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四时期评孔思潮研究述评

作 者:

作者简介:
张艳国 湖北省社会科学院《江汉论坛》编辑部 武汉 430077

原文出处:
《社会科学动态》

内容提要:


期刊代号:K4
分类名称:中国现代史
复印期号:2001 年 03 期

关 键 词:

字号:

      五四时期(1915年9月——1923年年底),在思想文化领域,新旧、古今、中西之争如风雷激荡,精彩纷呈。中国近现代史上一大批文化巨子,如严复、康有为、梁启超、章太炎、陈独秀、李大钊、胡适、吴虞、鲁迅、梁漱溟、恽代英、杜亚泉、张东荪、蔡元培、张君劢、傅斯年、郭沫若、顾颉刚等在历史的天空找到了自己的位置。孔子及其学说,在中国传统文化向现代化变迁的五四时期,再一次经历历史的严肃评判。这场深刻的思想文化评判,围绕着孔子及其学说在中国文化乃至社会历史向着现代性方向演变的价值、作用和地位,站在“破”与“立”的立场上,激烈地展开。在论争中,新派与旧派,传统派与现代派,东方文化派与早期西化派,营垒分明,各不相让。虽然这场论争只是五四新文化运动的一个单元,并且很快就被继起的“科学与人生观”论战(1923年,又称科玄论战)所冲淡,但是,这场评孔论战的成果是显而易见的:第一,明确认识到,在中国文化乃至中国社会的现代化变迁中,必须正视以孔子及其学说为代表的中国传统文化的影响;第二,明确认识到,在中国文化乃至中国社会的现代化前途中,必须寻求科学而可行的方法与途径,发挥孔子及其学说的积极作用;第三,明确认识到,实现中国文化乃至中国社会的现代性转换,必须确立全新的文化价值标准及其取向,重塑中华民族文化心理结构;第四,明确认识到,面对世界性与现代性的挑战,孔子学说也面临着现代性转换问题。总之,通过这场论战,破除了“迷信孔子及其学说”社会心理与文化心理,对于探寻中国文化乃至中国社会的前进方向,是有极其深刻的历史意义的。

      建国以后,受中共党史关于五四新文化运动范式的影响,中国近现代史领域形成了一个研究五四新文化运动的亚范式:五四新文化运动的主体(文化精英),由民主主义者向共产主义者转变;五四新文化运动的过程,由传播民主和科学向传播马克思主义(科学社会主义)发展;五四新文化运动的结果,是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取得初步胜利和中国共产党的创立。在此亚范式的指导下,五四新文化运动中的评孔论战被忽略了,评孔论战与新文化运动的关联也没有得到应有的解说。在高校文科历史学“中国近现代史教材”中,此种范式在几种有影响的著作中得到了突出而典型的体现,如林增平著《中国近代史》(上、下册),湖南人民出版社,1979年第2版;胡绳著《从鸦片战争到五四运动》(上、下册),人民出版社,1981年;黄元起主编《中国现代史》(上、下册),河南人民出版社,1982年;彭明主编《从空想到科学:中国社会主义思想发展的历史考察》,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1年;刘健清、李振亚主编《中国近现代政治思想史》,南开大学出版社,1993年;等等。在几种影响较大的关于五四运动研究的专者中,也是如此,如丁守和、殷叙彝著《从五四启蒙运动到马克思主义的传播》,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79年第2版;彭明著《五四运动史》,人民出版社,1979年;等等。在这个亚范式中,上述论著对于五四时期的评孔论战的讨论存在以下明显缺陷:第一,没有把评孔论战作为一个独立的重要事件来讨论。在五四时期,事实上存在一场评孔论战,是五四新文化运动中的一个事件,如同五四新文化运动中的白话运动、问题与主义论战、社会主义论战等等一样重要;第二,对评孔论战与五四新文化运动的有机联系缺乏必要的论述。一方面,评孔论战是五四新文化运动的直接起因之一;另一方面,又是中国文化乃至社会演变在五四时期必然产生的文化思潮。在中国近现代史上,评孔论战同中国社会及其文化的变迁密切相关,但又有其自身独立的演变轨迹;第三,五四时期的科学社会主义在中国的传播与评孔论战两者虽有联系,但它们之间并不存在主辅关系,更谈不上谁重要谁次要,它们各自对中国社会及其文化变迁产生作用。离开历史学、文化学、文化史的立场与观点,仅仅从政治意识形态的角度看问题,不能全面而科学地认识五四新文化运动中的评孔思潮。

