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汉语复音虚词①结构模式分析

作 者:
蓝鹰 

作者简介:

原文出处:
当代电大

内容提要:


期刊代号:H1
分类名称:语言文字学
复印期号:1995 年 01 期

关 键 词:

字号:

      古代汉语的词以单音节为主,然而就虚词而言,复音虚词(包括虚词性复音结构)在数量②、使用范围和使用频率上,并不比单音虚词逊色。不少复音虚词经长期演变发展,延用到现代汉语中,成为现代汉语虚词系统中稳固的基石,如“否则”、“未必”、“假使”等。一些虚词的构成模式还突破了实词已有的结构方式,丰富了汉语构词形式。

      长期以来,人们对复音实词的构成已有相当的研究,而对虚词构成的研究相对来说显得薄弱;对复音虚词则是更多地着眼于用法的分析,而对其构成形式缺乏足够的探讨。弄清古汉语复音虚词的结构模式,不仅可以弥补汉语词汇学和语法学中对虚词研究之不足,而且有助于现代汉语复音虚词的考源,更重要的是可以发现一些在实词研究中看不到的汉语构词现象,总结其规律,从而丰富汉语词汇理论。本文就此试作探讨。

      复音虚词的形成与复音实词的最大区别莫过于对具体语境的依赖性。

      换言之,实词中的合成词很少甚至完全可以不依赖具体语境而按照一定的构词方式构成新词。而复音虚词则有许多要依赖于特定的语境、特定的句式或句法结构而形成。这一重要区别的意义在于,对复音虚词的结构模式的分析,必须在大程度上考虑具体语境的因素。事实上正是如此,我们对古汉语复音虚词分析归类时发现,不少虚词孤立地看是谈不上自身的结构类型的,只有在特定的语境中,才谈得上相对的结构模式。因此,古汉语复音虚词的结构模式首先可以分为两大类:一类是相对独立构成的;一类是依赖语境形成的。

      (一)相对独立构成的

      由于可以相对独立构成,而不必依赖具体语境,这一类复音虚词的结构模式与实词有不少相同类型。具体而言,有并列式、修限式、述宾式、介宾式、附着式、重叠式。

      (1)并列式

      构成并列式复音虚词的语言单位不仅在词性上相同,而且语法意义也相同或相近。它们之间在结构关系上处于平等地位,没有主次轻重之别,也没有主谓、修饰等句法关系。这一类型在复音虚词中所占比重较大。

      由代词并列构成的如:孰何、谁何;彼其、夫其;此其、是其等。

      由动词并列构成的如:譬如、譬若等。

      由副词并列构成的如:乃遂、遂便;愈益、滋益;皆悉、咸悉、咸共;必将、必且等。

      由助动词并列构成的如:会当、会须;宜当、宜应、当须等。

      由介词并列构成的如:比及、比至、及至、逮至等。

      由连词并列构成的如:借使、借令、借如、假使、假设;当使、傥若、当若;如使、如令、设使等。

      由于构成复音虚词的语言单位是平等并列的关系,加之结合凝固得还不够紧密,因而存在大量次序颠倒的复音虚词。如:乃遂、遂乃;谁何、何谁;宜当、当宜;乃仅、仅乃;方且、且方;犹尚、尚犹;业已、已业;必将、将必。这些次序颠倒的复音虚词在语法功能上完全相同,不因位置的变换而出现差异。

      另外,此类型还有由复音虚词与单音虚词并列构成的多音虚词。如:于是遂、于是乃、于是因、于是便。“于是”本身是表承接的复音虚词,它再与表承接的单音虚词“遂”“乃”等并列构成多音虚词。这种情况虽不多见,但非绝无仅有,其他结构模式中亦时可见到。

      (2)修限式

      构成此类复音虚词的前后两部分是修饰限定与被修饰限定的关系。又可分为定中式和状中式两类。

      a.定中式

      定中式复音虚词的两个语言单位之间是定语和中心语的关系,但组成复音虚词后不一定是名词性的。例如:

      何物;一日、一旦、一朝;一体;少时、少刻;何所、安所、何许、恶许等。

      其中“何所”等有不同用法,这里是“什么地方”义。

      b.状中式

      状中式复音虚词的两个语言单位之间是状语与中心语的关系。又可分为两种:

      副词加动词的:不如、不若、弗如;不意;何如、奚若;何事、安事;何意;唯恐、惟恐;无有、未有;壹似、一似等。

      副词(或代词)加助动词的:宁能、岂能;焉能、何能;何足、奚足、安足;宁当、岂当;安可、焉可、何可;岂敢、庸敢;何敢、安敢;不得、勿得;不敢、弗敢、弗能、亡能;不克、未克等。

      助动词在句中也是修饰动词的,但它又有相对的独立性,能受副词的修饰,组成状中式复音虚词后,再修饰动词。因此,上面两种复音虚词在句中的语法作用和结构关系是不一样的。

      (3)述宾式

      述宾式复音虚词由述和宾两部分构成。由于古代汉语中述宾关系存在着两种语序,因而此类复音虚词也有两种情况:一种是宾前述后;一种是述前宾后。

      a.宾前述后

      关于宾前述后的语序,国内外汉语言学家都有人论及,认为远古汉语语序为宾前述后,后来才逐步演变为现在这样述前宾后③。而古汉语中所谓宾语前置,实际是远古汉语语序的残留痕迹。这种观点在同语系的其他语言中可找到佐证。此种语序也影响着古汉语复音虚词的构成。

      例如:

      何有、奚有;何如、何若、奚如、奚若、胡如、曷若、何似。

      由于是远古语序的残留,“宾语前置”在古汉语仅限于有特征或曰有条件的语境中,如否定、疑问。复音虚词的构成亦不例外,大都与“疑问”语境有关。其中“有”、“如”、“若”为述语动词,“何”、“奚”、“胡”、“曷”为疑问代词作宾语。“何有”即“有何”,“何如”为“如何”。

      b.述前宾后

      这种类型是后来汉语的正常语序,所以这种结构模式的复音虚词数量比“宾前述后”的多,且不受特殊或条件语境的制约。

      例如: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