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世纪中国美学,其历史是曲折的,内容丰富而矛盾错综复杂。先贤们对美学学科的建设和理论的发展作了多方面的尝试与探讨,给我们留下了丰富的美学遗产,也留下了需要跨世纪的英才们继承、发展的未竟之业。他们的美学研究成果是中国未来美学发展的最好借鉴与历史起点。他们的未竟之业更需要几代人共同去努力完成。21世纪国内外环境大不同于20世纪,美学研究和其他学术研究一样将面临许多新情况、新问题,需要有新的尝试,新的探索,新的创造,这是肯定无疑的。但从美学自身的发展规律看,20世纪所遗留的许多问题,到21世纪也是有意义、有价值的问题,也有探讨解决的必要性和迫切性;而真正解决了这些问题,中国美学便大大前进一步。 这些问题,我归纳为六个方面,并序而论之。 一、跨文化研究与美学创新 百年中国美学不仅是在社会动荡不安、政治斗争异常激烈的环境中产生与发展的,也是在一个广阔的文化背景下展开的,是中国本土文化与外来文化全面地交流、碰撞与融合。这在中国文化史上是前所未有的。如先秦时代也是一次文化大交流,但那是在中华民族内部各“国”和南北方之间进行的。再如魏晋南北朝是又一次文化大交流,比先秦时代广阔得多,那是在中原汉族与周边少数民族、中华民族与印度、西域各国之间进行的。从世界范围看,是东方文化内部的事。而20世纪这一百年,乃是世界东方的中国与远隔重洋的西方各国文化的大交流,不同的因素更多,融合起来更难,经过融合出新,对中华文化的发展将是一次更大的促进。蔡元培说:“综观历史,凡不同的文化互相接触,必能产生出一种新文化”(注:《蔡元培全集》第4卷,中华书局1984年版,第50页。)。 历史经验证明,把两种不同质的文化加以融合出新,是文化生命成长的历史过程,不是机械地摹仿和简单地搬用所能完成的,也不是几十年上百年便可完事大吉的。例如,佛教文化从汉末开始传入,到唐宋才产生真正具有中国文化特点的中国佛教及其佛教艺术,其间经过五六百年时间。先是移植、摹仿、搬用,觉得不合己意,才进行反复咀嚼、消化、吐故纳新,终于成为自己文化机体的一个部分。当然也不是说,中西文化的融合出新也要等五、六百年之后,而是说要吸取历史的经验和教训,提高自觉程度,高瞻远瞩,避免走历史的回头路。 虽然人们都不提倡摹仿外来文化,然而摹仿似乎又是不可避免的形象。这一点连大学者也不能免。王国维比较早的一篇论文《红楼梦评论》,他自己说是以叔本华的哲学为标准评论中国的文学作品的。这显然是一种自觉的搬用。他的整个美学论文,或显或隐地都存在这种情况。蔡元培的审美分析和关于艺术起源的理论,也是自觉地搬用康德、格罗塞等人的美学观点的结果。汤用彤说:“大凡外国学术初来时理论尚晦,本土人士仅能作枝节之比附。及其流行甚久,宗义稍明,则渐可视其会通。此两种文化接触之常例。”(注:汤用彤:《魏晋玄学论稿言意之辨》,转引《文化的冲突与融合》,北京大学出版社1997年版。)这种摹仿、比附并不都是消极的,恰恰相反,在突破我们民族思维方式的局限性,加强哲学思辨、理性抽象及科学分析能力方面,这种摹仿起了巨大的积极促进作用。问题在于我们不能停留在这种摹仿的阶段上。 西方文化和中国传统文化,是当今世界文化的两大主流。对于中国来说,中西文化的碰撞、融合,在碰撞、融合中出新,这是百年中国文化发展的总趋势,也是中国未来文化发展不可逆转的潮流。百年的经验说明,中西文化交流,既是百年中国美学产生的背景,又是百年中国美学的思想来源。过去由于对两种文化各自的特点、结构、主要倾向及其优越性与局限缺乏研究,认识不足,因而在选择、汲取、扬弃上常常陷于盲目状态。因偏激而造成一系列失误,因盲目而无远见卓识。因此进行深入、系统的跨文化研究,乃是未来文化发展不可缺少的认识前提。有了这种研究,才能有真正的中西美学比较。中西美学比较研究在近些年来已引起美学界的普遍重视,并且取得了初步成果。但中西美学还比较多地限于比高低异同的层面——这固然也需要,可毕竟离我们的目的尚远。我们应该通过表层的比较去探索造成差距和异同的原因,揭示各自发展的内在矛盾和生命力,在这种基础上才能择善相从,吐故纳新,并经过长期的孕育过程而产生新的生命。 百年中国美学发展的历史事实和以往的中西美学比较研究的经验教训,至少给予我们以下三点启示: 一是中西美学融合出新,这是我国未来美学建构的主要途径,也是历史发展的总趋势。不管你是否情愿,都无法改变这一趋势。但中西美学融合出新,对于我们来说必须建立在中国传统文化的基础上,不能割断历史,否则未来美学的发展便失去根基,便没有了生长发展的条件。这也就是说,中国未来美学的发展既要吸收西方美学的异质因素,加以消化,同时又必须扎根于传统文化的土壤之中,才能具有自己的独创性与民族特点。这样的中西比较既反对“全盘西化”,又反对“抱残守缺”。 二是中西美学比较研究,要求研究者采取一种平等态度和对话方式;而要做到这一点的关键在于,对文化的复杂性与多层面要加以认识与区分,尤其是科学技术与文学艺术、社会机构、制度、法规与人文精神的区别,必须有清醒的认识,才能正确掌握比较的标准。文化是一个非常复杂的系统和网络,从表入里、从低到高又有许多的层面,某些层面如科技可以用先进与落后以及是否符合科学性去说明其性质,可以用实证方法检验之,而更深刻的层面如哲学、美学、文学艺术等表现民族精神的文化,用先进与落后以及是否符合科学性去说明它们是远远不够的,它们的许多方面也无法用实证方法去检验。即使与科技同属于文化表层的风俗习惯、礼仪伦常等等,也不能用实证方法去检验其存在的价值意义。总之,科学不是万能的,实证也不是到处都能适用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