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播是一种重要的大众传播媒体,它以现代科技手段,用最快的速度把信息传输给亿万听众。因此,广播新闻在各种新闻中有自己独特的优势,长盛不衰。多年来,广播新闻的写作一直受到新闻界的关注,优秀作品不断涌现,理论研究也逐步深入。笔者多年从事广播新闻的采访报导,对广播新闻写作的理论与实践常予关注。在此就广播新闻导语若干问题略抒管见,以就正于方家。 一 广播新闻的结构与报纸新闻的结构有所不同。最明显的是广播新闻稿一般没有标题,因此,它更重视导语。新闻的导语就是消息的开头,它选用一种凝炼的形式(可以是一、二句话,也可以是一段话或几段话),简洁的文字,发挥纲举目张的作用,统率全文,吸引读者。广播新闻的导语和报纸新闻的标题一样重要,在新闻消息中用尽量简短的语言介绍最主要的内容,概括地揭示出主题,引导听众(读者)进一步倾听(阅读)整个消息。 对于新闻“导语”这一概念的定义,新闻学界至今仍在继续探讨,认识逐步深入。虽然各自有不同的表达,但最基本的内涵已有共识。对大多数新闻消息来说,其导语是用极其简明生动的语言,表达出最重要、最新鲜的事实,揭示出新闻消息的中心思想,起到牵引全文、吸引受众(听众、读者、观众)的作用。在讨论导语的含义时,有的论者认为“金字塔式写作结构”的导语并非如此。我们细加观察就会发现,“金字塔式”也是把最重要、最精彩的事实放在消息的最前面,稍次要的放在第二位,依次类推,按材料主次排列。在这里我们可以把最前面的、最重要的事实视为导语。像这样的例子俯拾即是。如报导美国总统肯尼迪遇刺身死的消息,路透社达拉斯1963年11月22日电讯稿为: 急电:肯尼迪总统今天在这里遭到刺客枪击身死。 总统与夫人同乘一辆车,刺客发三枪,命中总统头部。 总统被紧急送入医院,并经输血,但不久身死。 官方消息说,总统下午一时逝世。 副总统约翰继任总统。 这则消息共五句话,是比较典型的“倒金字塔式结构”,第一句话即为导语。 新闻导语有着极其重要的作用。就新闻本身来说,导语能够以点睛之笔突出消息的核心,抓住要点,揭示主题,为下一步表述全文创造条件;好的导语可使整个消息纲举而目张,思路清晰,结构紧凑。 对受众(听众、观众、读者)来说,新闻消息必须有好的导语才能吸引他们的注意力。这是新闻传播中受众心理活动规律所决定的。人们接受新闻消息时的思维活动特点与欣赏小说、戏剧等艺术作品时是不同的。人们获取新闻信息,主要是想马上了解当天或近期发生的比较重要的事件,关心事件发生在什么时间、什么地点?参与的是什么人,有什么结果?这样,新闻消息就必须把人们最关心的上述内容尽快突出出来。如若不然,像写小说、编戏剧那样先是一层层的剥竹笋,把高潮放在后面,所谓“好戏在后边”,这样的新闻消息就很难抓住听众(或读者)。因为受众(听众或读者)接受新闻消息的规律是希望首先了解最重要的内容,或是大意。当他们对这一消息有兴趣时,也就是消息的要点或大意能引起受众的注意并激起进一步了解的欲望时,他们才会有耐心更进一步了解过程或细节。如果新闻消息不能在一开始就将最重要、最新鲜、最吸引人的事实突出出来,是很难引起受众的注意的。 一般新闻消息尚且如此,对广播新闻来说,导语更加重要。广播新闻与报纸新闻最大的不同在于:报纸新闻有可保存的载体,如果未能马上引起读者的注意,读者尚有机会再流览而产生兴趣。而广播新闻的载体为瞬间即逝的声波,如果当时未能引起听众的注意,事后就很难有机会再重复。所以,广播新闻更重视拟定导语,用极其简洁明了的语言,扼要叙述事实,揭示消息的主题和核心,以求尽可能先声夺人,抓住听众。好的广播新闻的导语,言简意赅,人们一听即可从中了解这条新闻所报道的事实要点或者报道内容里最重要、最新鲜的东西,从而激发起兴趣。 二 正因为广播新闻的导语如此重要,所以作为新闻工作者(不论是专业的还是业余的),必须把写好新闻导语作为极其重要的基本功认真对待,务求掌握其中三昧。 从大量的采访素材中抓住中心和主题,用最简洁的语言表达出来,成为富有概括力和吸引力的导语,这本身是极富创造性和超越性的活动。当然,这种创造和超越很难用某种静态的范式表述,它是基于对素材的翔实而全面的掌握,经过“众里寻它千百度”的思索和推敲,激起灵感的迸发和升华,才能形成字字珠玑的结晶。导语的创造是无定式,但是,我们从导语的本质特征和导语的重要性出发,提出写作的要求,不仅是必要的,而且也是可行的。 第一,根据导语的本质特征——揭示主题,显示消息的核心与精华,我们撰写导语应当反复琢磨采访所得的材料,逐字推敲锤炼,用尽量精炼简短的语言,突出最重要、最精彩之处,把主题思想鲜明地标示出来。特别要注意,导语既是从消息中提炼出来,能提纲挈领,统帅全文,但又不能与下文重复。 所谓突出主题、抓住核心,就是明确而毫不含糊地或介绍某一事情,或表彰某一人物,或传播某一经验,来说明一个问题或宣传某一个观点,表明提倡或赞成什么,否定或反对什么。这是广播新闻的“灵魂”,体现着消息的质量与价值。唐代诗人刘禹锡在《陋室铭》中说:“山不在高,有仙则名;水不在深,有龙则灵”。这句话可以用来形象地比喻新闻消息的结构,消息的主题就是山上的“仙”、水中的“龙”,没有它,消息会变得含糊不清;有了它,消息才神彩飞扬。为了突出主题,写出好的导语,记者必须深入生活第一线,细心采访,掌握大量第一手生动素材。如若不然,不占有大量材料,或凭道听途说,捕风捉影;或凭一鳞半爪,向壁虚构;或凭主观愿望,随意褒贬,都不会写出好的导语。 第二,成功的导语在于能发挥引导、诱导、前导的作用。这种“导”的作用是双重的:既是对导语后面消息主体的牵引与提挈,又是对受众(听众、读者)的吸引和诱导。所以,对导语不能仅仅要求能突出主题和中心,还必须要求能发挥双重“导”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