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确认识和把握“毛泽东思想概论”课教学中的两个关系

作 者:

作者简介:
邱秀华 东北大学 文法学院,辽宁 沈阳 110006

原文出处:
思想理论教育导刊

内容提要:

在新形势下,应当使“毛泽东思想概论”课的教学既能体现毛泽东思想的科学体系和主要内容,又能突出时代感,使其教学具有针对性、时效性。为此,在教学中,必须正确认识和把握两方面关系:一是科学体系和教学体系的关系;二是毛泽东思想和邓小平理论的关系。


期刊代号:A2
分类名称:毛泽东思想
复印期号:2002 年 02 期

字号:

      [中图分类号]A8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2528(2001)12-0025-02

      如何更好地贯彻新的“毛泽东思想概论”教学基本要求,如何在教学中结合现实和当代大学生的思想实际,使江泽民同志的“七一”讲话精神进课堂、进教材、进学生头脑,笔者认为必须正确认识和把握以下两个方面关系。

      一、科学体系与教学体系的关系

      教学实践表明,能否正确认识和把握好毛泽东思想的科学体系与“毛泽东思想概论”课的教学体系的关系,是关系到这门课能否发挥马克思主义理论课功能的重要问题。

      毛泽东思想是在中国革命实践中逐步形成和成熟起来的,新中国成立后继续得到发展。它是一个严密、博大精深的科学理论体系,贯通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社会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建设三个时期,并且涵盖了政治、经济、军事、文化、外交、统一战线、党的建设等领域。党的十一届六中全会通过的《关于建国以来党的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从6个方面对毛泽东思想的科学体系的基本内容作了一个全面、完整的概括。在教学中,怎样将毛泽东思想的科学体系转化为教学体系,应正确处理好科学体系与教学体系的关系。

      毛泽东思想的科学体系与“毛泽东思想概论”课的教学体系,是两个既有密切关联,又有所区别的概念。在一定意义上说,理论的科学体系决定着教学体系,教学体系应紧紧围绕着科学体系而展开。但是,教学体系不仅要围绕科学体系,而且更重要地还要从现实和当代大学生的思想实际出发。那么,如何把科学体系转化为教学体系呢?笔者认为“毛泽东思想概论”课作为一门公共的马克思主义理论课,它的地位和作用,它所承担的任务以及它所规定的教学目标,都有自己的特点。因此,在教学内容的安排上,应该是既能体现毛泽东思想的科学体系和主要内容,又能普遍适应教学的需要,实现科学性与针对性的统一。同时,还应突出时代感,使其教学具有时效性,重点应发挥马克思主义理论课的教育功能。为此,“毛泽东思想概论”课的实际讲授应重点突出以下几个问题:(1)毛泽东思想是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的理论成果;(2)新民主主义革命理论的主要内容;(3)社会主义改造的理论原则和经验总结;(4)探索社会主义道路的重要成果;(5)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坚持和发展毛泽东思想的现实意义。这样安排的目的,一是使学生对毛泽东思想是马克思列宁主义同中国实际相结合第一次历史性飞跃的理论成果有一个完整的了解,并且使学生懂得马克思主义具有与时俱进的理论品质,帮助学生深刻理解江泽民同志在“七一”讲话中所指出的“马克思主义不是教条,只有正确运用于实践并在实践中不断发展才具有强大的生命力”这一科学论断,从而坚定当代大学生对马克思主义的信仰;二是突出讲授毛泽东思想中关于新民主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革命与建设的理论,主要是使学生了解中国革命和建设的特殊发展规律,帮助他们理解20世纪中国的两次深刻变革及其相互关系,使学生明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目的是从根本上解放被束缚的生产力,社会主义革命的目的也是为继续解放和发展生产力,使学生深刻认识中国共产党在领导民主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革命与建设时期始终是代表中国先进生产力的发展要求,从而使学生更深信“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有了共产党,中国的面貌就焕然一新”,是中国革命经验总结,也是总结中国共产党80年历史经验得出的基本结论,使教学更具现实性。

