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7届国际汉藏语言及语言学会议于1994年10月12日至16日在法国巴黎举行,此次会议是由法国国家科学研究中心下属第34组的无文字语言研究中心和东亚语言研究中心联合筹备召开的,来自世界各地的100多位专家学者出席了会议。中国研究少数民族语言的学者孙宏开(《藏缅语人称代词格标记研究》)、戴庆厦(《论藏缅语名词和形容词修饰关系的词序》)、格桑居冕(《藏语复句的句式》)、张济川(《藏语形容词“级”范畴研究》)应邀出席了会议。 会议分两个阶段进行。第一阶段为专题研讨会,分1.澳亚和苗瑶;2.泰——加岱;3.喜马拉雅语法3个专题进行。第1专题(12日)为全体会议,第2、3专题(13日)为分组会议。第二阶段从14日开始为正式会议,第14、15两天上午为全体会议,下午及16日为分组会议。每半天为一个单元,每个单元讨论一个小专题。涉及少数民族语言研究的专题有原始汉藏语及相关问题;喜马拉雅语言构拟;藏缅语和地区语法研究;藏缅语语音研究;藏语研究等。 此次会议有以下几个特点: 1.从会议反映的情况看,少数民族语言研究比汉语研究更为活跃。出席的100多位学者中,约70%提交的论文是研究与少数民族语言有关的问题。在研究少数民族语言的论文中,约60%的论文与藏缅语研究有关。 2.少数民族语言中一些现象的理论探索,是这次会议的重要特点之一。其中引起与会学者兴趣的文章有法国学者沙加尔的《汉—藏缅语比较研究的方法问题》,在这篇文章中,作者从语义和语音的历史演变论证若干汉语借自藏缅语的基本词,而这些词过去一直被人们普遍认为是汉语和藏缅语的同源词。德国学者Walter Bisang的《区域类型和语法化》探讨了东亚大陆汉语、越南语、泰语、苗语、高棉语动词和名词一些语法形式的演变过程。台湾学者罗仁地的《藏缅语的格标记系统中语素的类型》,通过建立145种藏缅语族语言或方言关于格标记的语料库,分析了施动、受动、领属、处所、从由、随同、工具等格形式在各语言或方言中相互关系、使用状况、历史演变,并根据他们的使用特点和相互关系归纳为3种类型,并引申出语言演变的某些普遍性原则。 3.小范围或低层次的构拟仍是这次会议的热门话题之一。其中有法国学者聂蕊(Barbara Niedered)的《原始苗瑶语韵母构拟问题》,这是她即将完成的毕业论文《苗瑶语构拟》的一部分,文章参考了我国学者王辅世关于苗语古音构拟的材料,同时比较了勉、布努、巴亨、藻敏、畲、标敏等语言或方言材料。美国学者白保罗和艾杰瑞合作的加岱人和他们的语言概论是即将完成的一本专著,此次他们在会上对著作内容和主要观点作了较详细的介绍。引人注目的是尼泊尔境内基兰提(Kiranti)语言的构拟,共有4篇论文讨论此问题,如Werner Winter的《基兰提诸语言的初步构拟》、Sergei Starostin的《原始基兰提语的构拟》等。基兰提是尼泊尔境内10多种关系较近的语言总称,其中包括林布(Limbu)、巴兴(Bahing)、哈尤(Hayu)、杜米(Dumi)、土龙(Thulung)、松瓦尔(Sunwar)、昌林(Chamling)、班塔瓦(Bantawa)、卡林(Khaling)、古龙(Kulung)等语言。这些语言均属藏喜马拉亚语支的西支。近几年,有好几个国家的学者在此地区进行实地调查,取得了不少的成果。在初步研究的基础上,专题的或低层次的构拟取得了明显的进展。 4.新语言、新材料的发现也是这次会议的一个重要方面。俄罗斯学者宋采夫(Vadim M.Solntsev)和夫人宋采娃(Nina V.Solntseva)分别介绍了他们在越南田野调查的新收获Tao'ih语和Ruc语,这两种语言均属南亚语系越孟(Viet-Muong)语族,都保留了原始越孟语言的一些重要特点。丹麦学者Jrgen Richel对Mlabri语进行研究,写成Mlabri语的关系词,宣读后得到好评。喜马拉雅地区一些藏缅语族语言的新材料也引起与会者的注意,其中荷兰学者冯·德利姆关于洛霍绒(Lohorung)语及物动词与非及物动词人称一致关系的研究;瑞士学者Karen H.Ebert关于基兰提诸语言复合动词的研究;Roland Rutgers关于杨普语(Yamphu)动词指定成分的描写和比较研究;印度学者Dipankar Moral关于印度东北地区鲜为人知的藏缅语分布、特点、使用状况及相互关系的调查研究等,都使人大开眼界。 5.专题比较研究仍是此次会议的一个重点,不仅面广,而且其中不乏较有分量的文章。美国学者马蒂索夫的《再论汉藏语舌面后缀》、美国学者苏大卫(David B.Solnit)的《台语和加岱语形式交替的初步研究》、澳大利亚学者布莱德雷的《原始彝语支(形容词)的程度》、美国学者John Lowe的《原始彝语支的一些问题》、法国学者沙加尔的《汉语和苗瑶语中的“买”和“卖”》、日本学者薮司郎的《缅甸书面语和口语-iy-e-ei的对应》、美国学者Jakob Dempsey的《羌语支语言声调类型的历史分析》、德国学者Christian Bauer的《孟—克伦语的接触》、台湾学者董忠司的《畲语和闽南语的关系》等,都是深入比较研究了某一领域的语言现象,有的是从历史演变的角度剖析它们变化的脉络或形成的途径,有的是从语言接触的角度论证相互之间的关系,给人以启示。 关于藏缅语动词人称以及它与人称代词之间的关系仍是此次会议的一个热点,共有3篇论文讨论这一问题,一篇是法国学者Erancois Jacquesson的《藏缅语和人称范畴》,另一篇是印度学者夏尔玛(Suhnu R.Sharma)的《西喜马拉雅藏缅语中的代词和人称一致关系》,再一篇是瑞士青年学者Katrin H
sler的《嘉绒语中的人称代词和动词的人称词缀》。这3篇文章都从不同的侧面揭示了某些语言中动词人称范畴的语法意义、表现形式、异同情况等,有的文章还比较了不同语言中同一语法范畴之间的联系和区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