毛泽东早期的教育伦理观研究

作 者:

作者简介:
李文斌(1950-),男,湖南双丰人,娄底师范高等专科学校社科系副教授。 娄底师范高等专科学校 社科系,湖南 娄底 417000

原文出处:
湖南师范大学社会科学学报

内容提要:

毛泽东的早期教育伦理观是毛泽东早期伦理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来源于毛泽东早期的教育实践,在教育权利、教育目的、教育方式、师生关系等方面具有反传统性、创新性和平民性的特征。


期刊代号:A2
分类名称:毛泽东思想
复印期号:2002 年 03 期

字号:

      中图分类号:B82-0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0-2529(2002)01-0018-04

      毛泽东的早期教育伦理观在毛泽东早期伦理思想中占有极为重要的地位,因为毛泽东的早期既有作为学生的“学习实践”,又有作为职业教师的“教学实践”。他“踏着人生社会的实际说话”[1](P363),说出了许多关于教育伦理的令人信服的真切的体会,有些思想至今闪闪发光,尤其是在知识经济的时代、提倡素质教育和创新教育的大背景下,更显现出灿烂的光辉。

      一、毛泽东早期教育伦理观的形成过程

      毛泽东早期教育伦理观的形成大致可分为三个阶段:1902年毛泽东读私塾开始至1910年以前为自发的反传统教育的阶段;1910年秋到湘乡东山学校读书开始,到1918年毛泽东在湖南一师毕业,主要为受资产阶级教育思想影响的阶段;在一师毕业前毛泽东出任一师学友会总务到中国共产党成立前,为追求新的教育理念的尝试阶段。这三个阶段是一种相互衔接、相互包含的关系,它们是不能截然分开的。

      1902年开始在韶山读私塾的6年,是毛泽东较全面地接受中国传统文化熏陶的6年,但对当时私塾的死记呆背为主和体罚学生的传统教学方式很反感。1936年他同斯诺谈话时说:“我八岁那年开始在本地一个小学堂读书,一直读到十三岁。早晚我到地里干活。白天我读孔夫子的《论语》和《四书》,我的国文教员是主张严格对待学生的。他态度粗暴严厉,常常打学生。因为这个缘故,我十岁的时候就曾经逃过学。但我又不敢回家,怕挨打,便朝县城的方向走去,以为县城就在一个山谷里。乱跑了三天之后,终于被我家里的人找到了。我这才知道我只是来回兜了几个圈子,走了那么久,离家才八里路。可是,我回到家里以后,想不到情形有点改善。我父亲比以前稍微体谅一些了,老师的态度也比较温和一些。我的抗议行动的效果,给了我很深的印象。这次‘罢课’胜利了。”[2](P106)除了逃学以外,毛泽东在私塾学习期间还经常私自下塘游泳,上山采果摘花,偷看《水浒》、《三国演义》和《西游记》等杂书,成了公认的“孩子王”。毛泽东童年时的这种倔犟的个性、反抗精神和对传统教育方式的反感成为他教育伦理萌芽和生长的重要基础,但这时他对传统教育的反抗是纯粹自发的,没有任何理论指导的。

      1910年秋,16岁的毛泽东离开韶山到湘乡东山学堂读书。他说:“在这所新学堂里,我能够学到自然科学和西学的新学科”。“我以前从没有见过这么多孩子聚在一起。他们大多数是地主子弟,穿着讲究;很少农民供得起子弟上这样的学堂。我穿着比别人都寒酸……许多阔学生因此看不起我。”[2](P112)尽管毛泽东在东山学堂只读了半年书,但却在这里明白了教育伦理中一个极为重要的问题:地主子弟和农民子弟受教育权利极为不平等。

      1911年春天毛泽东随国文老师贺岚岗到长沙湘乡驻省中学堂,又只读了半年,就报名参加了新军,辛亥革命失败后退伍,于1912年春以第一名的成绩考入著名的湖南省立第一中学,但只读了半年,他就认为:“我不喜欢第一中学。它的课程有限,校规也使人反感。我读了《御批历代通鉴辑览》以后,得出结论,还不如自学更好。”[2](P120)于是,开始到定王台湖南省立图书馆刻苦自学。毛泽东自己说“就像牛进了菜园”[3](P40),读了许多中外名著,尤其是卢梭、达尔文、亚当·斯密、孟德斯鸠、赫胥黎、斯宾塞等人的著作使毛泽东集中地受到了一次西方文化的启蒙教育。这两年的经历对毛泽东早期教育伦理的影响主要是:一是新学不新,不改革课程体系就不能满足学生求知的需要。二是学校的校规不能太严,要为学生的自我发展留下余地。三是自学也是获取知识、发展个性的好形式。因为生活费用和湘乡会馆被士兵所占,才迫使他终止了自学。

      1913年春,毛泽东考入湖南省立第四师范学校。国文教师袁仲谦劝毛泽东多读古文,尤其要多读韩愈的文章,以改变文风,于是毛泽东从旧书坊买回一部《韩昌黎全集》认真批读。对于在中国教育史上很有影响的韩愈,毛泽东既有“此论颇精”、“言之成理”、“甚合吾意”的评价,也有“不通”、“荒谬”、“陋儒之说”的批评,可见他认为不能一味迷信古人,也不应该把古人全盘否定。[4](P32)考入四师对毛泽东教育伦理的意义有两点:一是毛泽东选择了教师作为自己认为最合适的职业;二是确立了毛泽东对中国古代教育思想的基本态度是既不全盘肯定,也不全盘否定。

      1914年春,第四师范并入湖南省立第一师范学校,在这里毛泽东开始了长达四年的师范生生活,也遇到了对毛泽东早期教育思想影响极大的著名教育家杨昌济、徐特立和良师益友黎锦熙、方维夏、王季范等。一师对毛泽东早期教育伦理的影响有以下几点:一是要做人民的先生、先做人民的学生思想的萌芽;二是通过杨昌济等较全面地接受了中国传统教育伦理和西方教育伦理的影响;三是“不动笔墨不读书”的读书方法;四是学生可以偏科;五是体育应该是学校教育极重要的内容;六是学生应该以学为主,兼做些社会调查,应该多关心人的天性、人类社会、中国、世界、宇宙!少谈女人和生活琐事。优秀学生应该组织学会深入研究学术和社会。

      1917年10月,毛泽东被推选担任了第一师范学友总务兼教育研究部部长,开始在教育方面按自己的教育理念着手一系列创造性的工作:首先把一师1917年上半年开办的夜校办成“工人夜校”,自己印发招生广告,自己组织教学,还担任了历史常识的教学。其次,组织新民学会,并于1918年4月14日在蔡和森家中成立。此时,毛泽东还设想在岳麓山建立工读新村,并于1919年12月写出《学生之工作》。第三,组织赴法勤工俭学。第四,1919年7月,创办了《湘江新论》,共出5期和一期“临时增刊”。第五,1919年9月1日撰写《问题研究会章程》,在所列71个大问题中把教育作为第一个大问题列出来,并包含了17个小问题。第六,毛泽东在1920年完成“两个转变”的过程中创办了文化书社,年初与陈独秀等人在上海成立工读互助团。7月他与在长沙的湘潭教育界人士商定成立湘潭教育促进会,并由他撰写和发表了宣言。其后在同何叔衡一起创办湖南自修大学,使其成为我国教育史上第一所研究马克思主义和培养新型干部的学校。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