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共产党对私人资本主义认识的历史考察

——兼论邓小平理论对中国工业化的贡献

作 者:

作者简介:
王毅武(1948-),男,山东龙口人,海南大学中国现代经济理论研究所研究员、所长,主要从事中国社会主义经济理论研究。海南大学 中国现代经济理论研究所,海南 海口 570228

原文出处:
《河南师范大学学报》:哲社版

内容提要:

正确认识私人资本主义经济在中国的发展,是正确认识和把握非公有制经济发展的核心问题。新中国成立前后,党对私人资本主义经济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和作用的认识是基本正确的,这种认识是党在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逐步发展而来的。邓小平理论体现了新时期党对资本主义经济发展的创新性认识。中国共产党对于国家资本主义经济、实现现代化与资本主义经济的联系、允许并鼓励非公有制经济的发展、股份合作制及发展资本、劳动力市场等一系列问题的认识和实践,真正体现了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的时代进步性。


期刊代号:K4
分类名称:中国现代史
复印期号:2001 年 08 期

字号:

      中图分类号:F12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0-2359(2001)02-0014-07

      一

      马克思所设想的社会主义生产资料公有制,是资本主义发达国家无产阶级革命取得胜利后,至少首先是在德、法、英、美共同胜利后的事业。这些国家不仅在工业而且在农业中,资本主义都有充分的发展,大生产不仅完全取代了小生产而且全面普及。但在社会主义的具体实践中,无产阶级革命不是在资本主义发达国家首先胜利,而是在帝国主义链条的薄弱环节,即资本主义比较不发达甚至更落后一些的国家取得了胜利。从生产力的发展水平看,这些国家总的说来还比较低,发展不平衡,生产社会化的程度也不高。从生产关系的构成看,不仅没有实现马克思最初设想的那种全社会单一的社会主义公有制,而且非公有制形式大量存在,特别是在农业中,虽然生产的社会化有一定的发展,但并没有发达到小农的个体经济已经不存在的程度。于是,现实中的社会主义究竟应该如何认识私有制经济,特别是私人资本主义经济,也就成为一个值得认真思考的问题了。

      在中国,由于半封建半殖民地的旧中国尚未进入资本主义阶段,经新民主主义革命取得政权的中国无产阶级所面临的基本国情是:大国小生产,农业十分落后,工业很不发达,经济发展极不平衡。这种情况,一方面决定了中国社会主义建设的长期性、艰巨性和复杂性,同时也决定了中国工业化建设的特殊性;另一方面也给中国共产党人提出了一系列如何科学地运用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解决中国的实际问题,首当其冲就是怎样认识与对待私人资本主义。也就是说,马克思主义创始人给我们留下了独立思考的理论空间,同时也给我们提供了丰富与发展马克思主义的历史机遇。

      自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我国已基本形成以社会主义国有制经济为主体的多种经济形式并存的经济格局。其中,私人资本主义经济也相应在一定范围内得到一定程度的发展。正确认识私人资本主义经济在中国的发展,是正确认识与把握非公有制经济发展的核心问题。

      所谓私人资本主义,一般是相对于官僚资本主义或垄断资本主义而言,侧重指自由资本主义经济。一般说来,资本主义经济是建立在社会化大生产基础上的以生产资料私有制和雇佣劳动为特征的生产方式。它是经过资产阶级民主革命和产业革命最终代替封建主义生产方式的结果。在资本主义经济的建立过程中,资产阶级曾经是一个相当革命的阶级,它把商品经济推向全世界,开拓世界市场,并以市场经济为武器消灭与改造了以小生产为特征的自然经济及其上层建筑。从历史进程来看,资本主义是一个比封建主义进步的社会形态,是人类社会发展的基本形态之一。资本主义在其几百年的发展过程中,特别是近百年来所创造的生产力比以往一切社会所创造的生产力总和还要大得多。近现代以来三次技术革命都是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产物,是生产力得以发展的标志。在中国实现工业化的进程中,资本主义经济是否仍有生命力,主要是看其对生产力的发展是否仍有促进作用。至于某一行业和地区,资本主义经济是否仍有进步意义,也主要取决于对生产力发展的作用如何?

      二

      新中国成立前后,私人资本主义的发展本来是比较顺畅的,党对其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与作用的认识也是基本正确的。

      问题始于1964年毛泽东在八届十中全会根据的那条“基本路线”,要害即在社会主义社会这个相当长的历史阶段中始终存在着阶级、阶级矛盾和阶级斗争,存在着资本主义复辟的危险性。由于一方面判断的失误,另一方面宣传的偏差,加之多年的闭关锁国与资本主义所固有的弊端,从而使得不少的同志谈“资”色变,开始视资本主义若洪水猛兽,至“文革”十年,更是登峰造极。

      因此,正本清源,拨乱反正,回顾一下党在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对私人资本主义认识的历史过程是必要的:中国早期的共产主义者们认为,帝国主义各宗主国不仅在中国把持着主要的经济控制权,而且压迫着中国的民族工业。同时,地主阶级的土地私有制度束缚着社会生产力的发展,封建余孽极为厚重。毛泽东指出,中国是“城市买办阶级和乡村、豪绅阶级的统治。”[1]这里,实际上已经暗含了旧中国社会性质的两个重要特征:半殖民地性与半封建性,从而已经为中国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预示了前景。1930-1935年,主要以《新思潮》与《动力》两家期刊为争论双方,展开了关于中国社会性质问题的大论战,对于旧中国究竟是资本主义经济关系已经占“绝对优势地位”,还是资本主义经济虽然有所发展,但封建的半封建的经济仍然居支配地位进行了针锋相对的讨论与争鸣。在此之前,中国共产党人就认为,中国是“受国际帝国主义牵制的半殖民地”,“还有许多半封建制度的残余”。[2]1925年,王学文在《中国经济现状概观》等文章中初步提出了中国社会性质是半封建半殖民地社会的思想。1928年他在《中国经济学界概括》一文中再次阐述了上述思想,并进行了较为深入的论述。1930年,王学文又接受党的委托,在《新思潮》杂志第5期《中国经济研究专号》上发表了《中国资本主义在中国经济中的地位,其发展及其前途》一文,明确认定旧中国社会性质的半封建与半殖民地性。1931年,王学文《中国经济的性质是什么?》一文在《读者》杂志发表,此文再次论证了中国社会的半封建与半殖民地性质。关于中国社会性质的半封建半殖民地性,蔡和森比王学文认识的还要早一些,但蔡和森没有作深入的分析与论证。1939年,毛泽东的重要著述《中国革命与中国共产党》发表,明确肯定了当时中国的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性质,[3]并为中国共产党及其理论所接受和使用。1946年,王亚南的《中国经济原论》一书出版,更加深刻和全面地阐释了旧中国的半封建半殖民地性质。科学地判定中国的社会性质,实际上也就给定了资本主义经济在中国的历史命运。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