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危机处理的角度看抗美援朝出兵决策

作 者:

作者简介:
章百家 中央党史研究室研究员 北京 100080

原文出处:
《中共党史研究》

内容提要:

在新中国历史上,抗美援朝出兵决策是在紧急情况下进行的第一次危机处理,它是在国家安全受到严重外来威胁的情况下作出的。这个决策过程复杂,影响重大,其中有不少值得记取的宝贵经验。


期刊代号:K4
分类名称:中国现代史
复印期号:2001 年 03 期

关 键 词:

字号:

      〔中图分类号〕D651.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3815(2000)06-0022-06

      从1950年6月25日朝鲜战争爆发,至10月25日中国人民志愿军在朝鲜打响入朝第一仗,恰好四个月。在国家安全受到严重外来威胁的情况下,中共中央作出了抗美援朝出兵决策。这一决策过程可以说是新中国经历的第一次重大危机处理。

      一、朝鲜战争爆发前后的中国安全形势

      从新中国建立后的实践经验来看,国家安全形势的好坏主要受三个因素的影响:第一,国际环境,它由国际格局和国际形势这两个互相联系的方面组成。国际格局是国际环境的核心,相对稳定;中国在既定格局中的地位,对国家安全具有长期影响。国际形势则时时变动,尤以中国周边形势的变化对中国安全的影响最为直接。第二,中国自身的实力,主要指经济实力、军事实力、政治稳定性等。它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中国影响国际环境的能力和抗风险能力。第三,中国决策者的水平,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他们是否对国家安全形势作出了客观、准确的判断,制定了合理的安全战略;二是他们是否有能力应付国际环境发生的重大变动或周边突发事件引起的危机。对任何国家来说,安全利益都是国家利益的基础,只有安全利益得到一定程度的满足,国家生存有了一定的保障时,其他的国家利益才可能得以实现(注:有关安全利益和国家利益的关系,可参见阎学通:《中国国家利益分析》第二章第二节,天津人民出版社1996年版。)。

      从1949年10月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到1950年6月25日朝鲜战争爆发,新中国的安全形势无论从国际环境来看,还是从国内环境来看,显然都处在相当紧张和不稳定的状态。

      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后,国际形势的发展有两个显著的特点:第一是美苏冷战格局的出现;第二是亚洲掀起了民族解放和国家独立的浪潮。冷战首先把世界发达地区分裂成两部分,这是其迅速具有全球性影响的重要原因。随后,美、苏又试图扩大对亚洲和世界其他地区前殖民地国家的影响,美国更以“遏制苏联扩张”为名竭力控制正在兴起的民族解放运动,冷战因此从欧洲扩展到亚洲和世界其他不发达地区。两极对抗的冷战格局的出现,迫使各国不得不把国家安全作为国家利益的最主要考虑。世界上几乎每个国家都要在东西方两大阵营中选择一方作为自己的依靠对象。

      新中国成立之初,面对错综复杂的国际国内形势,首要任务是巩固人民政权;恢复饱受长期战乱破坏的国民经济;继续完成祖国统一大业,追歼残余国民党军事力量,并准备进军西藏和渡海解放台湾。为争取和平环境,新中国在外交方面采取了重大步骤,同苏联签定了“友好同盟互助条约”。在当时的历史条件下,这一条约的签订为新中国提供了外部的安全保障,并有利于各项国内任务的完成。

      当时,美国是从外部威胁中国的主要势力。中国革命由中国共产党领导,并具有鲜明的反帝性质,这使得新中国自成立时起就同美国处于紧张的对立之中。冷战的出现无疑加剧了这种对立。美国政府在中国内战期间执行“扶蒋反共”政策,在中国革命胜利之后仍不愿面对其对华政策失败的事实,不愿承认新中国。在中国领导人看来,美国的威胁具有双重含义:既针对中国革命,也针对新中国的国家安全。

      虽然新中国领导人始终对美国的武装干涉保持着高度警惕,但他们基本的判断是:随着国民党的失败和新中国的建立,美国直接干涉中国革命的可能性正在消退。无论从当时的情况来看,还是后来的研究所表明,这个判断基本准确。当时美国对华政策正处于犹豫、观望和动摇之中,中美关系虽处于紧张的对立之中,但并没有发展成直接对抗,经过一段时间双方关系得到缓和的机会还存在。

      朝鲜是中国的近邻。近代的历史经验表明,朝鲜的安全同中国的安全密切相关。日本的侵略便始自朝鲜半岛,然后向中国大陆扩张。在反对日本侵略和殖民统治的长期斗争中,中朝两国人民互相支援、并肩战斗。不过,在新中国成立前后,有关朝鲜的问题与中国关系不大,主要由美、苏两个大国的对朝政策和朝鲜内部的发展所决定。中国人民对朝鲜人民的支援基本是道义上的。

      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后,朝鲜摆脱了日本的殖民统治,获得了民族独立,但冷战的出现造成了朝鲜的分裂。朝鲜人民有统一的愿望,是必然的。以历史的眼光来看,朝鲜战争的不可避免性就在于冷战造成的态势和亚洲民族解放、民族独立以及随之而来的国家统一问题之间的冲突。

      朝鲜战争爆发后,新中国原先就十分紧张的安全形势立即变得极其严峻,中美关系从对立发展为对抗。美国借朝鲜战争爆发之机,在武装干涉朝鲜的同时派遣第七舰队侵入台湾海峡;随后,美军又大规模越过三八线,将战火烧到中朝边界的鸭绿江边。与此同时,不利于新生政权巩固的国内因素也大大增加。逃到台湾的国民党政权,不仅突然得到了喘息的机会,而且感到了反攻大陆的希望,残留在各地的反动势力也蠢蠢欲动。

      从中国的角度看,美国的行动不仅是侵犯了中国的主权和领土完整,严重威胁了新中国的安全,而且阻碍了中国的统一进程,是对即将取得彻底胜利的中国革命的干涉。面对如此严重的挑衅和危机,中国政府不能不迅速作出反应。

      二、抗美援朝出兵决策的过程

      一般地说,当一场危机出现之后,相关国家处理危机的决策过程大致经过四个步骤:(1)作出初步反应,观察危机的进一步发展,收集有关信息,分析可能出现的各种前景;(2)制定对策,估量这场危机对国家安全和国家利益的影响,分析影响危机前景的因素,对各种可能的应对方案进行利弊比较,首先采取外交行动,同时为可能采取的军事行动作出准备,协调盟国间的关系;(3)确定必须采取军事行动的底线,向对手发出警告或威慑信号;(4)作出最后决断,采取军事行动,并明确这一行动所要达到的目标。在处理危机的实际过程中,这四个步骤不可能截然分开,往往互相交错。其中,发出警告和威慑信号是十分关键的一环,危机有可能在这时被成功地制止。如果警告失效,被迫采取军事行动,危机升级为战争的可能性就大大增加;但军事行动所要达到的目标,通常是有限的,战争被控制在局部范围。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