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缀说略

作 者:

作者简介:

原文出处:
贵州师范大学学报:社科版

内容提要:


期刊代号:H1
分类名称:语言文字学
复印期号:1995 年 04 期

关 键 词:

字号:

      对合成词中的派生词作结构分析,一分为二(前缀+词根或词根+后缀)早已为语言学界的共识,而可以一分为三(词根+中缀+词根(后缀))则意见分岐,我们考察了数十部论及构词法、构形法的著述,其中,十六部专著、三部语言工具书认为有中缀这种构词成分。但论述或有名无实,或语焉不详,或内涵外延相去甚远。其余著作在分析上述著作列举的“黑咕隆咚”“来不及”等中缀派生词时,或把“咕隆咚”看成后缀,或把“不及”看成后补式复合词的补充成分。因此,探讨中缀的性质和范围,确定它在构词法中的地位,于教学于科研,都是必要的。

      中缀研究纵观

      纵观构词形态研究的历史,前人的研究,少而又少,略而又略;后人的研究既非蔚为大观,又少权威之作。究其原因,可能是汉语本身缺乏形态变化,加之对摹仿印欧语言之风的讨伐,对汉语词形变化不丰富特点越来越明确的认识,使构词形态的研究没能得到足够的重视。对此,黎锦熙先生见解深刻:“只因汉字繁难,书面求简,多不给写出来,而现代又有新的发展,因此,汉语的构词形态还在探讨整理中,能决定作为某种语法范畴的充分条件和必要条件还不多。”

      从前人的研究看,语文学家已经具备了词缀的观念。如:

      王引之《经传释词》卷三,“有,语助也,一字不成词,则加‘有’字以配之,若‘虞、夏、殷、周’皆国名,而曰‘有虞、有夏、有殷、有周’是也。”

      刘淇《助字辨略》卷三“《世说》‘于时江左营建始尔’。此尔字,语助辞,不为义也。”

      《助字辨略》卷一“《礼记射义》:‘又使公罔之裘序点杨觯而语。’《郑注》云:‘之,发声也。’《释文》:‘之,语助。’愚案:‘此如《左传》’介之推’‘烛之武’《孟子》‘庾公之斯’‘尹公之他’之类,亦语助辞也。”

      今人杨树达的《古书疑义举例续编》也提出例证,古人姓名之间有加“施”“设”的。如《孟子公孙丑》“孟施舍之养勇也。”《左传昭》二十年“乃见{h1f4.jpg}设诸焉”。

      这些研究有这样几个特点:

      1、局限于个别字词的诠释,未作系统的研究。2、语文学家对词缀虚化的意义和用法尽管有较为清楚的认识,但受“中国语言,一字一义,多为单音”(薛祥绥《中国言语文字说略》)观念的束缚,把词缀当作词,而不是当作构词成分来研究的。3、出现在人名之间的“之、施、设”不是现在意义的构词成分中缀,而是使音步平稳,语气舒缓的构形成分。

      为什么古代的语首助词、语末助词与今天前缀后缀涵盖内容差不多,语中助词与中缀内涵却相去甚远呢?我们试作这样的解释:古汉语中没有中缀这种构词成分,中缀是现代受西方语言理论影响,以多音词的大量出现为必要条件,而发展起来的,理由为:

      1、以先秦以来典籍为语料的清代语言书中没有关于中缀的研究。据潘文国、叶步青考证,最早对构词问题有所论述的是马建忠。在1898年问世的《马氏文通》中,提出了“骈列”、“前加”、“后附”等构词方式。最早提出“语根”(词根)“语系”(词缀)这一对构词概念,第一个构拟构词法体系的,是薛祥绥1919年出版的《中国言语文字说略》,但都未论及中缀。

      2、印欧语里有中缀这种构词成分,只有现代受西方语言理论影响的著述才有关于中缀的论述。薛祥绥通过汉语与世界上其他粘着语、屈折语作比较,得出结论:“中国言语起源之故,变迁之异,复合之法,与远西言语学,亦有相同者焉”。“若夫用字之际,其道多方,而济单音之穷,使之孽乳繁盛者,则复合之法尚矣。”此后,据张寿康先生研究,黎锦熙先生于1923年草拟了《复合词构成方式简谱》,后写定为《汉语构词法──多音词表》,表中从相属的复合词中分出了词头、词嵌、词尾。这是关于中缀最早的研究。

      1954年,陆宗达、俞敏先生在《现代汉语语法》中论述到:加到前头叫词头,加到后头叫词尾,加到当间儿呢?新近有人用‘词嵌’这个词,倒也不错。北京话说,“听见”……“见”不独立。不能听见的说法是“听不见”“不”是插进去的,河北山东方言里还有“知不道”。这种情形古汉语跟别的大方言区里没有。印欧系里的语言里很多。“‘得’‘不’词嵌均居于表‘性’这个范畴,而‘性’这个名词就是从俄语语法借来用的。”

      周法高先生的《中国古代语法》,就直接用英语词缀术语来注释汉语词缀术语。“前附语(Prefixes)后附语(Suffixes)中附语(infixes)。”

      基于上面论述,我们可以认定,古汉语中没有中缀,即使有这种构词形态存在,前人对它也缺乏理性认识。中缀是现代语言学家接受了西方语言的构词理论,通过比较研究,归纳出来,发展起来的。

      中缀的性质

      以科学、实用、简洁为确定术语的原则,我们选用了“中缀”这一术语来表示词的中加成分。因为这一术语能准确反映这种构词成份位置居中,连接附着两端的性质,又有一定的普遍性。参照语言学家给词缀下的定义,我们认为必须同时具备下列属性的语素才是中缀。

      1、是构成新词的必有成分

      这种中加成分是与前后语素共现构成新词的必有成分。没有中加成分,前后语素组合不成词。即使成词,表达的也是另一种词汇意义。

      2、是定位的不自由语素

      构词时,这种中加成分位置居中,后附着前语素,前附着后语素,把前后语素连接为一个整体,表达一个明确的概念意义。中加成分与前后语素的关系不是简单的加合关系,而是融合关系。只有在这个整体中,中加成分才能实现意义,发挥结构作用。离开这个整体,既无单独的意义,又不能独立使用。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