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论马克思主义美学的现代化

作 者:

作者简介:
张德厚(1943-),男,辽宁沈阳人,吉林大学文学院教授。吉林大学 文学院,吉林 长春 130012

原文出处:
吉林大学社会科学学报

内容提要:

经典马克思主义美学在以人的自身命运及其发展为对象这一宗旨上,与德国古典美学有着 深刻的内在联系,经过对后者进行根本改造,成为崭新的美学--关于人类本体论的人本主 义美学。但是“后马克思主义美学”在批判德国古典美学的唯心论同时,连同经典马克思主 义美学的根本宗旨一同抛弃了,并对经典马克思主义美学作了歪曲,使之面目皆非。现代马 克思主义美学必须对“后马克思主义美学”进行彻底批判,以便建立中国化的、系统的现代 马克思主义美学。


期刊代号:B7
分类名称:美学
复印期号:2002 年 01 期

字号:

      中图分类号:B83-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257-2834(2001)06-0088-09

      马克思主义美学,如果从其诞生之日算起,迄今已有一个半世纪了。在这并不短暂的时间 里,走过一条并不顺畅的道路,现代化的实现始终是个大问题。其中一个重要原因是,半个 多世纪之中,存在一个不容忽视的现象,即苏联和中国,几乎“羞于”承认马克思主义美学 与德国古典美学的已有关系,造成“马克思主义美学是天上掉下来的”假象。这就严重阻碍 了马克思主义美学的现代化进程。我国新时期以来,美学界对这一问题越来越关注,取得了 一 些新的认识,但是仍然受到种种思想惯性的影响,研究进展幅度不大。因此,当21世纪迎面 而来之时,为了马克思主义美学的现代化,有必要对这一问题重新加以研究,只有科学认 识马克思主义美学的来龙去脉,才能为马克思主义美学的现代化确立坚实的生长点。

      一、马克思主义美学是德国古典美学的现代化

      这里所说的马克思主义美学是指由马克思、恩格斯所创立的,原创的经典马克思主义美学( 为了论述方便,以下称马恩美学;马克思、恩格斯合称马恩),而不是苏联和中国80年代以 前的“马克思主义美学”——我们称之为“后马克思主义美学”。

      马克思主义的来源,众所周知,是德国古典哲学、英国政治经济学和法国空想社会主义。 这几者之中,对马恩美学影响最大的是以康德、谢林、席勒和黑格尔为代表的德国古典哲学 和美学。马恩美学对德国古典美学的现代化改造,是在与它们保持内在联系的基础上进行的 。这种内在联系表现在以下几方面:

      (一)以人的自身命运及其发展为对象的宏大的理想性和理性内容

      自从1750年鲍姆加通提出美学概念并把它规定为感觉学以后,美学就将自己的对象对准了 两个东西——有审美性质的事物和对它加以感受的人。于是,人、人的感觉便成为美学研究 的题中应有之义。但是将这一题中应有之义上升为自觉的追求和主题的,是德国古典美学。

      德国古典美学,是人本主义的、浪漫主义的美学,其中充满理想性和理性内容;人的自由 成为共同的主题,尽管各自的思想途径不一。

      康德美学即《判断力批判》,之所以是其第一和第二批判之间的桥梁,乃是由他的哲学体 系决定的。总体地说,康德哲学是一种道德世界观,其核心是人的自由。康德以其美学作为 感觉世界和道德世界的中介所展示的就是一个以自由为基础,以道德法则为形式,以至善为 根本目的的“道德世界观”。显然,康德并不把美和艺术作为最终目的,而是把它们作为实 现“道德世界观”的中介;他的结论“美是道德的象征”[1](P201)亦即美是自由的象征, 开创了以人为中心和本体的美学研究的先河,并为人类的自我完善的实现开辟了一条并非乌 托邦的审美教育之路。

      席勒的美学,一方面继承了康德的抽象思辨方法,另一方面力图克服康德的先验原则,在 客观上统一被康德割裂的感性与理性、客观与主观。席勒从被异化、分裂的人性概念入手, 吸收了费希特提出的主体与客体,即自我与非我的概念和理论,从“纯粹自我”和“经验自 我”概念提出“人格”和“状态”(自我及其规定性)概念,从而提出人的“审美游戏”理论 ,得出一个发人深省的命题:人同美只是游戏,人只是同美游戏;“只有当人是完全意义上 的人,他才游戏,只有当人游戏时,他才完全是人。”[2](P80)在席勒看来,这种审美游戏 就是一种以人的自身自由为指归的创造活动,它使分裂、破损的人性可以得到修复、整合。 可见,席勒美学中“游戏说”和人的“审美教育说”,所关心的,与其说是艺术和美,莫如 说是人的自由与和谐发展。

      黑格尔的美学,是集德国古典美学之大成,在康德、席勒等思想成果基础上,用巨大的历 史感和鲜活的辩证法,建构了一个严整的美学体系。他的著名的命题“美是理念的感性显现 ”,在头足倒置的思想外壳下,表达的是对于美的感性事物所应该体现的一定思想意蕴的强 调。他所标举的“理念”,不是个别的抽象思想概念,而是某种“绝对精神”——一定时代 、民族的生活方式所体现的共同的、普遍的思想、情感、感觉、意识等等文化情势、精神趋 向,亦即他一再强调的严肃而高尚的“心灵旨趣”或普遍人性。正因为如此,黑格尔关于艺 术及其发展的理论,其核心观念仍然像其他古典美学家的观念一样,是人,人的心灵、精神 ,是人在与自然-物质现实世界的对象化关系中,艺术如何不断深入认识自身的理论。他说 :“艺术在越出自己的界限之中,同时也显出人回到他自己,深入到他自己的心胸,从而摆 脱了某一既定内容和掌握方式的范围的严格局限,使人成为它的新神,所谓‘人’就是人类 心灵的深处高尚的品质,在欢乐和哀伤,希求,行动和命运中所见出的普遍人性。”[3](P3 80)这样的“绝对精神”、“心灵旨趣”和“普遍人性”,也就是黑格尔反复强调的“主体 性”。他认为,“主体性这个概念所指的是精神从外在世界蜕化到自己的内心世界所获得的 观念上的自为(自觉)存在”。[4](P215)自为存在的精神就是无限的、自由的、能动的、创 造 性的心灵和主体性。而黑格尔就是将艺术和美视为人实现这种主体性的手段和中间过程。

      从以上简要论述不难发现,德国古典美学是紧紧围绕人的自身命运和发展这一庄严主题展 开的理性主义美学,也是理想主义美学,或者可以说,是真正关于人的本体论的美学。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