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图分类号:B83-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0-260X(2002)01-0035-10 美在中国意味着什么?或者说,在中国文化的脉络中创造出一种什么样的可用美这个语词指称的实际生活样态?作为生活样态,美生成于中国文化之中,它的实际存在状态是什么样的?纯粹依赖追溯词义和分析语源并不能求得问题的完全解答,它只能提供一些入手的线索。这是因为,美所指称的实际生活样态往往与美这个词的语义不是一回事。同样,从历代文人学者的关于美的论述里也不可能找到我们需要的全部答案,因为他们关于美的论述往往是他们心目中追慕的关于美的理想。文人学士心目中美的理想虽然也折射着现实,但它同美的实际的生活样态存在着较大的距离。本文试图描述和分析的美,既不是中文脉络里语义层面的美,也不是美学史研究里文献资料层面的美,而是中国文化创造出的实际生活样态的美。它既存在于美术、文学、音乐之中,被认为是表达审美感受的传统方式;也显现于那些看来是远离审美感受表达的政治生活领域;同时也存在于诸如洒扫应对或者饮食男女这样的日常琐碎之中。美这个语词指称的实际生活形态,在本文的理解中它是文化中各种因素相互作用而又与审美相关的领域。因此,本文描述分析的美不再是文人士大夫笔下的个人审美感受,而是取文化批评的视角剖析审美所进入的种种生活形式。我们只能选取那些与审美有密切相关的生活形式来作为分析的对象,由此展示一幅中国文化里关于美的意味的图景。具体说来,笔者认为政治、居室、饮食这3种生活样式在中国文化的脉络中积淀着最为深厚的审美意味。作为生活样式,它们渗透着中国式的对美的强调与理解,审美精神融化在政治文化、居室建造、饮食考究之中。固然,生活形式中体现出来的审美不同于我们在文学、美术作品所见到的审美,前者是集体性的,后者是个人性的;前者与诸多非审美的因素相关,共同构成一个审美的张力场,从中体现出审美的意味;后者则单纯存在于语言、色彩、线条等符号媒介中。了解前者那种近乎集体无意识的审美张力场是文化批评的使命,而了解后者则更多地带有文学、美术研究的色彩。 一 无论我们把政治理解为利益集团、阶级之间的冲突斗争,还是理解为公共政策的选择,它似乎都离审美很远,甚至毫不相干。其实,真相往往不是看起来的样子。我们有理由相信在某些文化语境之下,政治和审美因素是密切相关的。审美因素深深地渗透到人们的政治活动和政治生活中来,给予政治深刻的影响,甚至左右着政治的进程。在这种情形下,审美同政治就构成了很有意味的紧张关系。只有理解了审美因素在这种紧张关系中的地位和作用,才能最终理解具体政治实践的实质。中国文化语境下的政治和审美可以提供上述看法一个很好的印证。 学者对中国文化多年的讨论已达致一个大体的共识:中国文化是人文性很强的文化。存在一个超验的神这种看法在中国文化中基本上不被接受。彼岸世界的事情,在经典教诲中不是存而不问,就是亦信亦疑,它远远没有在奉信一神教民族中的那种重要地位。孔子曾说,“未知生,焉知死”;又说“不语怪力乱神”。他的态度表示了对不可能以经验感知的彼岸世界的理性。超验世界和彼岸世界在文化发展中的缺席自然使得此岸世界范围内的事情具有了无可比拟的重要性。儒家经典主要是关于人伦-国家秩序的论述。在儒家看来,人伦-国家秩序的合理性恰恰又是人本身,因此是人而不是神成了儒家经典论述的中心和出发点。正如《礼记》所说:“凡生天地之间者,有血气之属,必有知。有知之属,莫不知爱其类。……故有血气之属,莫知于人。故人于其亲也,至死不穷。”随生而有的理智和仁爱被认为是家族、社会和朝廷的所有礼仪典章的基础。从内心秉赋的德性开始,推而广之就可以“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传说中的三代圣主帝尧就是一个德性清明的贤君。由于他“允恭克让”的品格,于是能够“光被四表,格于上下”,跨出血缘再往外伸延,就达到“九族既睦,平章百姓”,进而就可以使“百姓昭明,协和万邦”。黄帝尧舜“垂衣裳而天下治”的故事未必历史上实有其事,但它是根深蒂固的文化信念。上衣下裳,“垂衣裳”就是衣在衣的位置,裳在裳的位置,衣裳各得其位隐喻着人君的恭仁品德能够使上下有度,尊卑有别,示天下以礼。这样自然而然就能够实现“天下治”的政治理想。就是说,公共政治的最后的根源和基础在于君子的品德修养。 理智之“知”和仁爱之“情”虽然是随生而有的,但每个人并不能必然地成为对治国平天下有用的君子。相反,后天的教养历练是非常重要的。缺乏了后天的教养历练,天生的“知”和“情”就会被私欲遮蔽,变成一个小人。为了不使天生的“知”和“情”被私欲遮蔽,愿意成为君子的人必须一生躬行实践,在伦常日用中磨练自己的德性。所谓践仁履义,就是经这样一番教养历练的工夫,最终达到隐于内而显于外的境界。德性作为个人的品格是存在于内心的,它必须发用实践才有意义。他人是通过形于外的具体行为而观察理解到君子的德性品格的。因此,君子的德性不是玄虚无托的,它是显现于躬行实践中的。从根本上说,德性必须体现为举手投足、洒扫应对的具体行为。这样,德性在儒家文化的脉络中就被赋予某种“形式”的意味。德性不仅是无形隐于内的价值,而且还是有形显于外的“形式”。汉语称高尚德行为“美德”,这是有道理的。德而具有美学意义,就在于内在价值同时显现为优雅可赏或可歌可泣的有形行为。德显形于行为举止,斯为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