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共产党执政的历史经验

作 者:
赵曜 

作者简介:
赵曜,中共党校科社部教授,博士生导师。中央党校,北京 100091

原文出处:
《军队政工理论研究》

内容提要:

中国共产党在执政的半个世纪中积累了极其丰富的经验:必须集中力量发展经济和促进社会的全面进步,必须从中国的基本国情出发,必须坚持改革和创新,必须坚持走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建设道路,必须正确认识社会主义和资本主义的关系,必须有正确的理论、路线和纲领及其要不断地加强党的领导和建设。


期刊代号:K4
分类名称:中国现代史
复印期号:2001 年 11 期

字号:

      中图分类号:D25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9-346X(2001)04-0003-04

      中国共产党的八十年,是日益发展壮大的八十年,是马克思主义在中国取得辉煌胜利的八十年,是党领导中国人民不断开辟历史新篇章的八十年。

      我们党在执政的半个世纪中,领导广大群众取得了历史性的伟大成就,积累了极其丰富的正反两方面的历史经验。这些经验是我们党以毛泽东、邓小平、江泽民为核心的三代领导集体领导全党和全国人民,通过长期奋斗,不知付出多少学费和代价换取来的,是我们党最珍贵的财富。

      必须集中力量发展经济和促进社会全面进步

      无产阶级夺取政权、特别是建立社会主义制度以后,面临的任务很多,但最根本的,能够带动全局的,是要集中力量发展经济。对此,我们却经历了一个认识和实践过程。我国从1949年建国到1978年十一届三中全会近30年时间,有过把发展生产力摆到重要位置上,但方法不对头(如通过群众运动或不断变革生产关系)的时候;也有过把不断变革和完善生产关系摆在首位,甚至搞“穷过渡”的时候;还有过坚持“以阶级斗争为纲”,把巩固无产阶级专政摆在首位的时候。对根本任务的这些模糊认识和误解,致使我国在很长一个时期没能集中力量发展生产力,这是一个严重的错误和失误。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邓小平通过总结历史经验,提出了社会主义的根本任务是发展生产力的新的科学论断。他指出:“社会主义的任务很多,但根本一条就是发展生产力,在发展生产力的基础上体现出社会主义优于资本主义。”又说:“一个真正的马克思主义政党在执政以后,一定要致力于发展生产力,并在这个基础上逐步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社会主义的根本任务是发展生产力,这就决定了经济建设的中心地位,其它各项工作都要服从和服务于这个中心,而不能干扰和冲击这个中心。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党和国家的工作重点从“以阶级斗争为纲”转移到以经济建设为中心,这是最根本的拨乱反正。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这是推动社会主义各项事业加快发展和保障国家长治久安的基础性工程。实践证明,我国只有生产力发展了,物质财富才能丰富,人民生活才能富裕,国家才能富强,社会主义制度才能巩固,国际地位才能提高。但是,通过实践,我们又认识到,中心不是唯一。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绝不是一个单纯的经济发展过程,而是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经济、政治、思想文化三个方面交互作用的社会全面进步过程。因此,要紧紧围绕经济建设这个中心,通过加强民主法制建设和精神文明建设,促进社会全面进步。这是社会主义社会发展的鲜明特点,是社会主义优越性的重要体现,是我们党对科学社会主义的创造性运用和发展。

      必须清醒地认识中国的基本国情

      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我们党认真总结历史经验,提出在我国这样经济文化比较落后的国家进入社会主义以后必须经历一个很长的初级阶段的马克思主义的新的科学论断。这个初级阶段,不是泛指的,而是特指的,即我们不是在商品经济充分发展和现代化的基础上搞社会主义,而是先建立了社会主义制度,然后再来发展商品经济和搞现代化建设。所谓我国处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其含义有两层:其一是从社会性质来说,我国已经是社会主义社会,而不是过渡时期,因而必须坚持社会主义方向和道路,而不能倒回去,搞什么“全盘西化”和补什么“资本主义的课”;其二是从发展程度来说,我国社会主义社会的成熟程度还很低,处在不发达阶段,因而我们必须从这个最基本的客观实际出发,搞改革和建设,而不能要求过高,求之过急,急于求成,做超越阶段的事情。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这个科学论断的提出,既同过渡时期划清了界限,又同社会主义的发达阶段划清了界限,这就把我们党的路线、方针、政策置于现实的科学基础上,从而避免了右的错误和重蹈过去超越阶段的“左”的错误。

      从这个基本国情即最大的实际出发建设社会主义,是我们党总结历史经验所得出的基本结论。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前,我们在社会主义建设中出现的一系列失误的根本原因,就在于提出的一些任务和政策超越了初级阶段。如在发展生产力方面,对我国经济文化的落后性认识不足,不从实际出发、提出违背客观经济规律的高指标,急于求成;在生产关系方面,调整和变革离开了生产力的实际情况,追求“一大二公”,盲目求纯;在社会发展阶段方面,没有认识到社会主义是由低级向高级、由不成熟到逐步成熟的发展过程,混淆不同阶段质的界限,急于过渡。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的20多年,我国社会主义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所以不断取得成功,最根本的原因就是一切从初级阶段的实际出发。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特征有三,一是生产力不发达,二是生产关系不成熟,三是上层建筑不完善。基于这种认识,我们在发展生产力方面,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提出三步走的发展战略,国民经济呈现持续、快速、健康发展的势头;在生产关系方面,遵循生产关系一定要适应生产力性质和水平的规律,把原来的纯粹公有制调整为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把原来单一按劳分配调整为以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在上层建筑方面,不再提出一些不切实际的口号和要求,而是稳步推进政治体制改革和切实加强精神文明建设。坚持上述三个方面,使我们既克服了过去那些超越阶段的错误观念和政策,又拒绝了抛弃社会主义基本制度的错误主张。实践证明,我们这样做,没有离开社会主义,而是在脚踏实地建设社会主义,从而使社会主义在中国真正兴旺和发展起来,广大人民从切身感受中更加拥护、热爱社会主义。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