      当然,也有打破这一亚范式来讨论五四新文化运动与评孔论战的。如陈旭麓著《近代中国社会的新陈代谢》(上海人民出版社,1992年),就别具眼光。在书中,作者专辟一章“新文化运动”。在讨论中,作者是从社会变迁与文化演进的角度立论的。书中论述道:“对传统文化的批判并非始于‘五四’。早在戊戌时期,……但这些批判仍然是局部的而非总体性的。且多着眼于政治,把孔孟之道与作为封建专制主义理论内核的‘三纲’截然划开,把罪恶归诸后者。这与‘五四’是有区别的。”(第377页注释3)“五四新文化运动出现于洋务运动、戊戌维新与辛亥革命之后,既是由此前70多年的历史呼啸而来,又是对这段历史的深刻反思。它以辛亥革命后的社会现实为认识起点,进而追溯到几千年历史凝结而成的文化传统,并对这种传统进行了总体性的理性批判。”(第377页)虽然本书关于五四时期的评孔论战的篇幅有限,但是,其立论的视角与方法,是有启发性的。显而易见,蕴涵于其间的一些精当的看法,也发人深思。此外,马勇著《中国近代文化诸问题》(上海人民出版社,1992年),也值得重视。本书从中国文化在近代演变的自身轨迹和内在规律出发,用两章半的篇幅,讨论了五四新文化运动与评孔论战。本书的研究方法及其相关论述能给人耳目一新之感。美中不足的是,叙述略嫌过繁,而论述略嫌简单。这当然是苛求之辞了。

      五四新文化运动后,第一篇研究新文化运动与评孔论战的论文当属林风的《新文化运动与尊孔复古》《清华周刊》第42卷,第3、4期)。文章认为,新文化运动是一个反封建文化的运动,它是清末梁启超领导的反对旧文化的继续,但是,由于缺乏一个民主革命的推动,新文化运动最后陷于失败;封建势力没有被消灭,封建文化也没有被打倒,因而孔子的偶像依然受着香火,“复古实在不是飞来的奇祸”。这篇文章虽然从字里行间映现出强烈的现实感,立论也很偏颇,但是,它对于封建势力、封建文化、孔子偶像同新文化的此消彼涨的关系,还是看得很清楚的。此后,这一领域的研究论文,虽已突破百篇大关,但如果细化,并予检讨,不难看出其间的成绩与不足。就成绩而言,第一,面和点均有涉及。宏观上进行讨论并代表研究水平的论文,约有10余篇。这些文章主要形成于新时期20年。如,朱玉湘《试论五四时期思想界对孔子的评价》(《孔子及孔子思想再评价》,吉林人民出版社,1980年),俞祖华《五四时期复古与西化的文化偏向》(《中州学刊》,1988年第1期),黄万盛《论五四反传统的性质与意义》(《光明日报》,1989年4月5日),胡绳《五四和反封建》(《求是》,1989年第9期),苗润田《五四对孔学批判的理论成果需要总结》(《齐鲁学刊》,1989年第3期),彭明《论五四时期的理性精神》(《历史研究》,1989年第3期),黄克剑《五四文化价值取向论略》(《福建论坛》,1989年第2期),耿云志《五四文化运动再认识》(《中国社会科学》,1989年第3期),龚书铎《辛亥文化革新与五四新文化运动》(《北京师范大学学报》,1991年第5期),齐卫平《五四前后东西文化论战的再认识》(《江汉论坛》,1993年第5期),程佐清、徐绍清《论五四对传统文化的批判与继承》(《社会科学战线》,1993年第3期),潘光伟《五四文化保守思潮兴盛的原因及地位》(《中国人民大学学报》,1993年第1期),等等。微观上予以讨论并代表研究水平的,约有20余篇。这些文章涉及五四新文化运动中活跃分子评孔的论述,如,陈永志《谈五四初期郭沫若对孔子的评价》(《辽宁大学学报》,1981年第4期),浴沂《恽代英的孔子观》(《孔子研究》,1986年第2期),杨纪元《李大钊孔子观简述》(《孔子研究》,1986年第4期),陈增辉《五四时期的批孔与李大钊的孔子观》(《孔子研究》,1998年第1期),王杰《吴虞对封建礼教的批判》(《孔子研究》,1988年第4期),洪凌峰《瞿秋白与五四中西文化论争》(《厦门大学学报》,1989年第2期),张洪波《陈独秀对孔子及其学说的评析》(《孔子研究》,1992年第4期),王兴国《青年毛泽东与儒学》(《孔子研究》,1998年第1期),李旭东《论鲁迅对传统文化的激烈态度——兼论鲁迅反孔的文化契机》(《江汉论坛》,2000年第7期),等等。第二,对于五四新文化运动文化巨子中的重点人物的孔子观有了明晰的认识,如李大钊、陈独秀等。第三,在研究中,运用唯物史观的理论与阶级分析方法取得了成功。第四,对于评孔论战与五四新文化运动这一研究领域的开辟与拓展,起到了拓荒的作用。虽然上述研究有筚路蓝缕之功,但不足之处也是显而易见的。第一,由于没有将评孔论战作为五四新文化运动中的一个既有联系又相对独立的重要事件来对待,因而进行宏观研究就缺乏应有的深度和力度。第二,在个案研究上,点的分布不匀,一些重要人物的研究如胡适、傅斯年、梁漱溟、杜亚泉、鲁迅等等,要么成为空白,要么处于初始。第三,在研究倾向上,将研究对象政治身份化,重视“正面人物”,忽视“反而人物”;学术批判政治意识形态化,随意拔高,任意贬斥,贴政治标签,背离历史主义与实事求是原则。第四,研究方法较为单一,以一种方法代替甚至排斥多学科的多种方法的运用。总之,尽管学术界关于五四新文化运动从总体上说取得了长足的成熟的进展,但是,对于作为新文化运动内涵的评孔论战的研究,应该说还只是处于初始阶段,而且还有一些空白点有待扫除。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