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毛泽东思想到邓小平理论

作 者:

作者简介:
何成学(1967-),男(侗族),广西灌阳人,中共广西区委党史研究室副研究员,主要从事中共党史和邓小平理论研究。中共广西区委党史研究室,广西 南宁 530022

原文出处:
桂海论丛

内容提要:

马列主义同中国实际相结合的两次历史性飞跃,产生了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这一思想和理论的确立都经历了一个历史过程;邓小平理论坚持了马列主义,继承了毛泽东探索中国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思想,是对毛泽东思想的继续性发展;邓小平理论又是邓小平在新的历史时期用新的思想和观点对毛泽东思想的创新性发展,是马克思主义在中国发展的新阶段。


期刊代号:A2
分类名称:毛泽东思想
复印期号:2002 年 03 期

字号:

      中图分类号:A849.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1494(2002)01-0001-04

      马列主义同中国实际相结合有两次历史性飞跃,产生了两大理论成果: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从邓小平理论形成的历史条件和理论基础来讲,它是对马克思主义、毛泽东思想的继承和发展;就邓小平理论的时代特征和实践角度而言,它是当代中国的马克思主义,是马克思主义在中国发展的新阶段。

      一、毛泽东思想和邓小平理论的确立

      毛泽东思想和邓小平理论的确立都经历了一个历史过程。

      1.毛泽东思想的确立。毛泽东思想是马列主义同中国实际相结合的第一次历史性飞跃及其所产生的伟大理论成果。由于这一理论的主要创立者是毛泽东,所以我们党把它称为毛泽东思想。毛泽东思想的确立是有一个历史过程的。回顾我们党80年的历史。1921年7月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是以党的创建载入党的史册。因为中国人民找到了马列主义,中国革命的面貌为之一新。然而,要把马列主义的理论同中国革命的实践结合起来,形成具有中国特色的革命理论,开辟中国革命自己的道路,还需要中国共产党人作出努力和牺牲,经历艰难和曲折。从党的二大到党的六大,尽管各次大会都为此作出过贡献,但都没有能够解决这个历史性课题。1945年党的七大以高举毛泽东思想的旗帜为标志载入党的史册。就党的七大而言,毛泽东思想就是“马克思列宁主义的理论与中国革命的实践之统一的思想”。党的七大作出把毛泽东思想确立为党的指导思想写进党章的决策,是以建党以来24年的历史经验作为基础的。在这24年中,我们党经历了大革命的胜利和失败,土地革命的胜利和失败,从遵义会议实现党的伟大转折以后,毛泽东领导我们党在抗战中得到空前规模的胜利发展。胜利和失败的经验教训教育了中国共产党人,经过延安整风和总结历史,到党的七大毛泽东思想逐渐在全党取得共识。在毛泽东思想旗帜下,党领导中国人民在取得抗战胜利之后,又取得解放战争胜利,建立新中国,建立起社会主义的基本制度。在毛泽东思想的指导下,我国社会主义建设也取得了巨大的成就。

      2.邓小平理论的确立。邓小平理论是马列主义同中国实际相结合的第二次历史性飞跃及其所产生的伟大理论成果。由于这一理论的主要创立者是邓小平,所以我们党把它称为邓小平理论。邓小平理论的确立也经历了一个历史阶段。1956年党的八大是探索中国自己建设社会主义道路的良好开端。然而,在这个新的探索进程中,由于错综复杂的原因,使我们党又经历了两大严重挫折:“大跃进”和“文化大革命”。1978年12月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是建国以来我们党历史上具有深远意义的伟大转折。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我们党实际上就开始举起了邓小平理论这面伟大的旗帜。1982年党的十二大提出了“走自己的道路,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这个中心口号。1987年党的十三大确认了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我们党丰富和发展了的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的科学理论观点,“构成了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轮廓”,并正式提出了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1992年党的十四大在邓小平南方讲话的基础上,提出“邓小平同志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概念,并阐述了这个理论的指导意义,论述了这个理论的科学体系和历史地位,提出了用邓小平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来武装全党的任务。在党的十四大以来5年成功实践的基础上,于1997年党的十五大明确提出邓小平理论这个更加鲜明简洁的科学概念,作出高举邓小平理论的旗帜的决策,并以此为标志载入党的史册。按照党的十五大对邓小平理论的界定,邓小平理论就是“当代中国的马克思主义,是马克思主义在中国发展的新阶段”。邓小平理论开辟了中国社会主义发展历史的新阶段,指引中国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不断胜利前进,也是指引我们朝着社会主义现代化的目标,迈向21世纪的新征途的胜利旗帜。邓小平理论的确立,反映了新时期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胜利发展的历史进程,也反映了这个理论形成、发展和全党对这个理论的认识逐渐提高的历史进程,是历史性的决策。

