敦煌变文是晚唐五代时期一部重要的口语化文献,其中保存了大量早期的白话材料,从汉语史的角度研究这些材料,无疑有助于我们认识当时的语言特点及其在汉语发展史中的地位。 本文仅对变文中的选择疑问句式进行全面考察,以期探讨出变文选择疑问句式的基本特点。为了保证结论的严密与深入,我们把变文作为一个封闭系统,采取定性定量的分析方法①。 变文有选择疑问句式187例,按其形式特征,可分为三种格式:1、否定词放在动词性成分后的选择问句;2、否定词置于两个动词结构中间的选择问句;3、并列的分句、分句间往往有连接词的选择问句。从语义表达看,1、2式通过否定词与动词的搭配形成语义上的一正一反来表示选择问语气,为正反选择问句;3式是两个(或是两个以上)并列分句通过连接词来构成选择问,是并列选择问句。 为了行文方便,我们用符号表示上述格式: 1、正反选择问句:1>VPNeg式,2>VPNegVP式; 2、并列选择问句:3>(D)E[,1],(D)E[,2]式。 VP:动词性成分,Neg:否定词;E[,1]、E[,2];选择项,D:连接词,“D”有时出现有时不出现,故加“( )”表示。 一 句型结构分析 (一)正反选择问句: 正反选择问句共140例,其中VPNeg107例,VPNegVP25例33次。 1、VPNeg式 此式的构成方式是通过在“VP”后加否定词“否”、“不”、“未”、“无”、“摩(麽)”形成语义上的一正一反来表示选择问语气。为了叙述方便,我们称之为“否”字句、“不”字句、“未”字句、“无”字句、“摩(麽)”字句。例如: (1)军中有火石否?(李陵86)②/(2)妻云道;“识我不?”(丑女 798)/(3)子命尽未?(搜神886)/(4)陵在蕃中有死色无?(李陵93)/(5)知者得罪磨(麽)?(不知名820)/(6)放卿入楚救其慈母,救得已否?(汉将38)/(7)女能作衣以否?(搜神 873)/(8)肯修书诏儿已不?(汉将42)/(9)未委娘子赐许以不?(秋胡 155)/(10)既是巡营,有号也无?(汉将38)/(11)若要求闻微妙法,随我山中得也摩(麽)?(妙法 491) “否”字句最多(60例),其次是“不”字句(35例)、“无”字句(7例),“摩(麽)”字句(4例)和“未”字句(1例)用例少。其结构大致分为两类:一是否定词直接用于句末的(62例),如例(1)——(5);二是否定词前加了“以”、“也”的(45例),如例(6)--(11)。 关于这种句末否定词的性质,各家看法不一。有的认为是疑问语气词,有的认为是否定副词,我们同意后者。原因是这些词在句中的否定意义仍很强。如例(1)意即“军中有火石没(有火石)?”或简化为“军中有火石没有?”或“军中有没有火石?”(2)例意即“认识我不(认识我)?”、“认不认识我?”显然,句末否定词与前面的动词一起构成了一正一反的选择问,表示正反选择的语气。这种VPNeg是正反选择问句的省略形式,被它们否定的动词承前省略了,释意时往往要补出。 即使是“无”、“摩”,变文中大多数用例仍然是否定词,而未虚化成语气词。变文共有9例以“无”字收尾的问句,其中7例是“无”为否定词的正反问句,2例是“无”为语气词的是非问句。“摩”在变文中也还不是纯粹的语气词。例如: (12)既是巡营,有号也无?(汉将 38)/(13)看李陵在无?(李陵93)/(14)乞王库藏将充施,未委天心舍得无?(补:双恩14)/(15)帐前莫有当直使者无?(汉将37)/(16)之者得罪磨(麽)?(不知名 820) 前三例中的“无”与表有无、存在等的动词相配,意即“有号没有号”、“在不在”、“舍得不舍得”,否定意义显而易见。例(16)“摩”也非纯粹语气词,与“得”相配,有“得罪不得罪”意。例(15)谓语部分为否定形式,构不成一正一反的正反问,“无”已虚化为语气词,表达是非问的语气,后文我们将详细论述。 值得注意的是,变文VPNeg中,几乎有一半用例的否定词前面出现了“已”、“以”、“也”。其搭配有一定的规律:“已”、“以”、只在“否”、“不”前出现,如例(6)——(9),“也”只在“无”、“摩”前出现,如例(10)(11)。“已”、“以”古音相同,且从用例看,语法作用也没有区别,可以换用,当是同一词的不同写法。 这种“已”、“以”的作用跟六朝汉语中常用于动词并列词组的正反部分之间起连接作用的连词“与”大致相同,“已”、“以”在上古属余母之部字,“与”是余母鱼部字,古音相通,从语音上也可找到证据。变文中有许多“已”、“以”跟“与”相通的用例。如: (1)遂令武士齐擒捉,与朕煎熬不用存。(捉季布70)/(2)二将斫营己了,却归汉朝。(汉将39) (1)例中的“与”伯希和藏本三三八六作“以”,(2)中的“已”斯坦因藏本五四三七作“与”。特别是,我们在变文中找到了两个互文性质的用例: (3)父王闻太子归宫,遣人观占太子喜已不喜。(太子295)/(4)父王闻道太子归宫,遂遣宫人观占太子喜与不喜。(补:悉达95)两例均出自佛本生故事变文,内容基本相同,大约是写本的不同。可见“已”、“以”跟“与”确实相通,有时甚至混用不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