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方言研究述评

作 者:

作者简介:
崔荣昌 四川大学中文系 610064

原文出处:
中国语文

内容提要:


期刊代号:H1
分类名称:语言文字学
复印期号:1995 年 02 期

关 键 词:

字号:

      提要 四川方言的研究可大致划分为三个时期:一、从古代有关蜀语的零星记载到明清两代有关蜀语词汇的搜集整理,是四川方言的词汇研究时期;二、二十世纪四十和五十年代开展的两次全省方言调查,是四川方言语音的普查时期;三、八十年代以后,在对四川官话的语音、词汇、语法进行全面研究的同时,开展了对四川方言的源流的探讨和对四川省西南官话以外的汉语方言的调查和研究,是四川方言全面研究时期。本文就四川方言研究的三个时期中的有关论著进行述评,以供研究汉语方言,特别是研究四川方言的学者参考。

      一 四川方言的词汇研究时期

      1.1 上古和中古时期,四川境内的语言或方言状况如何,前人没有给我们留下系统的论著。我们今天所见到的仅仅是一些零星的记载。《文选·蜀都赋》刘逵注引《地理志》说,秦灭巴蜀以后,“蜀人始通中国(指中原地区),言语颇与华同”(童恩正1979)。扬雄的《方言》就有十几处同时记载了陕西汉中地区和四川(原巴蜀疆域以内)地区即“梁、益之间”的语言资料,从中可以看出,古代巴蜀地区的语言与秦、晋、齐、楚相近。然而,在语言文字、社会组织及风俗习惯方面,巴蜀两族同中原华夏部族毕竟有所差异。这种差异反映在方言上则是一些文献上记录的古代蜀语词汇,例如:“蜀人呼笔为不律也,语之变转”(郭璞注《尔雅·释器》)。“姐,蜀人谓母曰姐”(《说文》)。“坝,蜀人谓平川为坝”(《广韵》)。北齐文学家颜之推(公元531-590以后)在《颜氏家训·勉学篇》“皂”字下记载有一则蜀方言:“吾在益州,与数人同坐,初晴日晃,见地下小光,问左右此是何物,有一蜀竖就视答曰:‘是豆逼耳。’相顾愕然,不知所谓,命将取来,乃小豆也。穷访蜀土,呼粒为逼,时莫之解。吾云:《三苍》、《说文》此字白下为七,皆训粒,《通俗文》音方力反,众皆欢悟。”西汉末年的著名学者、蜀郡成都人扬雄(公元前53-公元18)的《方言》有16处同时记载了陕西汉中地区和四川地区(原巴蜀疆域以内)即“梁益之间”或“西南蜀汉”的方言词语,如“自关而西秦晋梁益之间,凡物长谓之寻”(卷一),“梁益之间,凡人言盛及其所爱曰伟,其肥谓之”(卷二),“水中可居为洲,三辅谓之淤,蜀汉谓之”(卷十二)。值得注意的是,这16条词语在今天的四川方言中已不使用,而《方言》所载的其他一些词语,有的今四川仍通行。如“党、晓、哲,知也。楚谓之党,或曰晓。齐宋之间谓之哲”;今四川普遍说“晓得”,与楚同。“凡饮药傅药而毒”,“北燕朝鲜之间谓之痨”;今四川呼“毒人”为“痨人”,“毒药”为“痨药”,“痨”音nau。“蝙蝠,自关而东谓之服翼,或谓之飞鼠,或谓之老鼠”,今四川叫“檐老鼠”。“崽者,子也。湘沅之会,凡言是子者谓之崽,若东齐言子矣”;今川东、川南有呼子为“崽”的,如“猪崽崽”(小猪)、“狗崽崽”(小狗)、“重庆崽儿”(重庆的小青年)。东汉许慎的《说文》有39处直接提到巴蜀的名物、方言和风俗,这对于探讨四川方言的历史很有裨益。其中涉及巴蜀地名的最多,包括江名、山名、县名等达20条。郫县、什邡、褺江(今垫江)和阆中4个县名今天依旧。岷山和涪、潼、江、沱、沫、温、滇等11个江名也多半流行至今。4个地名中的“,即今天汶川县的“江”,在该县漩口入岷江;“”即今大邑县“江”,简化为“”,方音读。此外,涉及动植物名称的6条,涉及族名、人名(包括称谓)、物名及其他名称的10条,另有形容词2条、语音1条。清代学者段玉裁(1735-1815)的《说文解字注》也引用了一些四川的方言和名物以印证古语古物(罗宪华、经本植1982):一是以所见印证古物,例如:“鲵,剌鱼也。”段注:“《释鱼》曰:‘鲵大者谓之。’郭云:‘今鲵鱼似鲇,四脚,前似弥猴,后似狗,声如小儿啼,大者长八九尺,别名。’按,此鱼见书传者,不下数十处,而人不之信,少见则多怪也。余在雅州亲见之。”(十一篇下鱼部)鲵鱼也就是今天四川人说的“娃娃鱼”,因其声如小儿啼,有四脚,故名。段氏以他在雅州(今雅安)亲眼所见为据,说明古籍文献所载属实。“蠲,马蠲也”,段氏一一引证之后说:“今巫山、夔州人谓之‘草鞋绊’,亦曰‘百足虫’,茅茨陈朽则多生之,故《淮南》《吕览》皆曰:‘腐草化为蚈’。”(十三篇上虫部)这种多足虫即马陆,今川东、川南广大农村仍叫“草鞋虫”,多生长于潮湿的腐草之下。二是以川方言印证古语,例如:“机,机木也。”段注:“按,盖即桤木。今成都桤木树,读若岂,平声。扬雄《蜀都赋》曰:‘春机杨柳’,机、桤古今字。桤见杜诗,王安石诗以桤滋移为韵,《韵会》音丘其切,与蜀语合。”(六篇上木部)《山海经》曰:“单狐之山多机木,族之山多松柏机桓。”郭璞注《山海经·北山经》谓“机木似榆,可烧以粪稻田,出蜀中,音饥”。但不知其为何木。段氏以成都话加以对照,并引《韵会》的注音为证,说明“机木”即“桤木”。唐宋以来,成都有种桤木的习俗,《益部方物记》云:“民家树桤不三年,材可倍常。”杜甫《凭何十一少府邕觅桤木数百栽》:“饱闻桤木三年大,与致溪边十亩阴。”王安石《桤木诗》也说“濯锦江边木有桤”。直到今天,桤木在成都平原仍处处可见。三是探索四川地名词的由来,例如:今川东的“垫江县”,汉时为临江县,而汉时的垫江县应为今之合川县,且“垫”字应作“”。八篇上衣部“”字条和十一篇上水部“潼”字条,对此均有论述。四是以四川地名词正文献之谬,例如:六篇下邑部“”字条,对“存”的解释,段氏以对“存”遗址的调查,证明《汉书·地理志》作“”系因偏旁类推所误。段氏所引四川方言和名物,在《说文解字注》中尽管分量不多,然而他毕竟为我们保留了一部分川方言资料。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