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图分类号:B516.3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8-5424(2002)01-0059-04 康德在《判断力批判》上卷的第二部分提出了鉴赏判断的二律背反,并给出了他的解决方法。对于康德美学中的二律背反,国内外许多学者进行了研究,发表了大量的论文和著作。笔者在研究和讲授《判断力批判》的过程中,形成了自己关于康德鉴赏判断的二律背反的一些新的见解,现拿出来以求教于方家。 一、鉴赏的两个套语不是鉴赏的二律背反 在论述鉴赏的二律背反时,康德先提出了鉴赏的两个套语。康德说:“鉴赏的第一种的常套语就是下面的一句话:每个人有他的自己的鉴赏(趣味),这个判断的规定的根据只是主观的(愉快或苦痛);因而没有权利要求别人的必然的赞同。第二种常套语是:关于鉴赏,是不能让人辩论的。这就是等于说:一个鉴赏判断的规定根据固然可能也是客观的,但它不能纳入一定的概念里面来:从而关于这判断自身不能通过论证来决定……”[1](P184-185) 以上两个套语说的都是鉴赏不能辩论。这是二律背反正命题的内容。康德认为,在这两种常套语之间缺一个命题,这就是“鉴赏能容人争吵(虽然不能辩论)”。康德所说的“这两种套语之间缺的一个命题”,即关于鉴赏可以容人争吵的命题,就是二律背反反命题的内容。所以两个套语不是二律背反,那种把两个套语中的一个套语当成一律,说两个套语就是二律背反是不正确的。康德由鉴赏不能辩论引申到鉴赏可以容人争吵,从而提出鉴赏的二律背反原理。 二、鉴赏判断的二律背反的假相 从鉴赏判断的不能辩论和容人争吵这两层意思,康德提出鉴赏判断的二律背反:“(一)正命题。鉴赏不植基于诸概念;因否则即可容人对他辩论(通过论证来决定)。(二)反命题。鉴赏判断植基于诸概念;因否则,尽管它们中间有相违异点,也就不能有争吵(即要求别人对此判断必然同意)。”[1](P185)这里有一点需要注意,就是正命题讲的是辩论,反命题讲的是争吵。 康德鉴赏判断的二律背反的关键词是“概念”,正命题讲的是鉴赏不植基于诸概念,反命题讲的是鉴赏判断植基于诸概念。但是康德对于概念在正反命题中不是采取同一的意义,正是双重意义,造成了二律背反的假相。 康德说,一个概念或是能规定的,或是不能规定的,也有译作或是能确定的,或是不能确定的。按照康德的说法,悟性概念是能规定和能确定的,超感性界的先验的理性概念是不能规定和不能确定的。悟性概念以感性直观为宾词,理性概念构成直观的根柢[1](P186)。如果去掉康德论述的神秘性,我们可以把感性直观、审美直觉看成理性积淀的结果,也就是说理性概念是审美直觉、感性直观的根源。 康德进一步说明鉴赏判断是面向感官的对象,不是为悟性来规定这感官对象的一个概念,不是认识判断。这也就是说,鉴赏判断不依赖悟性概念,也就是不依赖明确的规定的概念。按康德的说法,鉴赏判断只是一私人的判断,是作为联系到愉快的情感的直观的、单个人的表象。它是个别的主体的判断。对象对于主体是愉快的,对于别人可能是多样的。每个人有他的鉴赏判断。萝卜白菜,各有所爱。 然而,在鉴赏判断里包蕴着一种客体的(同时也是主体的)表象的扩大了的关系。根据这种关系,鉴赏判断必然扩展到每一个人,也就是要求它有普遍有效性。为了这种普遍有效性,为了这种必然性,康德说:必须有一个概念做它的根基。加拿大约翰·华特生教授在讲解鉴赏判断的二律背反时说,“必须预先假定有某种一个概念”。这个概念不能让人通过直观来规定,不能让人认识,也不能让人来论证鉴赏判断。这是一个以直观为标准的、不确定的亦即不能规定的超感性的概念。按康德的说法,鉴赏判断是根据超感性的概念。 这样,鉴赏判断就根据于超感性的概念,它是自然界的主观的合目的性的一般根据的概念,它不能认识和证明客体,因这概念本身是不能规定的亦即不确定的,因而不能服务于认识。但是,这概念有对每个人的普遍有效性,这种能确定亦即能规定的根据,按照康德的说法,就是人类本性的超感性的基质(或译为人类本性的超感性的基体)。康德把他的鉴赏判断的二律背反引向了他的先验哲学。这超感性的基质(或基体)是他杜撰出来的,是一种神秘主义的东西。 康德的鉴赏判断的二律背反,是依赖概念和不依赖概念的背反。鉴赏判断是否依赖概念?康德的答案也是背反的。在《判断力批判》“美的分析”部分,康德指出,“美是不依赖概念而作为一个普遍愉快的对象被表现出来的”。但在这部分他又说:“鉴赏判断是必然联系到任何一个概念上去”,这样才能对每个人提出普遍有效的要求。显然,他的论述是自相矛盾的。这种矛盾和鉴赏判断的二律背反一样,是和概念的双重意义有关。康德讲不依赖概念那是讲不依赖于悟性概念;康德讲依赖概念,那是讲超感性的理性概念。此概念非彼概念,因而康德讲的鉴赏判断的二律背反不是真的二律背反,而是二律一顺、二律相合。表面上二律背反,实质上二律不背反。二律背反是假相,二律不背反是真相。从严格意义上讲,二律背反是一个假命题,是表面上依赖概念和不依赖概念的背反和矛盾中提出的假命题。他依赖的是一种概念,他不依赖的是另一种概念。两种“概念”貌似相同,实则相异。其内涵、外延根本不是一码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