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图分类号:B83-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8-5645(2002)02-0068-06 0 近代美学研究不同于以往的最鲜明的特点是它所采用的方法。这种自费希纳开创的“自下而上”的方法,把研究从对美本质的臆测、假设,转变到对审美经验的归纳分析上来,审美心理成为关注的焦点。但是,对审美心理的理解,至今仍然缺乏一个统一的定义。 在《论审美发生》(注:赵惠霞:《论审美发生》,载《人文杂志》2001年第5期。)一文中,笔者把审美对象分为两种类型,并且指出:看得出功利的审美对象之所以能单凭形式引起人的快感,在于人们在欣赏功利物的过程中,事物的形式在人的大脑皮层的视觉区和快感区之间建立了新的稳定的联系通道;看不出功利的审美对象之所以单凭形式能引起人的快感,在于这种形象满足了人先天的或后天形成的心理需求。人的神经系统中,事物形式在视觉区与快感区建立的这种联系通道和先天或后天形成的对一定形式的心理需求,就是审美心理。 审美心理分为两类。第一类审美心理,即事物的形式在人大脑皮层视觉区和快感区之间建立的新的稳定的联系通道。这种审美心理的形成,是主体与功利对象长期反复作用的结果,其实质在于事物的样子替代了事物的功利作用引起人的快感。这一类审美心理,按照神经生理学的划分,属于条件反射的范畴,是一种感情记忆。根据这一特点,将其称为记忆型审美心理。 第二类审美心理,即神经系统中先天或后天形成的对一定事物形式的需求。这种审美心理,正如人对饮食、安全、异性等其它需要一样,是人类活动的强大动力。由于这种需求只以事物的形式为满足条件,所以我们仍然把这类需求归于审美心理,把满足这类需求的活动归于审美的范畴,并且根据这类审美心理的特征,将其称为需求型审美心理。本文重点探讨记忆型审美心理形成所遵循的规律。 1 人是社会化的生物,人的各种行为都要受到他所处环境的影响。审美心理也不例外。 在社会环境的影响中,与我们愈亲近的人,对我们的影响愈大。美国医学心理学和儿科名誉教授约翰·蒙尼提出,在人的大脑中有一张“爱情地图”,它记录了人们对异性头发、眼睛、声音、气味、身体、个性等方面好恶的信息。一个人为什么爱上一个人,而拒绝了在旁观者看来甚至更有吸引力的另一个人,就在于这个人最符合他(她)头脑中“爱情地图”的标准。 约翰·蒙尼认为,“爱情地图”在儿童期就大致确定了。给这张图着色的首先是母亲。母亲是儿童最先接触的人。母亲的乳汁、体温,给幼小的生命带来了最初的快感。因此,她的形象、声音、性格,作为这种快感的象征,深深地印在儿童纯洁的心灵上,成为“爱情地图”最重要的组成部分。其次是父亲,以及能给儿童以较大影响的亲人。 一般说来,如果这些亲人是我们所喜爱的,那么我们的审美标准往往会以他们而定。所以,男性择偶往往与自己的母亲相似,女性择偶却与自己的父亲相似。也有例外的情况,如果这些重要的亲人由于种种原因没有被我们喜爱——譬如性情乖戾的母亲、粗暴的父亲,在儿童心理上留下不美好的印象——那么我们的选择依然会受到他们的影响,只不过方向相反,即远离他们。性格乖戾、反复无常的母亲的儿子,选择配偶时会情不自禁地偏向性格温和的女性;脾气暴躁父亲的女儿,则更多地选择性格内向的男人。这种潜意识的倾向性,同样会体现在对象的外形上,即与父母亲相同或相反的形象特征。 青梅竹马也属于这种情形。儿童见面,你不用介绍你,我不用介绍我,人类的天性使他们会玩得十分融洽。在这种愉快的气氛中,双方的形象会在彼此的心灵上留下美好的印象,成为一种审美心理。这就是一般后来者很难替代的原因。 后天的影响还表现在习俗、教育等社会因素的影响上。事实上,周围的人会通过各种方式——或赞扬,或批评,或评说,甚至一种眼神,一个表情——告诉我们何种形象为美,何种形象为丑,从而形成和改变我们的审美心理。由于这个原因,同一地区、同一时代的人往往有相近的审美心理。 总之,社会环境的影响,尤其是最亲近的人和教育的影响,是记忆型审美心理形成的第一条规律。 2 人类要生存和发展,首先必须穿衣吃饭,为此,就必须从事物质资料的生产。生产力先进的国家和地区,较之生产力落后的国家和地区,人们的物质生活自然要丰富,生活自然舒适,这就引起生产力落后的国家和地区人们的企慕。这种对先进国家和地区人们富裕生活的向往和企慕,随着相互的交往,逐渐发展为对其生活方式的学习模仿,从而形成新的审美时尚。 普列汉诺夫在考察非洲原始部落的审美习俗时指出:“审美趣味总是随着生产力的发展而发展的。”(注:《普列汉诺夫美学论文集》第430页,人民出版社1983年版。)他列举了居住在武卜瓦里岛的原始部落中的一种审美习俗:这里由于缺乏金属,因而延迟了金属装饰品在该岛居民中的推广。邻近的部落普遍佩戴金属镯子,而该岛大部分妇女则戴树皮镯子。但是岛上富人的妻子已经开始佩戴金属镯子。显然,他们是向那些进入金属时代的社会学习。 中国和日本古今服装的变化,最典型地体现了审美爱好形成的这一规律。古代中国生产力发展优于日本,故日本向中国学习。公元8-9世纪,唐代服装传入日本,首先在日本贵族中流行起来,形成日本的“唐风贵族服”,即和服。到了明朝,中日交往增多,日本人又对和服进行改造,基本奠定了今天日本和服的样式,同时和服开始民间化。直至今日,和服仍然采取“唐花”、“唐草”、“唐锦”等名字,显示了与中国古代服装的历史渊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