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据审计署的安排,在审计署经贸司的指导下,我们与一兄弟办合作,对某集团公司领导人员1995年9月至2000年6月任职期内的经济责任进行了审计,完成了审计署交办的经济责任审计试点任务。基本作法 (一)审前调查。某集团公司由中央企业下放为地方企业后,多年不属我办业务管辖范围,对其变化情况不十分了解。对此,审计组派出6名同志到该集团公司就地审前调查,并安排了经贸处长设计《某集团公司及其所属机构情况一览表》开展详细调查,为组织实施审计掌握了第一手资料和情况。 (二)编制方案、确定重点。根据经济责任审计暂行规定和实施细则(讨论稿)及审计通知和审计署领导要求,我们编制了《关于某集团公司xxx同志任期经济责任审计实施方案》(试行),明确了审计目的、范围,重点审计企业资产、负债、损益的真实性和国有资产的保值增值情况;企业对外投资、资产处置和收益分配情况;企业内控制度执行和领导干部个人廉洁情况。 (三)明确分工、责任到人。我们根据参审人员的能力和特长,把22名审计人员分成两个大组五个小组,分别负责综合事项、资产、负债、损益、企业内控制度及重大决策和个人廉洁事项审计,各小组将任务分解到具体人员,并要求每个参审人员对所具体承担的任务取证、定性负全责,做到各尽其能,各司其职,各负其责,从而既提高了效率又保证了质量。 (四)积极探索。 1.审计进点前,我们编制了“承诺书”及“被审计单位提供资料承诺表”,审计进点后即送发给某集团公司和企业领导人限期分别填列,并要求该集团公司和xx同志对其所提供的资料的真实、完整性分别作了书面承诺,以保证提供的资料及时、真实、完整。 2.应用兄弟办研究开发成果,推广计算机辅助审计。审计中,我们邀请兄弟办的同志亲临审计现场举办审计抽样培训班,授课指导。在抽查该集团公司所属精工、物业、模锻、进出口、实业开发公司等5家子公司的资产、负债、损益真实性基础上,用经验判断和统计抽样计算机辅助审计相结合的方法,核查了某集团公司的资产、负债、损益的真实性。 3.编制《企业财务评价指标核实情况明细表》,明确了资产负债、流动比率、速动比率、应收帐款周转率、存货周转率、资本金利润率、销售利税率、成本费用利润率、资产保值增值率、资产收益率、总资产周转率、不良资产比率、投资收益率等13项指标,要求被审计单位与审计人员一起共同逐年填列企业会计资料反映的数据,并由企业领导人员和财务负责人及会计签名确认,以便与审计核实后的实际完成情况进行比较。 4.编制《某集团公司xx同志任期经济责任审计调查表》,设置13项内容,召开中层及以上干部座谈会,当场分发调查表,了解对企业领导人员的反映,从中发现审计线索。 5.采用公布工作电话、个别谈话、到当地监管部门和金融机构等方式,广泛听取对企业领导人员任期内的意见。 6.查阅内控制度建立和执行记录,会议记录、纪要,了解是否科学管理,民主决策。 7.在审计中紧紧围绕一个对象,两个方面,三个重点调查取证。即:始终围绕法定代表人开展调查,取与他有关系的证据;两个方面主要是落实对该同志的评价和他应负什么责任;三个重点就是保值增值、执行法规、个人廉政有无问题。要求每个审计人员,每份取证中必须实事求是地明确反映时间、事实、法规、结果、决策人、谁负责等几个要素,充分体现审计的客观,公正性。取得成果 通过30多天的艰苦工作,对该同志1995年9月至2000年6月担任某集团公司总经理期间,在提高经济效益,摆脱困境,公司制改建、资产重组、剥离企业办社会,建立健全各项规章制度,降低成本、经营决策等方面所做的工作,给予了充分肯定。同时也查出了问题,如资产、负债、损益不实;截留收入,虚列支出,设立“小金库”和帐外资金11481万元;为“借壳上市”,明知对方严重潜亏的情况下,决策投资,造成损失3617万元、或有损失300万元;任期以来实为年年亏损,却采取虚列收入、少记成本费用等方法,做成一年扭亏为盈111万元,二年稳中有升继续盈利240万元,三年突飞猛进超过千万元,四年再上新台阶达到1550万元的报表。1996年的“扭亏为盈”获得了有关新闻媒体向中央的报道和政府100万元奖励;保值增值方面,会计资料反映年年保值增值,1996年甚至达到181%,审计查实的有关问题和扣除土地评估升值入帐等因素,截止离任时保值增值率仅为63%;纳税方面,1996—2000年6月累计欠税额达24678万元;该同志任期内累计欠发本集团公司职工工资3863万元,而将应付工资转在帐外和通过科协、计协转移收入等11481万元,以奖金、咨询费等名义发给中层及以上干部;召开会议决定作假帐,虚列收入等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