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言与文化的宏观研究

作 者:

作者简介:

原文出处:
暨南学报:哲社版

内容提要:


期刊代号:H1
分类名称:语言文字学
复印期号:1995 年 02 期

关 键 词:

字号:

      提要 本文是关于汉语方言与中国文化的关系的宏观研究,概略地说明了各大方言区在六个方面的不同表现及其与地域文化的历史背景的关系:方言的结构体系是多层次的整合,有的单纯些,有的较驳杂;方言区内部差异的大小则造成向心离心之别;从方言的分布看,有的扩散,有的收缩;方言接触时强势方言和弱势方言有不同表现;方言的应用有的很活跃,有的正在萎缩;方言的演变则有快有慢。

      关键词 汉语方言 地域文化 整体特征 宏观研究

      1.语言与文化

      1.1语言是最重要的文化现象

      人类在群体生活中最初的伟大创造便是语言。语言和思维的产生使人类最后脱离了动物界,开始了人类文明史。有了语言,人们之间的思想得以沟通,行动得以协调,人类认识自然、改造世界的经验才能得以传承,于是,人类文化得到了不断的发展。

      1.2语言是文化的载体

      人类认识各种物质和现象,创造各种工具和产品,都必须用名称来表达。人类思维的每一个成果,不论是正确的还是错误的,包括对客观世界的分类,发现的概念,想象的形象,判断的命题,推理的结论,无一不是用语言肯定下来的。语言是人类文化最重要的载体。

      语言不但反映着文化的创造,记录着文化的变迁,许多文化概念还成为人们思维的出发点和固有的定式,经常在影响着人们的行动。正如L.R.帕默尔说的:“语言忠实反映了一个民族的全部历史文化,忠实反映了它的各种游戏和娱乐,各种信仰和偏见。……语言不仅是思想和感情的反映,它实在还对思想的感情产生种种影响。”①

      1.3语言和文化是不同的客体

      作为两个不同的客体,语言和文化各有不同的结构,不同的习性和不同的发展规律。它们之间可以相映照、相联系,也可以相背弃、相分离。说着同一语言的群体可以在短时期里发生重大的文化变革,有时群体改换了语言,文化传统并未发生根本的变化;同一个民族在不同的地方可以使用不同的语言,不同的民族也可以使用相同的语言。可见语言和文化并非形影相随、互为表里的必然联系,也不是水乳交融、无法分解的浑然一体,而是历史约定的相关联的两种事物,它们之间有性质的不同,各自的发展也未必是同步的。

      研究语言不能不顾文化,研究文化也不能无视语言,但语言和文化的研究又是不能互相代替的。

      2.方言与地域文化

      2.1方言与民族语言

      方言和语言并没有本质的区别,不过是方言通行在较小的地域。多数的方言是从早期的语言中分化出来,由于地区的隔离逐渐发生变异而形成的。如果分化之后和祖语不再有文化联系,它便会发展成独立的语言;如果继续保持文化上的联系,并且同时通行着更大地域的共通语,它便是方言。通行于一定地域的话是独立的语言或不独立的方言,这与语言本身的特点无关,而是社会文化的历史所决定的。

      一般说来,在方言地区的社会生活中,共同语的通行较之方言总是占优先的,共同语的语言特点也经常对方言施加着影响,在特定情况下,方言也可能与共同语形成竞争,对共同语施加反影响。方言势力的强弱以及和共同语的关系如何,也取决于时代的和地域的文化。

      2.2方言分化的文化原因

      人口增长、资源不足,向新区殖民,有时会造成方言的分化。战争、割据所引起的社会分裂,动乱和灾荒所引起的人民的迁徙,也是常见的形成方言的原因。两个民族共处于一个地域并且相互融合,两种语言便会相互影响,各各发生变异,甚至形成新的方言,有时还会发生语言的同化。两种方言的接触也会造成语言的渗透,形成方言差异。不论是纵向的分化或横向的渗透,方言差异的产生,方言区域的形成都有历史的原因和文化的背景。

      2.3方言与地域文化的共同特征

      地域方言对于前代的祖语总是有所继承、也有所创新的,它和民族共同语之间总是同中有异,异中有同。不同的方言,有的继承得多、创新的少,有的继承的少、创新的多;于是它们同共同语之间就同多异少或者异多同少。这其中的差别也不取决于方言本身而取决于文化。一般说来,分手的时间长、迁徙的路程远,来往的机会少,和其他民族相融合的规模大,方言的变异就大,继承的共性就少。地域文化从民族文化中分化出来也与此同理,与此相应。这是地域方言与地域文化的共同特征。

      2.4汉语方言与中国文化

      汉民族有悠久的历史,众多的人口,分布在广阔的地域,汉语在历史上形成了多样、复杂的方言。与此相应地,汉民族文化也包含着许多各具特色的地域文化。中国是多民族的国家,汉语和汉民族文化的发展过程又和众多的兄弟民族的语言和文化有过接触。因此,汉语方言和中国的地域文化不论在形成过程方面,在类型特征方面,都显得特别的复杂多样。全面地研究汉语方言和中国的地域文化一定可以使我们对于方言与文化的关系得到深刻的了解。

      研究方言与文化的关系可以作微观的研究,即透过具体的方言事实去追寻文化演变的踪迹;也可以作宏观的研究,即研究各方言在整体上的特征,归纳其类型,考察这些特点、类型和文化背景的关系。

      本文就是关于汉语方言和中国文化的宏观研究。从整合、差异、分布、接触、运用和演变6个方面考察不同方言的表现及其与历史文化的关系。

      3.方言的整合

      3.1方言是一种历史现象

      任何方言都不可能在三年五载之间形成,总要经过相当的历史时期才得以定型。定型之后,在不同的年代还会受到共同语的制约性的影响和邻近方言的渗透性的影响,因此,现今的方言系统总是历史积累的结果,都可以看到不同历史层次的语言特点的叠置。但是,所谓叠置,并不是杂乱无章的堆砌,而是一种整合。不经整合就不能形成共时的结构系统。不同的方言在叠置这些不同历史层面的成分时,表现了不同的整合力。整合力强的方言往往以某一时代的材料为主体整合而成,结构比较单纯,历史层次比较少,而且通常有一些独特的结构规律的创新,其结构系统比较严整。整合力弱的方言则常常经过多次整合,兼容了多种历史层次的成分,结构系统比较驳杂,缺乏独特的结构规律的创新。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