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场语境下工具理性的审美意义

作 者:

作者简介:
陈定家(1962-),男,湖北红安人,山东大学文艺美学研究中心兼职研究人员,北京化工大学文法学院博士。本文获教育部普通高等院校重点科研基地“十五”重大项目经费资助。北京化工大学 文法学院,北京 100029

原文出处:
文史哲

内容提要:

当代大众传播活动不断助长了技术力量向艺术生产的本体性渗透。由于当代艺术的生产对科学和技术的依赖,不知不觉间,传统的、手工艺性质的艺术生产活动和鉴赏型的艺术消费行为逐渐消失了;对艺术创造性的追求渐渐变成了对技术和工具革新的追求。在科技意识形态的不可拒绝的影响下,技术作为操纵艺术行为的幕后指挥,正在渐渐走向艺术舞台的中心。工具理性则以科技意识形态的形式正在消解人们传统的思维模式和审美习惯,同时它也在积极建构一种全新的审美文化。


期刊代号:B7
分类名称:美学
复印期号:2002 年 04 期

字号:

      中图分类号:I0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511-4721(2002)01-0066-04

      哈贝马斯认为资本主义社会的现代化过程,在一定意义上是科技、道德和艺术的分化和对立的过程[1](P217)。他说:“文化合理化是在宗教传统的认识组成部分、审美表现的表述部分和道德评论组成部分的基础之上发展的。借助科学和技术,借助自律的艺术和表现性的表达的价值,借助普遍主义的法律观念和道德观念,分成了三种价值领域,这三种价值领域各自遵循自己的逻辑。”[1]科学技术遵循工具理性法则,主要针对的是客观世界;道德伦理遵循实践理性法则,主要针对的是社会;审美领域遵循表现理性原则,主要针对的是主体精神的世界。这三个领域分别与三种话语相对应:科技-理论话语;道德-实践话语;艺术-表现话语。这种人为的“三分天下”,很容易让人联想到康德的“三批判”所针对的三个领域。

      然而,哈贝马斯却强调,社会与文化的分化绝不是一种单向行为,科技、道德和艺术理所当然地会在一种相互依存、相互渗透的发展过程中分化。显然,这是一种充满矛盾的看法。一方面,“一旦科学、道德和艺术各按一种抽象的价值尺度、一种普遍的运用要求进行衡量,都可以区别一种独立自足的价值领域的真实性,规范正确性或者实在性,或美,那么,按照各种专门意义的客观进步、完美、提高都将是可能的”[2](P287)。也就是说,各个领域只能依据它自己的准则来发展和完善自己,例如,艺术生产只能依据艺术的表现理性法则在审美领域中开拓创新才能发展和进步。另一方面,各个领域虽然获得了相对的自律性,却又只能在一种相互依存、相互渗透的过程中发展进步。例如艺术生产的发展和繁荣,在市场化语境下就已越来越依赖于技术的进步。现代尖端的科学技术正在促使艺术生产发生革命性的变化已经成为不争的事实。有学者指出,数字取样技术可以使汽车的关门声和狗叫声变成用各种声调演奏的音乐;乐器数字库可以使一位音乐家坐在控制台前代替一个大规模的交响乐队演奏;电脑不仅广泛地应用于音乐演奏,而且亦被应用于绘画、雕塑、电影、电视、戏剧演出,甚至文学创作、艺术品分析研究等等。

      同时,现代艺术也正在积极地向科技领域渗透。先进国家的城市建设、园林建筑、日用工业品乃至航天飞船的设计,无不体现着现代人的美感直觉和审美情趣:优美雅致的韵律、流畅明快的节奏、丰富独特的内蕴等等。而且,从科技实践中正在逐渐形成的工程美学、实用美学、建筑美学等各学科的互相渗透、融汇,正在建构着科学和技术美学的完整的学科体系。

      然而,随着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有学者担忧,在技术对审美的入侵过程中,是否会出现技术的工具理性超越审美固有的表现理性呢?也就是说,技术理性在艺术生产中究竟会不会越俎代庖?技术的工具理性是否会压制或排斥表现理性呢?

      有学者认为:“技术在创造出许许多多的文化消费新花样的同时,也在把技术自身的逻辑和规则强加给文化。如果说在我们面前有两种逻辑,即技术的逻辑和文化的逻辑的话,那么,这两种原本并不兼容的逻辑如今出现了新的局面,技术的逻辑在文化中,特别是大众文化中,占有越来越大的比重。技术的逻辑一步步地消解着文化固有的逻辑,并有取而代之之势。这样一来,在中国当代审美文化的转型过程中,一个尖锐的矛盾不可避免地呈现出来:工具理性对表现理性的凌越。”[2](P293)

      当文化的媒介化趋势已经变得不可遏止时,当技术的作用在文化中不断上升时,技术自身的工具理性逻辑便不可避免地增强起来,甚至有可能超越审美固有的表现理性,并大有取而代之的势头。于是,正如马尔库塞说的,技术的解放力量转而成了解放的桎梏,对技术因素的迁就和依赖,在艺术生产领域也变成了一种潜在的足以造成创造力衰减的危机。

      鉴于技术媒介和工具理性对主体的多方面的压制,不少学者对工具理性侵犯审美文化领域的具体表征表现出了浓厚的兴趣。有学者认为,最能体现这种技术在审美文化中渗透及其工具理性作用的,莫过于卡拉OK现象。当今社会,卡拉OK为何如此流行?其魔力究竟何在呢?这是一个极为复杂的问题。在众多社会文化的芜杂因素中,科技意识形态对大众文化和社会心理场域的长期强势沾灌与渗透所造成的工具理性崇拜,也许是最重要的一个因素。

      首先,卡拉OK为大众的出场提供了可能。演唱者在满足自己的表演欲望的同时,也实现了展示自己甚至可与歌星同日而语的可能性。其次,在卡拉OK情境中,表演者在一种虚拟的演出情境中,与其说是向他人展示自己,不如说更具有某种自恋色彩,卡拉OK是在自恋中操纵着人们的表现欲望。最后,是卡拉OK对歌者嗓音的修饰美化功能,使任何一个演出者,无论嗓音多么劣质,都能对自己的歌声自我陶醉。

      然而,这种文化现象的背后隐含着技术的功能。在这里,工具理性原则迫使表现理性原则作出让步。在卡拉OK中,工具理性表现最明显地体现在如下两个方面:首先,卡拉OK具有特定的模式化和标准化,是对乐曲的任何个人理解和发挥的无情压制。在卡拉OK情境中,只有人服从技术的逻辑,而无技术服从人的逻辑。其次,技术逻辑和工具理性表现的另一个方面,在于表面上演唱者对自己美妙声音的自恋中,实际上掩盖了一种看不见的技术崇拜,以及对主体的压抑。在卡拉OK中,与其说是人在表现并制约着技术的无知因素,不如说是相反。人在这种状态中的存在,已经从本体论的存在状态,转化成一种工具性的存在状态。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