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行经济效益审计标准存在的问题 经济效益审计标准一般包括:(1)历史标准,以本企业的上年实际水平或历史先进水平为标准。(2)社会标准,以本行业的社会平均水平为评价标准。(3)同行业先进标准,以同行业上年实际达到的先进水平为标准。(4)国际先进标准,以世界发达国家已达到的先进水平为标准。 上述标准比较容易取得,也是现今实际工作中常用的标准,对于衡量、比较企业的经济效益能够起到很大作用,但是仍有一些问题亟待解决。 1.难以完全达到经济效益审计的目的 经济效益审计的根本目的在于,寻找被审单位在经营、管理、耗费、收益等方面的薄弱环节,帮助企业找问题,挖掘潜力,改善经营管理,提高经济效益。而运用上述标准难以完全达到此目的。因为指标和平均水平只是初步评价,或者说是发展问题的突破口,而要获得效益审计的最终结果,还有一段距离。 一个企业经济效益较好,并不意味就没有问题。若按照此种标准搞经济效益审计,经济效益好的单位就无需审计,这是不符合经济效益审计的目的的。 2.不能满足企业的实际需要 如果只比较一些指标的水平,企业自己也可以搜集一些资料,进行比较,无需审计。在市场经济中,一个经济效益较好的企业仍需要发掘潜力,查找问题,以增强竞争能力,达到更好的经济效益。 3.不适合我国经济体制的特点 国有企业的所有者是虚置的,没有人格化的组织或个人来代表它行使所有权职能,即使是股份公司,一般也是国家股占有绝对多数的比例,所有者也是缺位的。国有资产管理部门、监事会等代表国家对国有资产保值、增值状况实施监督,但由于它们不是国有资产的所有者,不拥有所有权,不像股份公司的股东大会和董事会那样建有根本的利益机制,所以这种监管是不力的。国营企业没有明确的所有权人来监督,经济效益一旦达到平均水平,管理者就容易满足。有的企业因为占用了一些特殊资源,效益在行业中处于领先地位,于是就不思进取,不但没有发挥国有资产的最高效率,反而有的在激烈的竞争中破产。所以说,上述标准不利于促进国有企业经济效益的提高,不适合我国经济体制的特点。 4.年度指标规定得不科学对于前年度指标或前年同期指标,原则上不能认为就是经济效益标准。因为这些指标可能是低水平的,含有落后的因素,还很有潜力可挖。只是在展开经济效益审计的初期,如果利用这些指标作对比,还有一定的促进作用,而在开展经济效益的中后期,这些指标就不能作为经济效益审计的标准了。而在初期,这些指标则不失为经济效益审计标准的一种初级形式。 改进经济效益标准应考虑的因素 1.企业管理制度因素 分析制度,就是要从各种因果关系出发,分析单位经济效益好坏的原因,然后对经济效益做出评价。审查制度的关键是对被审单位的内部控制系统进行效益评审,即审查评价控制对象、控制变量和控制过程的反馈控制系统,促使被审单位采用最经济、最有效率的方式完成既定的目标,以最少的耗费,取得最大的效益。效益评审的目标,是对内控系统信息进行审查分析,确认其真实性与可靠性,并在此基础上评价控制系统的效益性。 2.企业管理状况因素 重点查明:企业是否建立了各项完备的管理制度和管理方法,在实际中能否得到全面贯彻执行;是否有科学合理分工和明确的职责权限,既相互联系又相互制约;各部门之间是否明确规定企业目标及实现目标的途径;各部门的目标是否与企业总目标协调一致,相互之间既相协调和平衡,又有各自独立的利益;企业决策部门的指令是否能得到全面贯彻执行,在执行中遇到的问题能否及时反馈到决策层;决策层的调整指令能否迅速传到执行部门;管理部门是否经常对生产经营活动进行检查监督,发现偏差是否及时纠正;是否有严格的奖惩措施,奖惩能否兑现;总体上是否既能有效地控制业务经营活动,又能充分调动各级管理人员和职工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各级管理人员是否具备与所在岗位相称的素质,是否有较强的敬业精神;德、能、勤、绩如何等等。 3.企业经营情况因素 以业务为导向的审计是以被审单位重大业务为线索而进行的,主要是对业务活动的结果或过程进行检查分析,判断业务活动进行是否正常,是否收到预期效果,进而找出导致业务活动偏向的因素,提出改进措施的审计模式。重大业务活动是被审单位素质的综合表现,是经济活动效益性的集中反映。通过对重大业务活动的追踪审计,能够捕捉被审单位经济活动多方面的信息,发现其经营管理的薄弱环节。审计人员提出改进措施,可以收到立竿见影的效果。决策审计就是以业务为导向的重要模式,企业面临的形势瞬息万变,为了实现预定目标,经常需要针对某些重要活动或事项做出决策,而一项决策正确与否,将对企业经济效益的实现产生重要的、持久的影响。因此,对决策方案的经济性、可行性进行审查评价,就成为开展总体效益审计的一项重要内容。通过决策审计,分析决策中存在的问题,分析形成问题的原因,寻查决策失误的主客观原因,就能够为确定或解脱决策人的经济责任提供客观依据,对被审计单位原决策方案做出评价并提出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