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效益审计是由独立的审计机构和审计人员执行的,对被审计单位或项目的经济活动进行综合的、系统的审查分析,对照一定的标准客观评价单位的经济效益状况和潜力,确定其经济管理的效率性,效果性和经济性,并提出合理化建议以促使其改善管理、提高经济效益的一种审计活动。 经济效益审计产生约于20世纪50年代,它的产生和发展与内部审计的产生和发展密切有关,同时,政府审计范围的扩大,也推动了经济效益审计的发展速度。60年代,美国提出了效率审计(efficiency)、效果审计(effective)、经济性审计(economy),即“三E审计”。70年代,英国形成了“以价值为本审计”,加拿大开展了以经济效益审计为中心的“综合审计”,此后世界各国相继实施了各种模式的经济效益审计。 经济效益审计可以分为业务经营审计、管理活动审计和资本经营审计三个部分。 业务经营审计是对业务经营过程的合理性和生产力诸要素开发利用及其经济效益实现程度进行的审计。具体包括经济资源利用效益审计和业务经营过程审计。经济资源利用效益审计指对资金使用效益、人力资源利用效益等的审计。业务经营过程审计则是对企业的供应过程、生产过程和销售过程的审计,主要包括业务经营计划的完成情况,各个生产要素的利用情况、组合情况等进行的审计。 管理活动审计就是对被审计单位各项管理进行进行分析审查,找出管理的薄弱环节,通过改善管理素质,提高管理水平和效率,促进企业提高经济效益。具体包括管理职能审计、管理制度审计和管理方法审计。其中对管理职能的审计包括对计划职能、组织职能、控制职能、决策职能、激励职能等的审计。资本经营审计是针对企业资产经营与生产经营“双轨”运行的状况而产生的,是对企业资本经营效益、兼并活动效益、外部资本筹措活动效益等进行的审计,以评价企业资本的效率性和效果性。 其次,为了更深刻的理解经济效益审计,必须注意以下几 1、经济效益审计是面向未来的建设性的审计,不仅着眼于对被审计单位或项目现实的经济效益实现程序的评价,更注意未来的经济效益的提高。不但要对被审计单位的经济效益作出客观公正的评价,更要针对审计过程中发现的问题,提出合理化建议,促使企业提高经济效益。 2、经济效益审计是一种动态的审计,应以可持续发展为前提。 3、经济效益审计应将单个企业的经济效益评价与宏观经济效益相结合。 4、经济效益相对与财务审计而言,其范围更广泛,目标更全面,所以相应的要求一支具有较高素质的审计队伍。审计小组成员不仅应包括专业过硬的财会人员,也应包括经济管理人员和工程技术人员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