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 遭受类动词是汉语动词①中一个很小的封闭的类,典型的遭受类动词主要有以下几个:受、遭、挨、蒙、受到、遭到、遭受、蒙受、禁受、经受、承受、承蒙。② 从句法上看,遭受类动词比较特殊。它不象一般及物动词那样在是否伴随宾语一起出现的问题上具有较大的自由性,它在句法上是不自足的。无论在什么情况下,它的宾语都必须出现,③因而是一种粘宾动词。从所带的宾语的性质看,它可以带名词、动词、形容词④等不同性质的宾语。 本文拟从定量和定性两个方面对遭受类动词所带的宾语进行考察,探索遭受类动词带宾语时的具体表现和特点。 1 遭受类动词是一个在句法性质上和语义特点上都比较接近的动词群。但由于其内部各成员在音节、语体风格、色彩、词汇意义等方面存在差异,显得各成员的个性都较强,因而泛泛的归纳概括恐不能毕呈其征,我们采取归并小类、一一列举的方法对其进行描写。 第一类:受、受到 受:接受、遭受、忍受⑤ 它所支配的宾语有如下几类: (1)+N:气、伤、罪、风、风寒、灾、难 (2)+A:苦、凉、冻、寒、热、潮、累、窘、穷、旱、暑、委屈、困 (3)+V:压、罚、惩、处、制、害、惊、阻等(穷尽性语料见附录1) 受到:a.得到 b.遭到 “受到”除了不能跟单音节的词语相结合,其余能跟“受”组合的双音节词语均可跟“受到”组合,故不重复。此外,还有以下一些词语可以跟“受到”组合: (1)+V:好评、支持、信任、信赖、爱戴、警告、惩戒、惊呼、待遇、厚爱 第二类:遭、遭到、遭受 遭:遇到(多指不幸或不利的事) (1)+N:灾(水灾、旱灾、虫灾、天灾、震灾)、洪水、饥荒、蝗虫、瘟疫、泥石流、霜冻、冻害、地震 难、祸(车祸、人祸、匪祸)、罪孽、官司、变故、战争、内乱、挫折、白眼、毒手、报应、恶报、屈辱、损失、冤屈、冷遇 (2)+V:报复、迫害、镇压、暗杀、残害等(见附录2)遭到:遇到、受到 (1)+N:白眼、毒手、意外、冷遇、挫折、报应、(非礼)待遇、天灾、苦难、难处、洪水、地震、(经济)危机、虫害 (2)+A:不幸、危险 (3)+V:侮辱、迫害、报复、算计、抢劫、暗算、杀害等(见附录3) 遭受:受到 (1)+N:白眼、屈辱、冷遇、(非人的)待遇、挫折、磨难、(坎坷的)命运、苦难、人祸、灾殃、灾害、洪水、虫害、水害、损失、牺牲、报应、冤案 (2)+A:不幸、困难、危险、辛酸、困苦 (3)+V:侮辱、欺压、凌辱、迫害、糟蹋、调戏、打骂等(见附录4) 第三类:蒙、蒙受、禁受、经受、承受、承蒙 这几个词词汇意义基本相同,但音节数、语体色彩等不同,其中有些用法是从古汉语中继承下来的,已属固定搭配。 蒙:受 (1)+N:冤、难 (2)+V:(……人)照料、赏光 蒙受:受到 (1)+N:不白之冤、恩惠、恩泽、损失 (2)+A:耻辱 禁受:忍受 (1)+V:考验 经受:承受、禁受 (1)+N:磨难、灾难、压力(刀俎之灾) (2)+V:检验、考验、检查、训练、磨炼、冲击、锻炼、磨损、攻击、冲击、折腾、折靡、颠簸 承受:接受、禁受 (1)+N:压力、重力、重压、重量、负荷、灾难、苦难、狂风、(严厉的)目光、流言、(不实之)词 (2)+A:幸福、苦痛、痛苦、悲哀、寂寞、孤独、艰辛、劳累 (3)+V:抚摩、爱抚、抚慰、受怜、打击、袭击、反击、报复、惩罚、诬蔑、诽谤、考验、检验、检查 承蒙:(客套话)受到 (1)+V:错爱、不弃、招待、提携、提拔 第四类:挨 挨:遭受、忍受 (1)+N:鞭子(皮鞭)、棒子、棍子、竿子、扁担、枪子儿、子弹、石子、板子.枪托、拳头、刀、耳光、巴掌、(一)脚、炮弹、枪 (2)+A:饿、冻 (3)+V:打(毒打)、骂(臭骂)、揍、掐、整、批判、批评、斗、批、训斥、训、剋、处分、挤、说、(蛇)咬、(雨)淋、(水)浇 2 通过考察可以发现遭受类动词所带的宾语是很有特色的。其宾语不仅在语法性质上有分别,而且在音节、语体风格、色彩、意义和句法因素等方面均与遭受类动词存在着比较严格的选择限制。 2.1 遭受类动词既可以带名词宾语,也可以带动词和形容词宾语。带不同性质的宾语,其语义的虚化程度和句法的依附程度也略有不同。 2.1.1带名词、形容词宾语时,遭受类动词的词汇意义比较实在,句法上的依附程度也相对较小。如: (1)荪甫的家乡遭了匪祸。(子) (2)把三只活活的牲口卖给汤锅去挨刀,有点缺德。(骆) (3)他想自己要是到了老年,决不至于还拉着辆破车去挨饿受冻。(子) 例(1)-(3)中,遭受类动词“遭”、“挨”、“受”在句中是动词,其所表示的“遭受”意义还比较明显。这时句子是主动句,所表达的是“遭受了什么”、“遭遇了什么”的意思,不表达任何被动的意义,同时,句中的“遭”、“挨”、“受”等也不可以用“被”来替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