把语言放在交际中来观察和教学

——开设“语言交际艺术”课的一些认识

作 者:

作者简介:
萧国政 华中师范大学语言学研究所 430070

原文出处:
语言文学应用

内容提要:


期刊代号:H1
分类名称:语言文字学
复印期号:1995 年 06 期

关 键 词:

字号:

      提要 主要讨论了:一、交际中句子的动态交际“值”,二、交际中句子的“交际焦点”,三、“知人”在交际中的位置和作用,四、交际语言组织和安排的客观依据。平面语言系统的教学能给学生语言使用的知识,交叉网络系统的语言教学主要是给学生语言交际的能力。我们的语言教学要从前者扩充到后者,让学生既具有语言使用知识又具有语言交际能力。

      1991年以来,应社会发展的需要,华中师范大学中文系为高年级学生增开了语言交际艺术的选修课。选修课分为全校通选课和系内选修课。系内选修课一般分为:必选课、限选课(必选其中之一)和任选课(可选可不选)。语言交际艺术是任选课。可是从1991年毕业的学生来看,选修率达85%以上。毕业座谈时,选修了该课的同学介绍学习收获时,呼吁学校将该课列为全校通选课,学校也很支持。只是由于中文系人手不够,成为全校通选课的愿望未能实现。

      语言交际涉及语言、交际和语言与交际的结合(怎么用语言交际,交际中怎么利用语言等)三个方面。本文只谈谈从交际的角度观察语言的几点初步认识,以就教于同仁和方家。

      一

      在交际中,句子具有动态交际“值”。

      在静态的符号系统中,句子和词一样具有语表形式(语音,含语气)和语里内容(语义),语表和语里结合起来使句子成为符号(串),具有能指性。只具有能指性的句子,是静态符号系统中的抽象的语言的句子。抽象的语言的句子进入交际领域后就有了所指,成为有具体内容的言语的句子。言语句子的所指,从一个角度看是句子的交际赋值;从另一个角度看是句子的交际取值。无论从哪个角度看,交际中句子的实际意思是句子语里内容的动态赋值或动态交际值。

      句子的动态交际值和静态语里意义不一一对应。①如汉语中的“吃了没有?”这句话,有时是对你肚子是否需要补充食物的询问,这时语里和语值对应,句子取动态对应值;可更多的时候这句话是用于熟人短暂(半天、一天等)分别后的见面场合,其意思是相当于“您好”,这时语表和语值错位,句子取动态错位值。由于交际中句子允许语里、语值错位,所以一个小孩和亲友逛商店时说的疑问句“阿姨,这个糖糖好不好吃啊?”同与他妈妈逛商店时说的祈使句“妈妈给我买这个糖糖!”是同一个意思。如果从交际的角度看,这个小孩的语言交际天资是很够水平的,可是从学习语言或者从和人说话的角度看,“里”“值”错位给交际者带来的困难也是显而易见的。一个大家熟悉的例子就从一个角度说明了这一点。一个外国留学生用汉语赞扬中国姑娘说:“你很漂亮。”中国姑娘马上说:“哪里哪里。”这一下留学生急了,连母语都急出来了:“Everywhere(到处都很漂亮)。”

      对于句子的错位交际值我们研究不够,这类交际值究竟有哪些类型还不清楚。不过上面所举的三个句子启用的语值类型都不相同。“哪里哪里”使用的是一种应答值,“阿姨,这个糖糖好不好吃啊?”用的是一种隐含值,②“吃了没有?”用的是过程值。所谓过程值,指的是句子的取值是由它所属的交际过程决定的。语言交际是个信息传递和信息获取的过程,这个过程一般由导入、信息、反馈和终止四个阶段构成。③在这个过程的不同阶段,相同的句子所表达的意思往往是不尽相同或很不相同的。如果“吃了没有?”是在所有交谈的开头,那么它一般就是导入句,这种句子的意思跟它的原始语义能指没有联系,其句值仅仅是一种寒暄;但是它若处于“传息—反馈”阶段,其句值就是句子的语里内容;而在某个内容谈完了说这句时,这个句子可能又是终止的信号,其句值是“这次就谈到这里吧!”同样对来访者说“喝点水吧?”在开谈的导入阶段是客气,建立感情场;在一个内容或几个内容谈完时说这句话则可能是“您可以(/该)走了”的意思,句子取终止值。

      总的来说,句子在不同交际类型和不同交际阶段的实际意思,是句子进入使用后的语义交际赋值(交际值),成功的交际是对句子交际值的准确把握和恰当派用。从语言符号能指和所指的角度看,交际不仅给句子赋值,使符号或符号串具有了所指,使语言的句子转化为言语的句子,而且还能改变符号能指,产生语值错位句。由此,我们似可以说,语言有静态的符号组合平面和动态的交际(使用)平面,在不同的平面上它给句子以不同的赋值:在符号平面赋静态语义值,在交际平面赋动态交际值。我们以往说的比较多的是静态语义值,它对人类知识的学习和传递是十分重要的;但在非知识或信息的交际中光有这类知识是不够的,因为语言中有很多语值错位句,交际中比较难的则是这类句子的理解和应用。这类句子不仅对于第二语言学习者是个难点,对于母语使用者也不例外。我们常常看到,一个惯于使用句子对应语值表达和思维的人,比如科学工作者、教师和学生,他们对于错位句的反映也一般来说就迟钝一些,因而也往往被社会上人们理解为比较“迂”的人。对这些成天或比较多地和语言文字打交道的人,反倒因语言问题被认为比较迂,这种现象是否表明,我们对于语言的研究和教学,应突破自索绪尔以来的符号组合的语言静态范围,而扩充到语言动态运用的规则等些个方面?

      二

      句子都有信息焦点;在交际中,句子还有“交际焦点”。

      交际焦点是说一句话的用意之所在。一个句子只有抓住了其交际焦点才算听懂了它。比如上面所举“阿姨,这个糖糖好不好吃啊?(A)”,其信息焦点可能是“好不好吃”,而句子的交际焦点则是说话者还没有说,听话人可以推出的一句话:“您给我买这种糖糖吧。(B)”如果“阿姨”只懂得A的字面意思,听不出B,那她实际上没有真正听懂这句话。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