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图分类号]B83-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6917(2002)01-0149-03 所谓审美精神,是指“一种生存论和世界观的主张,它体现为对某种无条件的绝对感性的追寻”。20世纪对人类来说是一个充满神奇的世纪。这个神奇尤其表现在科技突飞猛进的、奇迹般地发展。正是科技使人类开始走出自我、走出地球,以更为广阔的心胸去探寻宇宙、投入宇宙。而这种追求“大我”的境界恰好是一种人类孜孜以求的以超越有限追求无限的理想境界,也是一种个体与社会、自然与理性、生命与宇宙的高度融合的那种“仁”的境界、那种“共产主义”的境界和那种“本真”的境界。这种境界是人类在不断征服世界和改造世界(包括改造人类自身)的长期实践中产生出来的,更多是满足人类的精神需要,使人能够在现实与理想之间、自我与社会之间保持着一种张力平衡,以推动社会的健康发展。这种境界就是一种审美的境界,它区别于道德境界、宗教境界。也就是说审美境界既不是片面强调理性的道德境界,也不是过分抬高永恒的彼岸世界的宗教境界。 真正代表人类思想发展史的大思想家无不倾心于这种审美境界的探寻。就中国传统文化而言,无论是儒家学派、道家学派,还是禅宗以及其他诸派,都注重对“天人合一”境界的追求。尽管对“天人合一”的理解,各派可能有各自不同的解说或阐述,相互之间可能还有很大的冲突;但有一点是一致的,那就是都强调人与自然的和谐一致性。例如,儒家立足于人伦、并从万物有灵的观点出发,强调“天人合一”中社会和谐的一面,即注重人与社会、个体与群体、自然感性与道德理性的统一。因此,儒家的“天人合一”实际上是要求“天”(自然)“合”向“人”(个体或群体)。道家立足于“自然无为”,强调“天人合一”中自然和谐的一面,即注重人的自然属性、人来自于自然并回归于自然、是自然的一部分。因此,道家的“天人合一”实则是要求“人”(个体或群体)“合”向“天”(自然)或称为“以天合天”,也就是人不要积极有为,而应该顺应自然以达到一种“自然无为”的境界。当然其他学派还有自己的理解,不过从中国传统文化的主流派儒家和道家来看,“天人合一”的境界实际上就是我们所说的审美境界。这种境界在传统中国人眼里就是乐生的“智慧”。也正是这种境界或智慧使中国文化具有一种积极乐观的特征,有的学者把中国文化赞誉为“乐感文化”就不足为怪了。 那么西方文化传统又如何呢?尽管中西文化传统有很多的差异,如就主体和客体关系而言,西方重主客二分、中国则重主客统一;但是在追求人类社会的健康发展、寻求人类的理想境界、更好地完善人格结构以达到完美的境界,西方的大哲人们也一直在孜孜不倦地遵循着审美精神去探寻着人类的美好世界。几千年的西方文明史,有希腊神话的神往,也有荷马史诗的辉煌,更有以科学精神探讨美学问题的人类不解之谜的无畏气魄。人与美是融为一体的。要探讨美的本质就必须理解人的本质。正因为人的复杂性,给美学的深入研究也带来了千年不解之谜:“美是难的。”(柏拉图语)尽管如此,人们并没有却步,而是更执着地追求着美。源远流长的西方美学研究大家之众、学说流派之繁多、理论形态之完备是难以比拟的。西方美学家在探讨美学境界时比较注重主客体相分,并用科学分析的方法来考察美学问题。这样就出现了两种研究路向:一种是从客观方面去探讨审美境界,如亚里士多德的模仿论美学、狄德罗的关系论美学、车尔尼雪夫斯基的生活论美学等;另一种是从主观方面来探讨审美境界,如柏拉图的里式美学、康德的观念美学、以及情感论表现美学等。前者强调审美境界存在于与人相待的自然世界之中,也就是说人的审美境界不能在我们自身内部去找寻,而应该去外在客观事物中探索。