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中华美学会,全国青年美学研究会,陕西师范大学共同主办的“美学视野中的人与环境——首届全国生态美学学术研讨会”,于2001年10月17日在陕西师大召开。来自全国各地的30多位学者出席了这次研讨会。与会学者围绕“美学视野中的人与环境”这一主题展开了广泛的讨论与交流。 一、对生态美学理解的基本观点 面对生长在生态学与美学结合点上的生态美学,如何认识和评价它的性质,这是与会代表关注和讨论的一个中心问题。山东大学曾繁仁认为,生态美学其实是在“后现代”语境下提出的一个重要问题,它是对“现代化”进程中所出现的严重危机从美学观点的反思。而生态美学则界定为一种人与自然社会达到动态平衡,和谐一致的处于生态审美状态的崭新的存在观。中国社会科学院聂振斌认为,“生态”是指人类生存发展过程中所处的环境状态。“环境”主要是指人的生活所依赖的自然条件。对自然环境的研究可以从科技、伦理和哲学、美学角度进行。而对自然环境中的审美问题的研究则应坚持在有利于生存发展基础上追求自然环境的美化,娱乐与审美教育相统一,感官之乐与精神之乐相一致。陕西师大李西建认为,生态美学的深刻性首先在于它所拥有的价值立场与理论向度。它以当代社会的人文价值为基点,更注重从人类的整体利益出发,把思考的理论视点贴近生命的存在,用系统观和生态价值观看待社会,为人类的文化、艺术和美的发展,提供了一个新的生长空间和方向。对于人类中心主义的批判是与会学者关注较多的问题。多数学者认为非人类主义是生态美学领域中的主流,它拒绝人类中心主义,反思人类主体意识的膨胀,主张以生命个体或整体性的存在物为中心来对非人类世界进行审美。有的学者则认为对非人类中心主义应采取慎重的态度。贵州省教育厅封孝伦认为,说生态问题的解决一定会否定以人为本,或者从以人为本变以天下万物为本,是不可能的。人,永远是评判美与善的尺度。我们今天否定人类中心主义,只是要看到人的能力是有限的,人是不能从根本上战胜自然的,人必须与自然和睦相处,人在一定程度上还必须服从自然。 二、生态美学的学科建设 在生态美学深入发展的同时,关于生态美学的学科建设问题也逐渐纳入议事日程。曾繁仁指出,生态美学暂时不可能成为一门新的独立学科,因为目前生态美学在研究对象、研究内容、研究方法、研究目的及学科的趋势等五个方面尚不具备条件。它只是人们用美学的眼光关照人类生存环境问题形成的一个相对独立的学科领域。陕西师大刘恒健认为,生态之“态”就是中国古代美学所说的神气、韵味的秀出,在“样”(象)中活生生地显露出来,它具有非常强的时间性。同时生态美学的建立需要有一种深厚而坚实的形上奠基,生态美学实际上是一种以大道形上学为基础的美学。曲阜师大吴绍全提出,生态美学包括自然生态与文化生态两大系统,而各自又有其分枝,保持各系统的生态平衡以及两大系统之间的平衡对于审美与艺术的发生、价值构成有重大意义。在人与自然逐渐隔离的今天,生态美学的使命,就是追求更深刻意义上的天人合一,人与自然的和谐,自然生态与文化生态的平衡与统一。深圳市社会科学院彭立勋认为,生态美学毕竟是美学,它应当从人与现实审美关系这个独特角度去探讨人与环境相互联系构成的人类环境系统以及人与环境的相互关系。生态美学需要以审美经验为基础,研究处于生态系统中的人与环境的相互关系。 三、生态美学视野中的人与自然的关系 在研讨会上,不少学者对人与自然的关系,人对自然的态度从生态美学的角度进行了探讨与交流。首都师大王德胜认为应该确立以“亲和”为核心的审美观,实现人与世界的“亲和感”。这种“确立”包含对生命的虔敬与信仰,对自然存在的感受和强调生命的内在充盈。这其中充分肯定人与世界之间的亲和性。它要求人类以亲近生命的方式,倾情表达对于人与世界一体的生命存在的关注与热爱。上海社会科学院姚全兴指出生态美与生命美具有同构现象和亲缘关系。这种亲缘关系的研究应成为生态美学的重要对象,也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应重视人与环境一体化,把人与自然的关系从原先或顺应或同化的单极关系换成既顺应又同化的关系。人类在对环境进行实际改造的同时,还创造了艺术对二者的关系进行审美化的调节,因而艺术与美学教育有重要的生态功能。这也是生态美学的立足点。广西师大丁来先直接提出了“美学生态人”的概念。“美学生态人”崇尚的是简朴的有利于自然生命系统的审美趣味,使人-环境变成真正和谐关系的主体。“美学生态人”要求恢复精神中的感性力量,灵魂的价值,保护古典的品格。 四、从生态美学出发对传统美学的批评 传统的实践美学能否在生态美学的语境中发挥其理论功效?中国社会科学院徐碧辉认为,生态美学的出现,对美学的意义在于它突出了美学的自然维度。实践美学在强调文化自然的同时忽略了人对自然的感应、同情和体贴的维度。因而生态美学是对人的主体意识毫无节制的膨胀的一种警告与反思,也是对实践活动的单向主体维度的纠偏。山东大学仪平策站在现代人类学的立场上阐释生态美的和谐本质,从而对传统的实践美学进行纠偏与超越。过去的实践美学虽然强调了人类的物质生产对于美的诞生的根本意义,但由于始终包含着主客二元的对立模式,包含着对世界的物质形态的片面占有,因而终难从根本上消解人与世界之间的历史性紧张关系。而现代人类学则在关注人与环境的同时,更多关注人与环境关系的文化含量,人文含量,关注生态环境对人类生活本身的诗意价值和审美意义,强调学科建构的个性化、具体化和民族化。鲁迅美术学院张伟认为,类美学是人在与自然互动中自我意识达到了自觉形态的以人与自然和谐共处为核心内容的理论形态。它对于促进社会和谐发展以及坚持人与自然、环境的和谐共处有着巨大的理论价值和现实意义,必将促进生态美学的深入发展。 五、从古代美学思想资源中发掘生态美学思想 我国的古代美学思想资源中蕴涵了丰富的生态美学思想。生态美学的提出推动了美学研究的资源由西方话语中心到东西方平等对话的转变。曾繁仁指出,我国古代始终倡导一种“天人合一”的哲学思想及在此基础上“致中和”的美学观点。天与人,感性与理性,自然与社会,主题与客体是融合一体的。这种“天人合一”的东方智慧正是当代存在论美学的重要思想资源,海德格尔等西方著名哲学——美学家从中国“天人合一”思想中汲取了丰富的营养。陕西师大王磊从孟子、庄子思想中探求生态美学思想。孟子以生态美来比喻人性善,认为生态美是自然界的本来面目。要保护生态美,就必须制止人对自然的过度索取。庄子力图摆脱以人为中心的价值观局限,强调“无用之用”和生态美的超功利性。同时,庄子否定人类中心主义,认为天地万物本无贵贱。山东大学文艺美学研究中心程相占认为,《周易》中的原创性生态美学主要体现在生态和谐论。而《周易》中“生生”思想的提出则正是出于对宇宙创造力量的体悟,向往与皈依。受“生生”思想的支配,中国古人认为“美”产生的前提是“人与天调”,人只有达到超越世俗功利,“心斋”、“坐忘”与天地一体时才能体悟到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