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图分类号:B832;B83-0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6477(2002)04-0332-05 当代中国美学的主要成果,就是实践美学体系的建立。实践美学从历史唯物主义出发,认为美感和美是社会历史实践的产物,确立了实践的本体地位,为美学研究开辟了一片新的天地。从20世纪50年代到80年代,实践美学逐渐成为中国美学界的主流,并在世界范围内得到了呼应。从20世纪90年代开始,超越美学、生命美学初露端倪,它们都以实践美学为基础,同时又从不同角度,不同层面对实践美学提出了诘难。这就要求我们对实践美学进行反思,阐发实践美学的性质和特征、生命力和意义所在,以期作出回答。 一、实践美学是“人”的美学 亚历山大·蒲伯曾经自豪地写道:“自然和自然的法则在黑暗中隐藏;上帝说,让牛顿去吧!于是一切都已照亮。”[1](P2)无独有偶,中国也有这样的诗句:“天不生仲尼,万古长于夜”。这是一种有趣的巧合,其中却隐含着相同的观念。虽然这两首诗都是“英雄史观”的产物,但也折射出:人是世界的发现者、创造者。当然,人也是美的发现者、创造者。 实践美学认为,只有人才能够按照美的规律进行生产。 动物也有生存欲望,生存需要,并为满足此而进行活动,在活动中与世界发生联系,但其欲望和需要是本能的、非理性的,其活动是被动的、无意识的,其关系是刺激一反应式的单向的、单一的。孔雀开屏并不是对美的创造,对于雌孔雀来说也不会有美感产生,动物不可能有审美活动。 人的一切活动也以自然生存为前提,但是“人不仅仅是自然存在物,而且是人的自然存在物”。[2](P169)为了满足自己的生存,人开始了使用、制造工具以改造世界的活动。通过这些活动,人的四肢更加灵巧,大脑更加发达,语言也得以产生;人具有了自我意识,并通过对象化的活动满足了自己,实现了自我,也就是说,实践活动使人成为了人。通过这些活动,工具成了人的肢体在自然界的延伸,成为服务自己、满足自己,实现自己的证明。人以自己为目的和自然界建立了一种价值关系,自然界不再是外在的、异己的世界而是属人的世界。 实践活动孕育了审美活动,从人类最早的实践活动来说,虽然主要是从功利的、物质的层面进行的,但这种活动是人从内在固有的尺度出发,按照任何物种的尺度进行的生产,已经呈现了自觉、自由的活动特点。就客体而言,在劳动过程中产生的节奏、反复、均衡、对称、光滑、和谐等等最终成了美的形式;就主体而言,这些形式引起了人的生理、心理的悦耳、悦目,就导致了美感的产生。而且,在早期实践活动不能满足人的情况下,人就通过幻想来认识、改造世界。这就使实践活动上升到了精神活动的层次。在早期实践活动中,审美活动已经萌芽。 动物活动是一种周而复始的循环,而实践活动是一种螺旋式上升。随着实践活动的历史性展开,人的活动能力得以提升。生存不再是人类唯一的任务,也不是主要的任务,生存需求不再是人类唯一的需求也不是主要的需求,实践使人的活动扩大了,需求的层次提高了,由缺乏性动机驱使而进行的物质层面的实践活动得以超越,由丰富性动机驱使而进行的精神实践、审美实践活动得以展开。 马克思指出:“对于没有音乐感的耳朵来说,最美的音乐也毫无意义。”[2](P126)人具有音乐感的耳朵不是天生的,“五官感觉的形成是以往全部世界历史的产物。”[2](P126)也就是说,只有通过实践活动,“由于人的本质的客观地展开的丰富性,主体的、人的感性的丰富性,如有音乐感的耳朵,能感受形式美的眼睛,总之,那些成为人的享受的感觉,即确证自己是人的本质力量的感觉,才一部分发展起来,一部分产生出来。”[2](P126) 纵观人类的历史,古希腊时期,人对世界的本源进行追问;古典主义时期,人确定了自身理性的全知全能;现代社会,人呼吁存在的意义,都直接或间接、自觉或不自觉地与“人”有着联系,并形成了各自的美学思想、观念、理论体系,在美学历史的长河中闪烁着价值的光辉,但是由于他们没有抓住实践这一根本环节,终于被实践美学所吸纳、取代。 有人主张超越实践美学,用生命本体替代实践本体。殊不知,生命就是在人的本质力量对象化过程中才丰富地展开的。离开了实践,生命本体就变得抽象和空洞。 由生存出发,人从事实践活动,通过实践活动人又超越了生存。在实践中,人才成为人,人的需求和感官包括审美需求、审美感官、审美能力才会产生;世界才成为人的世界、成为显现着人的本质力量的美的世界。所以实践美学是“人”的美学,这也是实践美学的魅力所在。 二、实践美学是凸现人的审美活动的美学 实践美学的一系列核心命题:“美是人的本质力量对象化的感性显现”、“自然的人化”、“人化的自然”,都体现了实践是一个活动过程这一特质。 实践美学认为,审美主体和审美客体不是分裂的、孤立的存在。 没有主体的审美需求,就不可能有审美活动的发生,但这不是说,主体就是审美活动的规定者。 从历史的角度看,第一,审美主体不是一种先验的设定,而是在长期的实践活动中逐渐形成的。这不仅是说,只有实践活动的发展才使人有成为审美主体的可能,而且,在不同的地域,不同的时代,不同的文化背景中,人的审美心理结构、审美趣味、审美理想就会有差异,例如:中国人对“线”就充满了兴趣,中国人独特的艺术——书法、建筑的代表——长城、诗歌中的情绪流、小说中对情节展开的重视,还有舞蹈、绘画等从某种角度上来说都可以称之为线的艺术,这一审美趣味的形成,显然与中国作为一个农耕的国度对节气—时间的重视是分不开的,它与西方在艺术上表现出来的空间性特征就有明显的区别。第二,审美主体不是固定不变的,克罗齐曾经意味深长地说:“要了解但丁,就要把自己提高到但丁的水平。”[3](P129)但人如何提高作为欣赏者的艺术水平呢?刘勰的回答是:“操千曲而后晓声,观千剑而后识器,圆照之象,务先博观”。[4]需要指出地是,主体审美能力的提高,不仅在于通过艺术实践,更重要的是生活实践(包括物质实践),“审美经验是一种想象性经验——但这种经验并非无中生有,作为一种想象性经验,它是以相应的感觉经验为先决条件的”。[5](P323)王夫之在《姜斋诗话》里说得更绝:“身之所历,目之所见,是铁门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