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修辞上的借代方式能使词义引申,少数学者从理论上已经提到过。本文着重从实际语言材料出发,在这些方面比较详细地加以分类举例叙述。暂时分为十三大类,所在、材料、特征、状态、性质、功用、工具、原因与结果、全体与部分、普通与特定等借代方式都能使词义引申。在有的大类下细分小类,例如,把以所在借代方式引申词义细分为三小类,有的大类下把语法词类和修辞手段结合起来细分种种情况的词义引申。 作者罗正坚,1934年生。现为南京大学中文系教师。 传统训诂学所说的词义引申,笼统地称之为“引申”,不加分析。后来不少人把词义引申分成比喻意义和引申意义,这不是用同一个标准在分类。何九盈、蒋绍愚二位先生在他们的《古汉语词汇讲话》中比较明确地提到词义的比喻引申和借代引申。他们说:“如果由比喻和借代而产生的意义用得很普遍,约定俗成而形成了固定的词义,那就可以看作是词义的引申了。”(见该书62页,北京出版社1980年出版)他们把词义引申分成比喻引申和借代引申,这是用同一个标准在分类,这都同修辞有关系。 词义引申和修辞是密切不可分割的,词义引申是在修辞中形成的。修辞的辞格相当的多,能形成词的引申意义的一般是比喻和借代。汉语词的引申意义多数可以包括在比喻意义和借代意义之内。这样使词义引申的方式明确而具体了,便于人们去掌握,有利于人们理解复杂的词义引申。当然,词义引申还有修辞之外的引申方式,如实词虚化等等。 词义引申的比喻引申早为大家所了解,同时,比喻引申的方式比较单纯。词义的借代引申比较复杂,本文着重分析词义借代引申的种种类型。 关于借代的含义,陈望道先生在他的《修辞学发凡》中说:“所说事物纵与其他事物没有类似点,假使中间还有不可分离的关系时,作者也可借那关系事物的名称,来代替所说的事物。如此借代的,名叫借代辞。”陈先生把借代同比喻区分对比,比喻和被比喻的两个事物之间“有类似点”,借代和被借代的两个事物之间“没有类似点”,但是“中间还有不可分离的关系”。这种“不可分离的关系”就构成了修辞上的借代,同时也构成了词义引申上的借代引申。 我们依据《修辞学发凡》的借代辞格的种种类型来分析词义的借代引申。 一、以所在借代引用词义 (1)以所在位置借代引申词义 “塾”:教书之处所。古时民间教书的地方常设于门侧之堂,所以把教书的处所叫做“塾”。《尔雅·释宫》:“门侧之堂谓之塾。”是“塾”之本义。《礼记·学记》:“古之教者,家有塾,党有庠。”是“塾”之引申义。后称“私塾”、“村塾”。 “筵席”:借为“酒宴”的代称。本义为铺在地上供人坐的东西。筵,竹席,铺在席子的下面。席,用芦苇、蒲草等编成的坐具,铺在筵的上面,统称“筵席”。古人席地而坐,设酒宴招待宾客,坐在筵席上,面对几案。所以用所在地方代称“酒宴”。为常用语,今所谓“大设筵席”,意谓广请宾客参加酒宴。 (2)以位置相互接近借代引申词义 上文说的是以所在的位置借代引申词义,好象是同住一家的关系;这里说的是以位置相互接近借代引申词义,好象邻居关系。用这两种比仿区分这两种情况是非常恰当的。 “岗”:《说文》:“岗”,山脊也。”本来山顶上叫“岗”,因山顶同山坡是相连接的,所以山坡也叫“岗”。《广雅·释邱》:“岗,阪也。”阪,义同坡,《说文》:“阪,坡者曰阪。”“山坡”和“山脊”不是同指一个地方。《诗·周南·卷耳》:“陟彼高岗,我马玄黄。”这用的是“岗”的原义,指山顶。左思《招隐》:“白云停阴岗,丹葩曜阳林。”“阴岗”,指山的背后山坡,并不是山顶。山顶不能称“阴岗”,更何况此时此景是出太阳的,下文有“曜阳林”之句。 “屯”:军队驻扎的地方叫“屯”,军队在驻扎地方的周围开荒耕种也叫“屯”。这种意义的产生,是因为这两个地方是毗连的。《汉书·冯奉世传》:“于是遣奉世将万二千骑,以将屯为名。”颜师古注:“且云领兵屯田,不言讨贼。” (3)以所在的方向位置借代引申词义 用方位词表示所在的方向位置的事物而引申词义。上文两处用的不是方位词。 “上”、“下”:“天”在上,“地”在下;所以用“上”代“天”,用“下”代“地”。《楚辞·天问》:“上下未形,何由考之。”王逸注:“言天地未分,溷沌无垠,谁考定而知之也。” “左右”:司马迁《报任安书》:“是仆终已不得舒愤懑以晓左右。”这里的“左右”是对对方的尊称。古时为了对对方的尊重,不直呼其姓名,也不用人称代词,故言“左右”。“左右”是用对方左右侍奉的人代替对方。古时贵族或君主左右都有侍奉的人。后来变成对一般人的尊称。左右的人是辅助主人的,所以又借以引申为“辅助”的意义。《史记·夏本纪》:“予欲左右有民。”辅助意义的“左右”,后作“佐佑”。 二、以材料借代引申词义 用制造成品的材料借代成品。 “麻”:丧服用麻制成的,所以借用“麻”代替丧服。《礼记·杂记下》:“麻不加采。”郑玄注:“麻,谓绖也。……谓弁绖者,必服吊服是也。” “帛”:丝帛上可以写字,所以借“帛”代替帛书。《文心雕龙·练字》:“简蠹帛裂,三写易字。”“帛裂”,帛书碎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