战略管理是指企业面对激烈变化、严峻挑战的经营环境,力求得以长期生存和不断发展而进行的总体性谋划。它是一个动态的系统,力求面对日趋复杂化的环境和自身资源之间寻求一种均衡。 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实时报告系统的产生,审计参与到企业预测、决策、控制等管理活动中去已成为审计发展的重要趋势。有什么样的审计环境就会产生什么样的审计模式,也就会产生相应的审计理论体系。审计自身对象的演变无形中也为审计目标、审计方法、审计内容提供了变化的基点。 战略审计相关特点 (一)战略审计目标在21世纪的特点。审计的逻辑起点应该是目标的确立,影响审计目标确定的要素有两个:一是社会需求,二是审计自身能力。随着社会的发展,当社会对审计的需求超过审计自身能力时,审计目标随着调整。审计目标的演变:查错防弊→对资产负债表的真实性进行审计→对企业报表发表审计意见,以确定会计报表的可信性。那么经济发展到今天,战略审计的目标需具备多元化、动态化的特点。这是因为信息使用者已不满足对企业过去财务信息的了解,还要求了解企业未来的、非财务方面的信息,信息使用者将更关注人力资源、知识等无形资产的价值,由于对企业整体效益的关注,信息使用者还需了解企业履行社会责任方面的信息,这使得战略审计目标成为一个具有长期性、多元化、动态性、带有模糊性集合总体。 (二)战略审计对象的特点。21世纪,企业面临的是信息时代的挑战,很多经济活动通过计算机,通过虚拟的“媒体空间”得以处理,同样,战略审计对象具有复杂性、多元性的特点,涉及范围也日趋广泛,很难用一精确的语言加以定义,但至少应包括以下几方面内容:1.被审单位财务收支及所反映的经济活动。2.被审单位相关战略管理计划及战略实施和战略评价。3.被审单位需履行的社会责任及完成情况等。 (三)战略审计方法的特点。21世纪战略审计将更多地借助计算机这个现代化工具,转向系统分析及过程审计,运用战略思想对每一过程进行监督评价,通过对过程的审计达到对企业整体目标实现的审计。“审计信息化”势在必行,网络化的发展,电子商务和网上实体的出现,使经济交易、资本决策在瞬间完成,如何运用适当的审计技术深入到媒体中去,这将是一个迫切需要研究解决的问题。以上仅对审计目标、审计对象、审计方法三个层面阐述了面对21世纪的发展趋势。从整个审计理论体系构建看,它们仅是沧海一栗,还有诸如审计风险、审计重要性、审计项目具体化等许多审计问题,都需要用战略管理的观点判明它们是如何发展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