      二、邓小平理论是对毛泽东思想的继承性发展

      从邓小平理论形成的理论思想基础和历史条件来讲,它是对毛泽东思想的继承和发展。这种继承和发展概括起来主要有如下十个方面:

      1.毛泽东思想是邓小平理论形成的思想基础。这一继承和发展可从两个方面来理解:一是邓小平理论渊源于毛泽东思想中的走自己的路——在中国特色的思想理论。在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毛泽东提出并实践了有中国特色的革命道路。在社会主义建设中,毛泽东不仅强调要有自己的创造性,走自己的路,而且还在政治、经济、文化、教育等方面都提出了一系列富有中国特点的社会主义建设思想。邓小平理论正是继承了毛泽东这些思想形成的。二是邓小平理论是在坚持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基础上,结合中国社会主义建设新时期的历史条件提出来的富有创新性的科学理论。

      2.毛泽东探索并实践中国社会主义建设的成功经验和失误教训,是邓小平理论形成的历史根据。从1956年到1966年5月,毛泽东领导全党和全国人民进行全面的大规模社会主义建设,取得了较大的成就,积累了许多宝贵的实践经验,提出了发展社会主义事业的许多好思想。但是,党在工作指导上也发生过失误,特别是十年“文革”,使社会主义事业遭受到严重挫折。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以邓小平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领导全党和全国人民在拨乱反正中,果断地纠正了“文化大革命”及其以前的“左”倾错误,总结了经验教训,制定了一系列方针、政策,从而形成了邓小平理论。

      3.邓小平恢复了毛泽东的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从党的思想路线看,实事求是、解放思想,既是毛泽东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又是邓小平理论的精髓。毛泽东一贯反对把马列主义教条化,把苏联经验神圣化。针对“左”倾教条主义,早在1930年就提出了“没有调查,就没有发言权

      ”的著名论断,并初步论述了实事求是、独立自主和群众路线。在延安整风运动中,毛泽东进一步发展了这些思想,号召人们坚持实事求是,一切从实际出发。邓小平在新的历史时期,用“解放思想、实事求是”概括了我们党的思想路线,恢复和发展了毛泽东所确立的正确思想路线。

      4.邓小平理论是毛泽东从国情出发,走自己的路的思想在中国社会主义建设新时期的光辉实践。从毛泽东思想和邓小平理论的立论基础来看,他们都主张从国情出发,走自己的路。毛泽东一向重视国情研究和国情教育,他曾经指出,“认清中国国情,乃是认清一切革命问题的基本的根据”。[1]新中国成立后,毛泽东多次强调要从国情出发,走自己的路,并努力探索了一些有益的具有中国特点的建设思想。其中党的八大就是最典型最有力的例证。在社会主义建设新时期,邓小平深刻地指出,革命和建设都要走自己的路,“中国有自己的特点,所以我们只能按中国的实际办事,别人的经验可以借鉴,但不能照搬。”[2]在实践中得出了我国还处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结论,并指出:“一切都要从这个实际出发,根据这个实际来制订规划。”[3]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