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图分类号]B956.9[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0766(2002)03-0138-07 净明忠孝道是在原有许逊信仰的基础上,在江南发展起来的一个符箓道派,由何真公于南宋期间在江西南昌玉隆万寿宫建立,但不久即湮没无闻。直到元代,刘玉(1257-1308年)才在原有的基础上创立了新的净明忠孝道。元代初期,南北文化的交流虽已成为可能,但其交流的范围和力度还较小,因此,净明忠孝道的思想还被深深地打上了在南方占据统治地位的理学的烙印,呈现出理学化的倾向[1]。刘玉殁后,黄元吉(1270-1324年)即位,后又传位于徐慧(1291-1350年)。徐慧把刘玉、黄元吉的思想及师徒间对话辑录下来,汇成《净明忠孝全书》,现存《道藏》中,是研究净明忠孝道思想及发展的重要资料,另有一些经书散见于《道藏》中。 刘玉把整个修道过程比为造房和架桥,“要知求仙学道,譬如做一座好房屋相似,就地面上先要净除瓦砾,剪去荆榛,深筑磉窠,方成基址。次第建立柱石,位置栋梁,盖覆齐全,泥饰光净,工夫圆满,耸动观瞻。若是荆榛不除,瓦砾不去,不平基址,不筑磉窠,却要就上面立柱架梁,覆丸偏壁,莫教一日风雨震凌,洪流飘荡,欹侧倾倒,枉费辛勤。又如江流中做一坐石桥相似,先须推穷到底,脚踏实地,却就实地垒木叠石,大做根脚,砌到上头,平铺桥面,造屋遮覆,方保不朽。根基直得惊涛骤浪,冲激无由,怪雨颠风摇感不动,人人赞叹,非有他也,只是根深脚稳,所以牢固长久。苦心地不好,根浮脚浅之士,何可望其有成?”[2](636页)修道成仙和造房、架桥一样,首先要去除心中的“瓦砾”、“荆榛”,脚踏实地,在净除干净的基址上构建以“忠孝”为主宰的“桥梁”、“柱石”,才可保道成仙。也就是胡化俗在《净明大道说》中所论:“太上设忠孝大道之门,甚易知,甚易行,勉而宏之,人能弘道,非道弘人。要不在参禅问道,入山炼形,贵在乎忠孝之本,方寸净明,四美俱备,神渐通灵,不用修炼,自然道成。信斯言也,直至净明。”[3](634页)只要以忠孝为本,心地空虚净明,与天渐合为一,自然就得道了,也就是在心性上摆脱了各种尘世的纷纷扰扰,达到了真正的逍遥自由。因此,综观净明忠孝道的美学思想,它包括“净”、“明”的审美心态论,“忠”、“孝”的审美核心论,“正”、“敬”的审美实践论,“阴”、“阳”的审美辩正论,只有这样,才能达到真正的“四美俱备”。 一、“净”、“明”的审美心态论 “净”、“明”即是清理心中“瓦砾”的过程。“清则净,虚而灵,无上清虚之境,谓之净明”[2](633页)。这句话对“净明”作了一个总括式的论述。也就是说,内心做到清净无染,虚旷灵明,像镜子、流水一样,任万事万物迁变于前,而了无痕迹留下,始终处于一种清净无碍的境界。这种境界,正是进入净明忠孝道的一个最基本的条件。 除了这个总括式的论述,刘玉、黄元吉师徒对“净”、“明”都分别做了详细论述,可见对于又“净”又“明”的心态的重视。首先,“净”是什么?“何谓净,不染物。”[2](635页)心上无尘,不染杂色,即为保持了本性或向本性的复归。刘玉继承了老子的“复归于朴”的思想,即“朴”——“人工雕琢”——“朴”这样一个复归的过程。正是从这个思想观念出发,刘玉认为入道首要的任务是复归本性,因此对净除“内崇”的重视程度远甚于对“外邪”的灭除:“大凡行法之士,未消得峻责鬼神,且要先净除了自己胸臆间几种魑魅魍魉,则外邪自然熄灭矣。所谓魑魅魍魉者,只是十二时中贪财好色邪僻奸狡胡思乱量的念头,便是也。剿除此崇,先要勇猛决烈无上之道,因此成就,况行法哉?所以道是能治内崇,方可降伏外邪。若是不能清荡内崇的人,纵有些来小去灵验,天心终是未印可,更思异时身谢之后,却有执对的事来也。”[2](639页)天人感应说一直是道教思想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因此,有“内崇”的人,必将招致“外邪”,使本性进一步迷失,即使有些“灵验”,也终不能和“天心”相契合,得道成仙。这里作者的意思和心学家王阳明的“破山中贼易,破心中贼难”[3]的言论产生了极大的共鸣。 黄元吉在刘玉思想的基础上,对“内净”、“外净”又做了进一步的阐释,认为“内净”比“外净”更为重要。他在答“或问奉道之士,居处端庄斋戒沐浴,以崇香火,可得谓之净乎”时说:“如上所问是谓外貌之净。然就里必索要净,方谓之内外交养。大概无别说,只要除去欲念,便是净。就里除去邪恶之念,外面便无不好的行检。前辈云:通身要得无枝叶,先向根头下一刀。其次要惩忿。据愚见观之,忿亦只是欲。以其有意,必固我非欲而何?淘汰到无的田地,却是公心也。公能生明,所以曰欲净则理明。但静观人一私缠绕的,则胸次之理顿昏矣。尚且对人争辨曰:我是公心。殊不知众心以为不公矣,只我自己道是公心,怎济得事?夫心如何肯印可?又有人虽自信是公心,行事往往发扬有过,当处言语有不节省处,俗语谓之无良公道,名称便不好听了。以其纵不贪利,亦是贪名。又有假公行私的,皆不合圣贤之道,不合天心,用得多了,积得久了,后地却有不美的招感上身来。何知遇事触物时,平心定气,说出公道话来,则人心自然畏服,不肯为非矣。但涉忒做作处,便是不美。若能方便以理化导,是省多少气,亦且上合天心,无故故净。于此尤可信,学到此时,方得谓之能净。”[2](648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