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要] 本文参照Grice、Searl等人的有关理论,对英语中话语意义的推断问题作了集中探讨,指出:话语意义的理解要求人们具有运用信息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要求人们既要考虑语言因素也要考虑非语言因素。文章还详细阐述了话语意义的理解过程和推断条件与方法。 一 话语意义 话语意义不同于字面意义,它是说话者主观意图上希望听话者对其特定语境下产生的话语所应把握的意义,简单地说就是说话者的话语意义。而听话者必须超越话语的字面意义作出种种推断,方可把握话语意义。同时,听话者在理解话语意义的过程中所作出的种种推断,必须限制在说话者主观意图上所希望的推断范围之内,否则话语意义的理解就会出现偏差。请看下列两句简单对话:A:Are Levelt and d’Arcais psychologists?B:Is the Pope Catholic?B在回答A的问题时也提出了一个问题,但是B所表达的显然不能仅仅理解为一个问题,因为这不是B所表述的本意。B在这里采用疑问形式是对A所提出的问题作出“强式肯定回答”。实际上,B对A提出了一个要求,要求A超越该句外现为提问句的字面意义(I‘request you to tell me whether or not the Pope is Catholic’),最终推求出该句的话语意义。可以设想:如果A做不到这一点,A一般被认为并没有理解到B的真正意思。因此,在这一特定语境下,只有考虑话语意义,A和B才能相互理解,双方所说的话才能构成一段连贯的对话。 人们在言语交际中总是想方设法理解对方的意思,通常这就迫使他们超越字面意义,采用推理的方法得出话语意义。下面就话语意义理解过程如何反映为解决问题的过程作些探讨。 二 解决问题的过程 言语交际中话语意义的理解过程实际上就是问题的解决过程,因为听话者必须解决一个重要的问题:说话者所说的话是什么意思?有时候,外现的语句只能提供问题解决的某些线索,而其它有关线索的搜取则依赖下列繁多因素:话语产生时的非语言性语境和语言性语境,说话者所假设的信念和各种常识。更为重要的是,这些其它线索不时发生变化,并不存在听话者可以期待所有有关线索一次性解决的可能性。事实恰恰相反,听话者只能收集和筛选那些可以得到的线索,然后采用日常生活中人们解决问题时所采用的通用方法,对说话者的话语意义实施推断。 总的说来,推断话语意义的这一过程涉及四个方面。第一为目标,找出语句的话语意义。第二为与实现目标有关的信息或信息库,这包括语句本身的外现情况、话语发生的时间地点和其它有关情况、说话者所假设的种种信念以及在现实生活中确已存在或者有可能存在的事物、状态和行为活动等有关背景常识。第三为人们对交际行为所特别规定的种种假设条件。这些假设条件称之为界限条件,即指交际双方就语言应该如何使用所认可遵循的种种默契。第四为解决问题的过程中人们通常进行的三项思维活动。其一,建构各种可能的意义。其二,对各种收集的线索进行筛选,去伪存真,去粗取精。其三,对其中一种合格的意义确定为话语意义,即最终推求出问题的答案。 现在,根据以上讨论,我们把话语意义的解决方法加以归纳整理,列表如下: 话语意义的解决过程 目标:求出话语意义。 信息库:所说出的语句;话语发生的时间地点和其它有关情况;说话者对听话者的种种看法与判断;基本常识。 界限条件:说话者与听话者之间关于语言使用方法所达成的各种各类默契。 思维活动: 1、建构某个可能的话语意义。 2、对照界限条件对该话语意义进行测试。 3、如果测试合格,则视其为话语意义。否是,将从1起重新开始。 这里有两点需要特别指出。第一,我们把话语意义的理解过程看作问题解决的过程,这并不意味着听话者都是有意识地经历这个过程。事实上,听话者在实施建构、测试和确定话语意义时所采用的许多方法,都是快速而有效的,而且都是在不知不觉中进行的。这就象我们平常解答简单的数学题一样,许多思维活动都是无意识地进行的,用不着有意识地反复推算。第二,解决问题整个过程的关键是默契,是听话者对各种可能的话语意义进行筛选时所依据的界限条件。Grice(1975)首先推出了默契的概念,认为人们为了取得交际成功而达成默契,相互合作并且坚持他所提出的合作原则,特别是说话者一般将遵从关于话语应该具有信息性、真实性、相关性和清晰性等四条准则。因此,听话者在理解话语时将认为说话者在遵循这些准则。Grice通过实例分析证实了合作原则及其四条准则是决断话语意义的关键。下面让我们对真实性准则稍作分析。如果人们不相信自己所说出的话是真实的,如果不拥有足够的线索去把握话语意义,那么交际就会处于混乱状态:听话者将无法区分说话者相信什么和不相信什么,将无法确认说话者的主观意图到底是什么,在这种情况下真实的信息就不可能得到交换。由此可知,这一准则是言语交际的基础。但是,有时候也可以利用它间接地传递信息。比如,在观看了一场很糟的演出之后,A有可能对B说出Wasn’t that an exquisite production这样的语句。表面看来A所说与事实相反,明显属于非真实性的语句,偏离了真实性准则,但是尽管如此,B却没有理由认为A采取了不合作的态度。B知道,此话不可作字面理解,A是在正话反说,采用讽刺手法间接地表达了What a terrible production的话语意义。因此我们可以说,B依据默契,从A所说的字面意义之下推断出话语意义。Grice表明,这类含义也同样能以其它三条准则为基础产生出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