毛泽东是探索新中国发展战略的一代宗师,无论是成功的经验还是失误的教训,都为当代中国共产党人探索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提供了丰富的思想资料。本文拟从战略目标、战略步骤、战略措施三个部分来阐述毛泽东对新中国发展战略的思考。 一、战略目标 1944年5月22日,毛泽东在延安的一次演说中首次明确提出:“我们共产党是要努力于中国的工业化的”。(注:《毛泽东文集》第3卷,人民出版社1996年8月版,第146-147页。)1945年在党的七大《论联合政府》报告中,毛泽东则从党的纲领的高度提出了“使中国由农业国变为工业国”的任务。(注:《毛泽东选集》第3卷,人民出版社1991年6月版,第1080-1081页。)所以说,还在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国家的工业化”始终都是毛泽东向中国共产党和中国人民提出的一个伟大目标。进入1949年,毛泽东展望即将成立的新中国未来前景时,总是把“两个转变”相并提:由农业国转变为工业国,由新民主主义国家转变为社会主义国家。1949年9月29日,毛泽东关于工业化的思想被写进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届全体会议通过的《共同纲领》中,从而成为中华人民共和国建设的战略目标。 中国工业化的战略目标提出后,毛泽东对新中国实现工业化具体途径的探索大致经历了三个阶段。从建国初到1955年是第一阶段,毛泽东从苏联的经验出发,特别强调国家工业化的中心环节是发展重工业,轻工业特别是农业被置于从属的位置。1953年12月,由中宣部起草,毛泽东修改审定的《关于党在过渡时期总路线的学习和宣传提纲》提出:“实现国家的社会主义工业化的中心环节是发展国家的重工业,以建立国家工业化和国防现代化的基础”。(注:《关于党在过渡时期总路线的学习和宣传提纲》(1953年12月28日)。)1956年至1957年是第二阶段,毛泽东“以苏联为鉴”,明确提出了中国工业化道路的思想,即正确处理重工业、轻工业和农业的关系的思想。1956年4月,毛泽东在《论十大关系》的报告中强调:“重工业和轻工业、农业的关系,必须处理好”。(注:《毛泽东选集》第5卷,人民出版社1977年4月版,第268页。)1957年2月,毛泽东在《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问题》的重要讲话中首次提出了“中国工业化的道路”的概念:“工业化道路的问题,主要是指重工业、轻工业和农业的发展关系问题。我国的经济建设是以重工业为中心,这一点必须肯定。但是同时必须充分注意发展农业和轻工业。”(注:《毛泽东选集》第5卷,人民出版社1977年4月版,第269页。)50年代末60年代前期是第三个阶段,毛泽东吸取“大跃进”中工农业严重比例失调的教训,把农业摆在突出位置,强调了按农、轻、重次序安排国民经济和工农业并举的思想。1959年庐山会议前期,毛泽东提出:过去是重工业、轻工业、农业、商业、交通业,现在强调把农业搞好,次序改为农、轻、重、交、商。这是毛泽东第一次明确提出“农、轻、重”问题。他在读苏联《政治经济学教科书》时,对工农业并举思想作了比较全面的解释,他指出:我们的提法是在优先发展重工业的条件下,发展工业和发展农业同时并举。所谓并举,并不否认重工业优先增长,不否认工业发展快于农业;同时并举也不是平均使用力量。(注:龚育之、逄先知、石仲泉:《毛泽东的读书生活》,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86年9月版,第160页。)这就澄清了对“农、轻、重”提法的误解。 新中国成立后,毛泽东在致力国家社会主义工业化建设的同时,开始把实现现代化作为国家和政府的发展目标提上议事日程。 毛泽东探索现代化的思路主要着眼于工业、农业、国防和科学技术这四个方面。就是我们通常所说的“四个现代化”。《宣传提纲》提出:“实现国家的社会主义工业化的中心环节是发展国家的重工业,以建立国家工业化和国防现代化的基础”,“实现国家的社会主义工业化,就可以促进农业和交通运输业的现代化,就可以建设和巩固现代化的国防。”(注:《关于党在过渡时期总路线的学习和宣传提纲》(1953年12月28日)。)文件提出了我国建设现代化的工业、现代化的农业、现代化的交通运输业、现代化的国防的思想,已经有了四个现代化的思想萌芽。在1957年至1958年的多次讲话中,毛泽东又进一步提出“要建设一个具有现代工业、现代农业和现代科学文化的社会主义国家”,(注:龚育之、逄先知、石仲泉:《毛泽东的读书生活》,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86年9月版,第163页。)首次将科学文化纳入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战略目标之中。六十年代,毛泽东在读苏联《政治经济学教科书》的谈话中,第一次完整地表述了四个现代化的思想:“建设社会主义,原来要求是工业现代化、农业现代化和科学技术现代化,现在要加上国防现代化。”(注:《毛泽东选集》第5卷,人民出版社1977年4月版,第400页。) 二、战略步骤 当毛泽东和全党、全国人民带着经济建设的宏伟蓝图跨进新中国的历史进程中的时候,面临的是一幅百业凋敝、满目疮痍的图画。这无疑是一个巨大挑战。这是毛泽东殚精竭虑所思考的问题。 (一)恢复国民经济,为工业化建设作准备:三年时间。 1949年10月,毛泽东在给周世钊的信中说:“大难甫平。民生憔悴,须有数年时间,方能恢复人民经济。”(注:《毛泽东书信选集》,人民出版社1983年12月版,第345页。)由于国家的贫穷,造成了财政上的巨大困难,使毛泽东感到,原来设想的开国后马上进行大规模的经济建设的计划,因不具备条件,必须放慢一步,先集中力量用三年时间恢复国民经济,争取财政经济状况的根本好转,然后再开展有计划的大规模的经济建设。三年恢复国民经济的战略思想的形成有一个发展过程。1949年12月2日,毛泽东在中央人民政府委员会第四次会议上提出:“在三年五年时间内,我们的经济事业可以完全恢复;在十年八年的时间内,我们的经济就可以得到巨大的发展。”(注:《建国以来毛泽东文稿》第1册,中央文献出版社1987年11月版,第174页。)毛泽东对经济恢复在时间上加以界定,即三、五年。1950年6月,毛泽东在党的七届三中全会上全面分析了国内外形势,指出:国家“还没有获得有计划地进行经济建设的条件”,为此必须在三年的时间内实现财政经济情况的根本好转。在这里,毛泽东首次明确指出,国民经济恢复需要三年的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