      二、毛泽东思想和邓小平理论的关系

      笔者认为,要真正使当代大学生认识到学习毛泽东思想的现实意义,必须帮助他们正确认识和把握毛泽东思想和邓小平理论的关系。特别是在讲授“新的历史条件下,坚持和发展毛泽东思想”这一内容时,应注意解决两个问题:一是要帮助学生正确理解以江泽民同志为核心的第三代中央领导集体对毛泽东思想和邓小平理论关系的科学阐述。江泽民同志在十五大报告中指出,“马克思列宁主义同中国实际相结合有两次历史性飞跃,产生了两大理论成果。这两大理论成果都是党和人民实践经验和集体智慧的结晶”。“在当代中国,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是一脉相承的统一的科学体系”。最近,他在“七一”讲话中又进一步指出,“这两大理论成果,是中国化了的马克思主义,既体现了马克思列宁主义的基本原理,又包含了中华民族的优秀思想和中国共产党人的实践经验”。他还强调指出,邓小平理论“是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对毛泽东思想的最好继承和创造性发展”。江泽民同志的这些论述既是对毛泽东思想和邓小平理论两大理论成果的历史地位的科学界定,也是我们教学中讲好两大理论成果关系必须遵循的指导思想。二是要帮助学生正确把握毛泽东思想和邓小平理论的历史关联。在探索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建设道路中,无论是以毛泽东同志为核心的第一代中央领导集体的初步探索,还是以邓小平同志为核心的第二代中央领导集体的成功探索,都体现了中国共产党一如既往的实事求是精神和建设社会主义伟大国家的政治责任感和历史使命感,他们的探索具有不可分割的内在联系,二者之间既有探索社会主义道路历史过程的先后衔接,也有思想理论观点的前后继承。从20世纪50年代中期开始,以毛泽东同志为核心的第一代中央领导集体对我国社会主义的发展道路和规律,就进行了大胆的、艰难的探索和研究。在此期间,毛泽东同志最早提出了以苏联经验为鉴戒,开拓了中国自己的社会主义建设道路,取得了初步而可喜的成果,奠定了我国比较完整的工业体系和国民经济体系的基础,这无疑为邓小平同志后来的探索准备了重要的、不可缺少的前提和基础。与此同时,毛泽东同志还在大规模调查研究的基础上提出了许多关于中国社会主义建设的重要观点,为尔后改革开放和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提供了宝贵的思想源泉。邓小平同志在对待毛泽东思想问题上,坚持继承与发展的统一,从而把毛泽东思想推向了新阶段。邓小平同志认为,高举毛泽东思想旗帜,不仅要继承毛泽东同志已有的正确思想,而且要着眼于在新的实践中丰富和发展毛泽东思想。在新的实践中,他不仅恢复和发展了毛泽东思想的活的灵魂,而且恢复和发展了毛泽东思想中的许多重要观点。例如,他继承了毛泽东关于所有制的社会主义改造任务基本完成以后国家的主要任务已经由解放生产力变为保护和发展生产力,同时强调社会主义仍然要解放和发展生产力;他还继承和发展了毛泽东的外交战略思想,将毛泽东确立的“独立自主”的外交政策与“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结合起来,并站在发展道路的高度加以阐述;等等。此外,他还以新的独创性的见解,丰富和发展了毛泽东思想。邓小平同志提出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既是对毛泽东同志关于社会主义社会必须发展商品生产和商品交换、运用价值规律等思想的继承和发展,又从根本上解除了把计划和市场经济看作属于社会基本制度范畴的思想束缚,从而把对社会主义的认识提高到新的科学水平。总之,毛泽东思想和邓小平理论是一脉相承的科学体系,因此,在教学中要讲清毛泽东思想是邓小平理论的基础和源泉,而邓小平理论则是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对毛泽东思想的继承发展,任何把它们分割和对立起来的想法和做法都是不正确的。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