后者认为审美境界就内存于我们的心灵之中,不需要考察外物、只需反躬自问探索心理的情感表现。这两种探究方法是西方思维模式的具体显现,两者各有利弊。他们各自的缺点是前者过于依赖客观以至出现了一种无人的审美境界,后者过于迷信自己的心灵和感觉,于是就有了一种无根的审美境界。这两种观念如此之根深蒂固以至与使西方的整个文化体系出现一种主客相分的特色。但进入现代西方的文化更多地注意到了主客体的相互交融关系如注重整体性、直觉性、人性等问题。这方面的代表当属二十世纪最伟大的哲学家海德格尔。他就是以一种整体的观念、体验的方式去获得世界意义并把握“本真”的审美境界。 知识经济时代可以说是人类社会发展的一个方向,是内在的(审美精神)与外在的(知识经济)高度统一的时代,是一个人性和技术高度和谐发展的时代,是一个真正审美化的时代。关于审美精神与知识经济时代的内在本质联系,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来理解或把握。 (一)知识经济时代是人类对美的追求的结晶,本质上是一个审美化的时代 马克思曾经指出,社会的进步是人类对美的追求的结晶。也就是说追求完美,追求美好未来,充分展示人之为人的类特性是人类最基本的需要,是人类的一种自由自觉的生命活动。关于人的需要,在马克思看来,主要有生存的需要、发展的需要和享受的需要;这是就人类总体的历史发展趋势而言的。而在西方现代人本主义心理学家马斯洛看来,更具体为生存和安全的需要、友谊和爱情的需要、尊重和品德的需要、理想和能力实现的需要以及自我完善的需要。这虽是就人类的个体心理生理欲望的描述,但与马克思的观点有一致的地方。人的需要是人的本质特征,伴随着人类的发展而发展。人类的需要主要有两大方面:物质需要和精神需要。而精神需要有层次高低的差异。对作为精神需要的美的追求是人类最高级的需要,同时也是最完美的需要。 需要决定实践活动的性质和方向。知识经济的出现标志着人类社会进入了一个全新的阶段,是追求美的结晶。众所周知,人类社会大致经历了四个经济时代:采集经济时代、农业经济时代、工业经济时代和知识经济时代。对知识经济时代完美程度的高度赞誉,虽说目前还为时尚早,但就其性质和发展方向而言,人类对知识经济时代的到来还是充满希望的。原因就在于:“所谓知识经济,是指区别于以前的,以传统工业为产业支柱、以稀缺自然资源为主要依托经济的新型经济,它以高技术产业为第一产业支柱,以智力资源为首要依托,因此是可持续发展的经济。”(吴季松语)也就是说在知识经济时代,人类的财富主要不是采集经济时代的猎物与植物、农业经济时代的谷物与家禽、工业经济时代的原料与商品,而是体现人类智慧和创造的知识。当然每个时代,知识都是十分重要的,都推动着人类历史的发展。但知识经济时代的“知识”已不再是经济增长的“外生变量”,而是经济增长的内在的核心因素。知识作为人类区别于动物的标志之一,是人的自由自觉生命活动的重要表现,是审美创造的核心。在知识经济时代,无论自然知识、社会知识,还是思维知识等作为人类最复杂的功能——人的智慧,将获得全新的概念。高技术创新和科学方法将成为其主要内容。高技术是使人的智慧实体化的最佳手段;科学方法是使人的智慧哲学化的最佳手段;信息技术是传播人的智慧的最佳手段。知识经济是更人性化的经济,是更能体现价值规律和审美理想的经济。在知识经济时代,意味着人类物质财富的丰富程度不仅已经具备了满足自身基本生存需求的能力,而且就物质资源而言,也已经具备了开始在更高层次上追求自身发展、追求美、追求完善的能力,意味着人类进入了一个高度文明的新境界——审美化的境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