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毛泽东认识思想的两个问题

作 者:

作者简介:
汤文曙(1947-),男,安徽无为人,安徽师范大学经济法政学院教授,硕士生导师。安徽师范大学经济法政学院,安徽 芜湖 241000

原文出处:
安徽教育学院学报

内容提要:

毛泽东的认识论思想最集中地体现了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毛泽东认识论思想作为毛泽东哲学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既离不开整个毛泽东哲学思想的发展,又有自身的思想进程。《实践论》作为反映毛泽东认识论思想的重要著作,以其独特的逻辑结构显示出特有的理论价值和实践价值。但《实践论》又不是毛泽东认识论思想的全部。


期刊代号:A2
分类名称:毛泽东思想
复印期号:2002 年 01 期

字号:

      中图分类号:A8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1-5116(2001)05-0013-04

      在毛泽东哲学思想发展过程中,适应中国革命实际的需要,认识论问题的研究始终居于突出的地位。如果说,把马克思主义哲学完整地、系统地中国化,是毛泽东哲学思想的基本特征,那么,毛泽东认识论思想则是最集中地体现了这个基本特征。因为,毛泽东以认识论的研究为基础,不断地总结中国革命和建设的经验,从多方面阐发和发挥马克思主义哲学,充分体现了中国共产党和中国人民对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创造性的运用和发展。离开对毛泽东认识论思想的研究,就难以把握毛泽东哲学思想与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内在联系,就难以把握毛泽东哲学思想乃至整个毛泽东思想。深化对毛泽东认识论思想的研究,有着重要的理论和实际意义。

      一、毛泽东认识论思想是一个发展过程

      毛泽东认识论思想作为毛泽东哲学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形成和发展当然不能离开整个毛泽东哲学思想的形成和发展,但也有其自身的思想进程。从毛泽东哲学思想发展史角度看,一方面确认某一著作为毛泽东哲学思想形成的理论标志,并反映出毛泽东认识论思想形成的某一进程,但不能认为该著作同时完全显示了毛泽东认识论思想的特色;另一方面,确认某一著作为毛泽东认识论思想形成的理论标志,也不能简单认为它就是认识论思想的全部。实际上,毛泽东认识论思想是在毛泽东哲学思想发展到一定阶段而显示其理论特色的,以后又在实践和理论方面,对它不断增添新的内容。

      在思想史的意义上说,当毛泽东完成由唯心主义到辩证唯物主义、由革命民主主义到共产主义的转变后,就开始了毛泽东哲学思想萌芽和形成,《中国社会各阶级分析》和《湖南农民运动考察报告》标志着毛泽东哲学思想的萌芽。

      《反对本本主义》是毛泽东哲学思想形成的基本理论标志。因为《反对本本主义》第一次提出“共产党人从斗争中创造新局面的思想路线”、“没有调查,就没有发言权”、“一切结论产生于调查情况的末尾,而不是在它的先头”的马克思主义论断,深刻地论述了“必须洗刷唯心主义精神,防止一切机会主义盲动主义错误出现”的重要性,批判了本本主义——教条主义思想的错误,明确指出“马克思主义的本本是要学习的,但是必须同我国的实际情况相结合”,“中国革命斗争的胜利要靠中国同志了解中国情况”,“共产党的正确而不动摇的斗争策略,决不是少数人坐在房子里能够产生的,它是要在群众的斗争过程中才能产生的,这就是说要在实际经验中才能产生”。这一切都蕴含着毛泽东哲学思想的实事求是、群众路线和独立自主三个基本方面的内容,既在世界观和方法论的统一上,显示了中国共产党人独立地解决中国革命的实际问题,又表明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理论——毛泽东思想已经形成。

      但是,从认识论的角度看,《反对本本主义》一方面包含了马克思主义认识论的重要观点,并能自觉运用这些观点;另一方面,它又只是在在批判教条主义——本本主义中,提出建立正确的思想路线的根本方面——“调查情况”、“了解中国”,而对于正确的思想路线的认识论基础——马克思主义认识论则没有展开,毛泽东认识论思想中最关注的主观和客观、认识和实践、知和行的辩证统一思想还没有涉及。

      随着中国革命的发展和中国共产党走向成熟,毛泽东哲学思想也得到了进一步的发展,产生了诸如《实践论》、《矛盾论》、《新民主主义论》以及延安整风时期的一系列重要著作。从认识论角度看,可以把《实践论》作为毛泽东认识论思想形成的重要标志。因为《实践论》运用实践的观点和辩证方法,结合中国革命实际,阐发了马克思主义认识论的基本内容,对中国哲学史上长期争论不休的“知”和“行”的关系问题作出了科学的回答,其中有许多创新和发展。

      《新民主主义论》虽不是一篇专门的认识论著作,但它体现了毛泽东对马克思主义认识论的运用和发展。在《新民主主义论》中,毛泽东在回答“中国向何处去”这个重大问题时,提出了解决问题应有的科学态度,即“科学的态度是‘实事求是’,‘自以为是’和‘好为人师’那种狂妄的态度是决不能解决问题的”。他还说:“真理只有一个,而究竟谁发现了真理,不依靠主观的尺度”;认为,马克思的“不是人们的意识决定人们的存在,而是人们的社会存在决定人们的意识”和“从来的哲学家只是各式各样的说明世界,但是重要的乃在于改造世界”的论断,是马克思主义认识论的基本观点。在这些认识的基础上,毛泽东把马克思主义认识论第一次明确地概括为“能动的革命的反映论”。如果说,毛泽东的《实践论》解决了主观和客观、认识和实践、知和行的辩证关系问题,那么,《新民主主义论》提出的“能动的革命的反映论”思想,则是对毛泽东认识论的重大发展。毛泽东的认识论思想,正是在“能动的革命的反映论”的前提下,从思想路线到工作方法,涉及政治、军事、文化等领域的应用,形成了以社会实践为基础的、以特别重视发挥人们的主观能动性为特色的认识论。正如《关于建国以来党的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所指出的:“毛泽东同志着重阐明辩证唯物主义认识论是能动的革命的反映论,特别强调充分发挥根据和符合客观实际的自学的能动性”。

      在社会主义时期,毛泽东为“能动的革命的反映论”不断增添新的内容。1960年,毛泽东在《十年总结》中说,真理的认识不是一次完成的,对于我国的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我们已经有了十年的经验,但仍然有很大的盲目性,还有一个很大的未被认识的必然王国,我们要在今后的实践中,继续调查它、研究它,从而找出它固有的规律,以便利用这些规律为社会主义事业服务。1962年,毛泽东在《扩大的中央工作会议的讲话》中,提出“自然是对必然的认识和对客观世界的改造。只有在认识必然的基础上,人们才有自由的活动。”1964年,毛泽东进一步指出:“人类的历史,就是一个不断地从必然王国向自由王国发展的历史。这个历史永远不会完结。”据此,我们绝不能因为毛泽东晚年在主观能动性问题上所犯的错误,就否认毛泽东在认识论上的贡献。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