毛泽东早期哲学思想转变过程探析

作 者:

作者简介:
范富仁 中共沭阳县委党校 223600

原文出处:
唯实

内容提要:


期刊代号:A2
分类名称:毛泽东思想
复印期号:2002 年 03 期

关 键 词:

字号:

      在毛泽东早期哲学思想的形成过程中,从中国传统哲学到接受马克思主义的转变是众所周知的。问题是在这个转变中,是否存在一个以接受西方哲学思想为主的过渡阶段?我的回答是肯定的,其理由如下。

      毛泽东自己对当年思想历程的回忆很能说明问题。他在1971年的一次谈话中说:我读了6年孔夫子的书,又读了7年资本主义的书,到1918年才读马列主义。显然,这里说的读孔夫子的书,是学习和接受以儒家学说为主要内容的中国传统文化;读资本主义的书,主要是学习和接受西方思想文化;然后才是学习和接受马克思主义。1950年,毛泽东在同周世钊的谈话中讲到当年读康德派哲学家泡尔生的《伦理学原理》,他说:“它使我对于批判读过的书,分析所接触的问题,得到了启发和帮助。”[1]这说明,在毛泽东早期哲学思想的转变过程中,确实存在一个用学到的西方哲学思想批判分析中国传统哲学的阶段。毛泽东当时读了不少西方哲学方面的书,作了不少批语和笔记,但只留下了《伦理学原理》这本原始记录。其中,大量的批语联系中国历史以及墨子、孔子、孟子、宋明理学、王船山、颜习斋、谭嗣同、梁启超乃至五四前夜的国事与思潮,展开分析、批判,或赞成、或怀疑、或否定、或借题发挥,生动地再现了毛泽东当年的思想历程。1965年8月5日,毛泽东在会见外宾时谈到了列宁关于“不读资产阶级唯物主义的书,不能成为共产主义者”的观点。他还认为,不仅应该读唯物主义的书,也应该读唯心主义的书。他说:“我是相信过康德的。不读唯心主义的书、形而上学的书,就不懂得唯物主义和辩证法。这是我的经验,也是列宁的经验,也是马克思的经验。”

      毛泽东学习和接受西方哲学思想的影响,这个阶段大约从1909年在湘乡东山高等小学堂读书开始,这正是青年毛泽东世界观和人生观形成的重要时期。毛泽东在这个时期学习和接受西方哲学思想,主要通过这样几个渠道:一是梁启超等维新派思想家创办的刊物。1910年下半年,毛泽东在东山小学读到梁启超主编的《新民丛报》,该报发表的一系列鼓吹西方资产阶级政治文化、道德思想的文章,以及对达尔文进化论和边沁等人思想的介绍,对毛泽东产生了最初的影响。二是1912年下半年在湖南省立图书馆读书自学。这是毛泽东第一次大量学习和接受西方思想文化,对亚当·斯密、达尔文、卢梭、斯宾塞、孟德斯鸠等著名思想家的著作,他都广泛涉猎,尤其是严复翻译的《天演论》,对其影响更大。三是湖南一师读书期间向老师及其所讲授的课程中学习。特别是杨昌济先生,精通中国传统思想文化,又到日、英、德留学多年,接受了西方思想文化的熏陶,常常把自己接触到的新思想介绍给学生。泡尔生的《伦理学原理》就是他给学生讲授伦理学时采用的教材。四是《新青年》杂志的影响。《新青年》一创刊就高举科学和民主的大旗,把西方资产阶级的思想文化以前所未有之规模引入中国社会,毛泽东是《新青年》最热心的读者。五是从胡适、林威、蔡元培等人的演讲和著作中学习。毛泽东在《新青年》等杂志上读过胡适的文章,听过他的哲学讲演,在北平期间还向胡适当面请教过实验主义哲学。1919年下半年,杜威在北京大学讲学,其讲演稿在各种刊物上刊登,毛泽东都认真加以研究,还把杜威推崇詹姆士、柏格森、罗素的哲学讲演稿——《现代的三个哲学家》作为自己学习哲学的入门书籍。蔡元培以德国哲学家厉希脱尔的《哲学导言》为主,兼采泡尔生、孔德的《哲学入门》而编写的《哲学大纲》,毛泽东曾在杨昌济先生指导下认真阅读过。通过以上渠道,毛泽东对西方许多有代表性的哲学家及其思想都有了解,并接受过这些思想的深刻影响。这就说明,毛泽东在接受马克思主义之前,确有一个以接受西方哲学思想为主的过渡阶段。

      毛泽东早期哲学思想的这种转变过程有着鲜明的特点。一是转变过程中各种思想的相互交融与渗透。毛泽东虽然在1909年到1918年期间是以学习和接受西方思想文化为主,但这只是相对的。实际上,在这之前他已读过郑观应鼓吹西方思想文化的《盛世危言》,正是这本书所展示的新的世界观和思想方法,开阔了毛泽东的眼界,使他感到学习西方新思想、新文化的必要,从而激起他恢复学业、进一步学习新知识的愿望。在湖南一师期间,他在广泛阅读西方思想文化经典的同时,也读了大量中国古代经籍,学习和接受中国传统文化。直到1920年3月,他还认为“应先研究吾古今学说制度的大要”[2]。而在接触马列主义之后,他也仍然继续学习和接受西方思想文化。

      二是思想来源上的综合性。毛泽东当时所接触的西方哲学思想,有些是西方哲学家原著,但更多的是经过中国人选择、综合过的,糅合了中国传统哲学思想的内容,加上了一些个人的理解。这些哲学思想也不限于某些著名哲学家,还包括一般的哲学流派的观点,可以说是汇集了百家之言。

      三是学习态度上的开放性、辩证性。青年毛泽东怀有强烈的救国热情和求知欲望,对古今中外各种思想流派,他都广泛涉猎、博采众长,同时又绝不盲从、不片面、不绝对化。特别是在对待中西文化的关系上,更显示出青年毛泽东学习态度上的开放性、辩证性。他说:“吾意西方思想亦未必尽是,几多之部分,亦应与东方思想同时改造也。”[3]他在读泡尔生《伦理学原理》时,既用西方哲学思想分析批判中国传统思想文化,又用中国传统哲学思想分析批判西方思想文化。可见其恩师杨昌济“既广求世界之知识,复继承吾国先民自古遗传之学说,发扬光大之”,“合东西洋文明于一炉而冶之”[4]的一贯思想,对毛泽东影响之深刻。

      四是研究方法上的合理性。青年毛泽东学习和研究学问的一个重要特点,是密切联系当时的国事和思潮进行思考,寻求救国救民的真理,而且注意“将全幅工夫,向大本大源处探讨,力求掌握宇宙之真理”[5],从哲学世界观上寻找答案。这些特点使青年毛泽东能不囿于一家之言、一孔之见,从整个人类文明所创造的优秀成果中吸取养分。这也正是毛泽东哲学思想的科学体系博大精深、影响深远,愈经历史考验而愈显示其光辉的历史渊源。

      毛泽东在哲学思想的发展过程中,曾用西方哲学分析批判中国传统哲学思想,后来又用马列主义分析批判西方哲学思想和中国传统哲学思想,去其糟粕,取其精华,熔铸在自己哲学思想的科学体系中。这体现在许多方面,现仅举几例。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