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秋发微言 战国饶辩士

——先秦公关外交语言艺术综论

作 者:
刘竹 

作者简介:

原文出处:
云南师范大学哲学社会科学学报

内容提要:


期刊代号:H1
分类名称:语言文字学
复印期号:1995 年 03 期

关 键 词:

字号:

      提要 春秋战国时期,激烈的学术之争,权利之争,造就出中国最早、最精湛的公关外交语言艺术。本文对其中最具时代特色的知言养气法、引人入彀法、离间法、寓言法、绵中藏针法、肆意夸说煽动法作了简明扼要的阐述,并从心理学、逻辑学、语言修辞学及辩证法的高度透视分析其本质特征。

      关键词 知言养气 引人入彀 暗示 委婉含蓄 夸说 造势

      春秋战国之时,社会处于大动乱、大变革时期,大小诸侯时而会盟,时而征战,争霸战争已白热化。“乱世出英雄”,复杂至极的社会关系,致使学派峰起,名家辈出,造就出一大批善于剧谈雄辩的外交能手,纵横英雄。这些人饱读诗书,见多识广,有敏锐的政治眼光,对君王卿相诸侯大夫们的心理了如指掌。他们周游列国,“因势而为资,据时而为画,”或危言耸听,或绵中藏针,或肆意煽动,往往一席话便可左右一国之形势或几国之关系,所谓“一怒而诸侯惧,安居而天下息”。他们用自己超群出众的史才、文才、辩才,创造出中国历史上最为精湛的外交公关语言艺术。

      两千年岁月如白驹过隙,沧海桑田,社会已跨人电子时代,可公关交际,仍是人类社会生活中的一大内容。因此,师法学习古人那炉火纯青般的语言艺术,在改革开放,建立市场经济的今天,更是刻不容缓,势在必行。

      一、知言养气法

      孟轲,素以“亚圣”而著称,为儒家历史上第二位巨人。他一生好辩亦善辩,洋洋七万字的《孟子》一书中没有一次他辩论失败的记录,可谓策士中的凤毛麟角。如此善辩之人,曾将其精湛的辩术归纳为“知言养气”四字,可谓精炼深刻至极。所谓“知言”,就是对对方不全面的言辞知道它片面性所在,过分的言辞知道它失足之所在;不合正道的言辞知道它与正道分歧之所在;躲闪的言辞,知道它理曲之所在。所谓“养气”即“养吾浩然正气,”培养一种最伟大、刚强的正气,从不做亏心事使它疲软,日复一日地积累它,使它充满上下四方,无所不在,辩论时方能充满自信,理直气壮。反之,则难免吞吐犹豫,辞不流畅。此“知言养气”法,可谓外交公关中的根本之法。“知言”说白了就是“知彼”,抓住对方的弱点,“养气”则是使自己有一种真理在握目无强敌的气慨,从气势上道义上首先压倒对方。《滕文公上》一章中,记述了孟子与陈相就农家“贤者与民并耕而食,饔餮而治”的主张展开的一场论辩。孟子紧抓住对方否定社会分工的必要性(而当时这早已成为一种现实)这一弱点,连连发问,使对方在茫然不知当中被逼进死角,自投罗网,自己否定了自己的观点。接着孟子乘势抛出自己“劳心者治人,劳力者治于人”的论点,并一气引用无数事实证明之。当对方已是只有招架之功而无还手之力时仍不善罢甘休,而是更以居高临下的教训口吻,痛斥陈相的叛师背道的“不善变”。以凌厉的气势,咄咄逼人的辞锋压倒对手,大获全胜。可见,公关外交语言中,“气”、“正气”是一种最根本的要素,理直气壮,才能压倒对手,取信于朋友,吞吐犹豫,躲躲闪闪既使在理也让人觉得不可信,只能是失败。

      二、引人入彀法

      这是先秦辩士们常用的手法,即巧妙地设下一个个机巧,将顽固坚持己见的对方,一步步引入自己的圈套之中。《墨子·公输》一文是运用此法的典范之一。公输盘为楚国造好了云梯将用以攻宋,于是墨子日月兼程去见公输盘和楚王,阻止这场战争。见到公输盘后他假说要公输盘为他杀人,激对方道出“吾义固不杀人”的话,以使对方陷于言行不一的自相矛盾中而哑口无辞。见到楚王后他又以指桑言槐的方式,使楚王不得不承认自己攻宋的行为是犯了“窃疾”。两次论辩均据对手之特点巧设机彀,步步引诱,让对方自己否定、批判自己的所作所为,陷其于狼狈之境地。《孟子·梁惠王下》中更有一段千古传颂的精彩对话:孟子谓齐宣王曰:“王之臣有托其妻子於其友而之楚游者,比其反也,则冻馁其妻子,则如之何?”王曰“弃之”。曰:“士师不能治士,则如之何?”王曰“己之。”曰“四境之内不治,则如之何?”。王顾左右而言他。这当中,孟子设了一个类比的机巧,齐宣王对此懵然无知,如此便被步步引诱,以至最后只好尴尬地“顾左右而言他”,由此可见“引人入彀”之法的利害。它既是一种高超的论辩艺术,还是一种巧妙的语言艺术和心理揣摩术。在《孟子·梁惠王上》一章中,曾记载了孟子和齐宣王关于行王道、仁政一事的谈话。文中,醉心于“王道”的孟子面对着一个喜欢“霸道”的齐宣王。首先,孟子以一个不确定的假设语将话题从“霸道”转到“王道”上来,并以举例的办法主动发掘对方的长处──“不忍之心”,使其萌发行王道的愿望,此为第一步。当齐宣王提出“此心之所以合于王者何也”的问题时,孟子又绕开其辞锋,在“不为”与“不能”上大作文章,以消除其为难情绪,然后方道出“推恩”的一番宏论。此为第二步。按理孟子应阐述行“王道”的具体措施了,但大师没这样做,只是用“抑或”一句反问试探对方是否已有意。宣王言辞的躲闪,证明其内心深处并未完全放弃“霸道”。于是孟子又以“缘木求鱼”、“邹人与楚人战”两个形象的比喻道明其恶果,最终逼宣王说出“请尝试之(王道)”的话来。整个谈话中,孟子紧紧牵住了宣王的牛鼻子,准确地把握住对方的心理变化,设置或转换话题,分寸恰到好处。时而有意发掘对方优点,时而故意打击对方,时而又为对方开脱,(且开脱中又隐含批评),时而明知故问,就是不戳破那层窗户纸,看似松松散散游游离离,实则步步收拢,麻痹了对方,掩盖了自己。此文可以说将“引人入彀”之法从论辩艺术、语言艺术、心理分析的多角度,发挥得淋漓尽致。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