形式美的层次定位与超越

作 者:

作者简介:
广西教育学院

原文出处:
广西教育学院学报

内容提要:

事物深层的和谐质在张力与聚力的自由结合与有机匹配中构成。张力为丰富性、个性、差 异性、变化性,聚力为目的性、共同性、统一性、稳定性。低层次形式美,聚力强,张力无 ;中间层次形式美,聚力远远大于张力;高层次形式美,聚力、张力平衡。


期刊代号:B7
分类名称:美学
复印期号:2002 年 02 期

关 键 词:

字号:

      形式美的本质是和谐,即对象各部分之间、整体与环境之间关系的协调与统一,平衡与稳 定,有机与有序,自然与自由。各种形式美因含和谐质的不同,而有等级、品位上的差异。 通过对形式美层次性的分析,特别是通过诸种形式美对自身层次定位的超越,有利形式美向 新的审美范式的转换。

      一

      形式美的品位跟事物结构张力与聚力的大小及其关系的平衡、自由密切相关。张力由丰富 性、个性、差异性、变化性生成,聚力由目的性、共同性、统一性、稳定性生成。事物深层 的和谐质在张力与聚力的自由结合及有机匹配中构成。

      对称、齐一等形式美,整体的各种组成部分在形态、性态、数量、尺度、质地诸方面有着 十分突出的同一性,相互间十分亲和与协调,凝聚力大,统一素丰富,整体协调的程度很高 ,然各部分一副面孔,缺乏鲜明独特的个性以及丰富多样的审美特征,结构张力很小,与聚 力不平衡。这就造成了聚力对张力的压抑、吞并,导致两者关系的不协调,不自由,不合高 级形式美的规范。中国古典美学认为:“声一无听,物一无文”[1],要求各种因素造成“ 和”,避免“整齐划一”的因素形成“同”。对称、齐一显然不符合这一审美规则。再看, 它们在整体时,各因素按集合的方式统一,简单容易,浅显外露,拘谨局促。正因此,当这 类 形式美在事物身上体现出来的时候,既形成了整齐、有序、庄重、典雅、肃静的审美特性和 审美价值,也生成了呆板、僵硬和缺乏变化与生气活力的反审美的负价值,初看尚可,久观 必厌。

      张力与聚力作为构成事物形式深层和谐的两大要素,在审美价值的生成上也是各有千秋的 。聚力,凭借各部分的集合与协调同一,形成某种十分集中、突出的审美特征,给人强烈而 深刻的审美印象;张力,凭借各部分的个性、丰富性的充分展开,形成了格调迥异的、大流 量和多流量的审美信息。低层次形式美因结构张力的缺乏,所包蕴的审美信息也就难以饱满 、奇特、多样了,其居下品,也就势在必然。

      关系的协调,作为和谐的本质,既从各部分的凝聚、统一等外在层次体现出来,更从张力 与聚力量的平衡和关系自由等内在层次显示出来,对称、齐一仅在浅层次上获得和谐的本质 ,其品位与价值也就难以提升。

      二

      中间层次的形式美主要包括均衡、渐变等类型。

      这类形式美张力与聚力趋向统一然未达平衡统一。它那仅次于低层次形式美的强大聚力, 造就了外部关系的充分和谐,处于发展中的聚力,显得微弱,两者处于非协调、非匹配发展 的境地,内部和谐的自然度与自由度也就难与高层次形式美相提并论。

      均衡指组成整体的两个部分在形体、色彩、质地诸方面大致相等。它凭借组成部分的相似 性,既生成共性值和共性质,产生亲和力、凝聚力,达到整体统一,还同时产生差异、个性 、变化,在一定意义上避免纯粹对称所带来的诸如僵硬、呆板、沉寂等审美负价值。然均衡 所追求的个性、变化、生机、丰富都是有限的。它的个性值远不及共性值高,它的变化只能 在一定程度上消除高度同一所带来的呆板,它的丰富也仅仅是与对称所显示的单调相比,以 后者为参照系,才或多或少地展露出来。如果和多样统一等高层次形式美相比,就仍然是单 调的了。一句话,均衡的共性值、统一值过高,个性值、变化值、丰富值偏低,二者不成比 例,从而导致整体结构的张力与聚力不够平衡,不够协调,影响了深层和谐质的生成,也就 难以跨进高级层次的形式美之列。

      渐变,是指形态、属性相近的事物依次排开,事物间依次产生亲和力、凝聚力,环环相扣 地构成和谐的整体。比如将七种色彩不同的事物排成一个环形,采取赤橙黄绿青蓝紫的顺序 ,进行渐变性排列,赤与橙、橙与黄……紫与赤色彩相近,依次减弱差异,并相应地萌生同 一性与亲和感,也就形成了和谐的结构整体。假如这七种事物随意排列,色彩杂陈,差异竞 生,也就缺乏统一凝聚的力度了。

      与均衡相比,渐变的个性、变化、丰富等指数高一些,但却没有自由发展。它靠调和、中 和来达到统一,凭借有序的排列组合,消融、减弱、模糊各部分之间的差异与个性,形成相 似性、相近性甚至同一性,其同一性的获得,是以差异性的损失为代价的,其共性的生成与 增长是以个性的削弱为前提的,其整一性的萌发是以变化性的模糊为基础的。这一此消彼长 的情形,虽然造就了审美对象各组成部分的共性、同一性、统一性与个性、差异性、变化性 、丰富性之间的适当比例,使二者的指数大致匹配、相称,使矛盾的对立面达到协调与统一 ,但这是用抑此扬彼、水落石出的方式造成的,而不是靠水涨船高、耦合前进的方式生成的 。其结果,对立的双方都很难充分发展,作为个性、差异性、变化性、丰富性的矛盾一方, 为成就自己的对立面,还产生了负增长,从整体上影响了双方统一后所生成的和谐的质、值 、量、度。

      古希腊毕达哥拉斯学派主张把“杂多导致统一,把不协调导致协调”[2]中国儒家哲学和美 学推崇“中庸之道”、“和为贵”、“乐而不淫,哀而不伤”,均和渐变相通。这类中和、 调和、渐变式和谐美,是由于个性与共性尚未协调地、充分地发展的结果,是人类特定历史 阶段的必然产物。在过去时代,它们可能是最高的审美理想或曰形式美理想,但时过境迁, 在追求个性与共性充分地、协调地发展的和谐形式的现代人眼里,却等而降之了。如果说均 衡是低、中层次形式美相联合的中介,那渐变等则是中间层次形式美向高级形式美跃进的准 备,或曰连接点、中介点、过渡点。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