变义来维系的。如“灭火”是逻辑关系,“救火”是习惯变义。然而,由于汉语的词缺乏形态标志,它们间也没有一定对应关系。如“三人吃一锅饭”与“一锅饭吃三个人”语义关系都一样,但句法不同,而都有效。 1.2.2 句法语义与语用关系有几种,即“信息与载体关系”“内层与外层关系”“客观与主观的关系”(见范晓、胡裕树的《有关语法研究三个平面的几个问题》),但不管那种关系,语用要素,语用成分都是利用句法成分或语义成分来表现的。如“老实说,我还看不起他哪!”这句话从语用分析看,独立成分“老实说”就表达一定主观感情;述题部分传达了新的信息“看不起他”。其中“看不起”是重点,述补短语;焦点是“不”,否定副词。 从这两种关系看,“三个平面”的结合紧密,主线分明。 2.0 构建一个基本的教学框架 要教学就必须有一个教学框架。构建这个框架,从上面分析看,就应以句法为基础,以语义为手段,以语用为目的。为此,教学时,首先应将“三个平面”语法的形成过程及其理论来源,理论内涵及其实用价值讲清楚,然后就以句法结构为纲,逐级讲清“三个平面”的有关内容。 2.1 词 词是静态单位,又是动态单位。未被使用时它就是静态单位,具有多义性;被运用到一定语境中就是动态单位;只具单义。这种变化正是语用制约的结果。因此,作为语法的词主要是认识它的句法语义作用和被使用时受制约的规律。因此,这部分应讲词义(概念义、感情义、语境义、联想义和搭配义)、语义特征、语义指向、词义选择。如“挖”。概念义是“用力探掘或掏”,语义特征是“动词(及物)+方式(直接用手或工具)+对象(木头或泥土等)”。但它与“若”结合就产生变义:“用尖刻的话讥笑人”。而在“她狠狠地挖了他一眼”中又有了语境义:“盯”。“挖”是个接触义动词,能同时带宾语和数量补语。它直接指向宾话,而补语指向它。了解了词的这些内容,有助于理解其句法。如语义指向来说,不同类就有不同的指向,如“他们都来了”和“他们肯来了”。“都”是副词,双向动词,指向他们,表总括,也修饰“来”,表“来”的状况。“肯”是助动词,语义指向是全句。试看:“他们来了”是就客观情况说的;“他们肯来了”就带有主观意愿,因此“肯”成为句中焦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