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计算机辅助审计面临的问题 (一)软件缺乏。近几年来,审计署主持开发并鉴定的一些计算机辅助审计软件,如工交审计软件、投资审计软件等,远没有满足审计工作的需要。究其原因,一是审计系统内缺少一批既精通审计业务又精通计算机技术的业务骨干。因为计算机辅助审计软件的开发必须能够充分体现手工审计的特点和审计人员的各种需求,这就需要软件设计者对审计工作的实际经验和审计技巧有独到的见解。就目前情况来看,在审计系统内这样的复合型人才不多。二是财务软件繁杂而不规范。由于财务软件没有提供审计线索与数据接口,对开发应用计算机辅助审计软件带来了一定的难度。会计电算化过程就像一只“黑箱”,只有输入和输出,使得传统意义上的审计线索减少。由于历史的原因,现今流行的会计软件都未提供审计数据接口,根本未考虑为审计留下线索。大部分软件都能提供凭证、明细账、总账之间的相互查询,而没有三者与报表之间的相互查询,而审计工作通常是从报表入手的。三是会计软件应用的不规范,影响了审计软件的开发应用。目前会计软件可谓五花八门,已通过财政部技术鉴定的财务软件就有19种,通过各省市财政部门技术鉴定的更多,没有一定的审批标准可以遵循,相互之间又缺少交流,各单位使用的电算化财务软件从实现方法、数据结构、科目设置等都不统一。会计软件的开发者为了通用性一般明细科目都设计为可自行设置,其代码的长度和名称各不相同。由于会计软件设计不规范,没有行业标准,使得把会计软件中的数据转化为审计工作数据的工作异常复杂。针对此种情况,目前的审计软件大多数是针对某一类财务软件的数据库开发的。这类软件的开发较容易,缺点是应用范围较窄。 (二)对计算机辅助审计的认识片面。目前,对计算机辅助审计工作存在两种片面认识:一是计算机辅助审计工作无所作为,认为计算机辅助审计工作太过超前,审计人员计算机应用水平较低,不能适应开展计算机辅助审计的需要,计算机辅助审计软件应用比较困难,效果不明显;二是计算机辅助审计是万能的,认为只要搞计算机辅助审计,所有问题都可以解决,只要将未审单位财务数据输入计算机软件,各类违纪违规问题就会自动输出。这两种观点都很片面。目前我们既要看到开展计算机辅助审计所取得的成绩,又要看到计算机辅助审计所存在的问题。应用计算机技术开展审计工作将是我们未来惟一的出路。 二、开展计算机辅助审计的途径 (一)提高对计算机辅助审计重要性和迫切性的认识。计算机辅助审计不仅是一种要求,也日益成为现实。计算机已经成为审计对象处理数据的主要工具,计算机处理信息的稳定性、及时性和可靠性已得到共识,由“利用计算机辅助审计”代替“绕过计算机辅助审计”和“穿过计算机辅助审计”已成必然。经济的发展对审计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一方面,电子商务的出现使无纸贸易成为现实,如何对审计线索电子化的经济业务进行审计;另一方面,众多“网上公司”、“网上银行”及远 距离多主体的网上合作体涌现,这种实体的主要资产就是知识,又如何对此“虚拟主体”进行审计,这些都对审计工作者提出了最迫切的要求。 (二)加大计算机辅助审计软件开发力度。改变当前软件缺乏的状况需解决以下几个问题:第一,创造有利于计算机辅助审计软件开发环境,对计算机软件开发进行必要的扶持。第二,增强大合作意识,要充分利用社会上的技术力量,争取社会资源,开发计算机软件只靠审计机关的人力物力是远远不够的。比如,可以与大的公司合作开发,也可以与院校合作申报研究课题争取资金。第三,加强创新意识,开发的计算机辅助审计软件从内容、形式必须创新,如果开发的软件只是手工审计的重复,那一定没有生命力没有市场。只有创新才有市场,才能进入“合作———开发———进入市场(商品)———再开发”的良性循环。第四,循序渐进,计算机人员与审计业务人员要协调配合,克服畏难情绪或急于求成心理,逐步将计算机辅助审计推向深入。 (三)改进教育和培训模式,提高审计人员的素质和业务水平。要培养面向未来的高素质审计人才,就必须建立面向知识经济的教育和培训方式,用新的观念,全方位的培训和选拔人才;推行素质教育,实施终身教育,学研结合,培养和造就一大批一流的审计人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