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文化运动到政治运动:民主与科学的脉理

——论五四新文化运动前后期的连续性

作 者:
徐辉 

作者简介:
徐辉(1947- ),男,江西奉新人,厦门大学政治学与行政学系副教授,哲学博士 厦门大学 政治学与行政学系,福建 厦门 361005

原文出处:
《厦门大学学报》:哲社版

内容提要:

关于五四新文化运动前后期的关系问题,历来存在“抑前扬后”与“抑后扬前”两种对立观点。从方法论上看,两者都注重于前后期之间的间断性,而忽视其连续性。事实上,五四新文化运动前后期存在着明显的连续性,这集中表现为,对民主与科学的求索和宣传贯穿于新文化运动的全过程。五四后期发生的社会主义论战与科玄论战,便继续了五四前期对民主与科学的探索,拓展了它们的涵义,深化了人们的认识。


期刊代号:K4
分类名称:中国现代史
复印期号:2001 年 03 期

字号:

      中图分类号:k261.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438-0460(2000)04-0117-08

      学术界一般认为,以1919年的学生爱国运动为界,五四新文化运动分为前后两期。本文试图通过分析发生于五四后期的社会主义论战和科玄论战,探讨新文化运动前后期的连续性,以及后期新文化运动的特点。

      一、“抑前扬后”与“抑后扬前”

      关于五四新文化运动前后期的关系问题,很早就存在两种相反的观点。一种可称为“抑前扬后”:贬抑五四前期的资产阶级思想启蒙,褒扬后期的马克思主义的输入,及其对现实政治日益增强的影响。瞿秋白在1925年就说过:“五四运动的爆发,在世界史上实是划分中国之政治经济思想等为前后两个时期的运动”。[1](p155)以后的马克思主义理论家更是明确地把五四学生运动界定为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端。这些论断被“抑前扬后”观点用作重要的理论根据。

      “抑前扬后”的观点到1949年以后,在中国大陆随着极左思潮的泛滥,演变成片面强调五四的革命性,并逐步走向极端。以至于极左势力将五四歪曲为“无产阶级文化大革命”的先声,把两者说成是一脉相承的、意识形态领域阶级斗争的“文化革命”。80年代否定“文革”后,“抑前扬后”的观点与极左势力划清界限。但有些学者坚持认为五四前期宣扬民主和个性解放是资产阶级的东西,其进步意义只限于反封建;与马克思主义相比,这些都是落后的和反动的,不可予以过高的评价。因而“抑前扬后”的观点至今依然存在,有时还能发出较强音。

      另一种观点则是“抑后扬前”:对五四后期政治因素进入新文化运动不以为然,一味高度赞誉五四前期的文化启蒙价值。从二三十年代起,胡适、傅斯年等人就一直持这种观点,胡适晚年更明白地指出,五四学生运动“实是这整个文化运动中的一项历史性的政治干扰,它把一个文化运动转变成为一个政治运动”,并对“一直作超政治构想的文化运动和文学改良运动”,“终于不幸地被政治所阻挠而中断了”深感遗憾。[2](P206-210)

      1949年以后,这第二种观点在中国大陆学术界很快销声匿迹。但到了80年代,在否定“文革”、解放思想、改革开放的时代潮流中,出现了重新肯定五四民主与科学对封建专制主义和蒙昧主义的批判,要求“补五四启蒙运动的课”[3](P205)的呼声。在对于五四思想启蒙越来越强烈的呼唤中,“抑后扬前”的观点又以新的形式出现:一种是“救亡压倒启蒙”说;另一种可称为“唯科学主义”说,认为五四弘扬科学,到后期形成了唯科学主义,以至导致以“科学”的名义的思想垄断局面产生。

      “抑前扬后”和“抑后扬前”两种观点在1949年以前有过多年的交锋,80年代以后新的笔战又起。对这两种对立观点的是非得失,本文不拟详加置评。笔者首先想从方法论角度指出,这两种相反的观点在考察五四前后期的关系问题上,有着一个共同的思路,就是注重五四前期和后期之间的间断性,而忽视两者的连续性,以致各执一端,而攻乎异端。造成这种方法论上的偏执,有着复杂的思想背景和意识形态方面的深层次原因。正是这些深层次的原因,使得持相反观点的双方看不到或者不愿意看到,事实上五四新文化运动的前期和后期之间,尽管在讨论的具体问题及其政治成分上有着显著的差异,即存在着间断性,但在思想内容上却是存在着连续性。这个连续性集中体现在,对于民主与科学的探索和宣传贯穿于五四新文化运动自始至终的全过程,从未中断。

      二、社会主义论战:民主的深入探究

      《青年》杂志创刊伊始,即揭橥民主与科学两面旗帜。起初并没用“民主”一词对译西文之Democracy,而是用“人权(说)”、“惟民主义”,或音译“德谟克拉西”、尊称“德先生”等表述之。五四前期,民主思潮的传播基本上是在文化层面上进行的。新文化运动的主要参与者此时都是纯粹的文化人,没有也无意介入实际的政治活动,陈独秀和胡适都曾公开声言新文化运动不干涉政治,这与五四后期不少论者以具有党派背景的政治活动家身份参与新文化运动的情况有着明显区别。民主思潮的内容也主要是关于民主的一般性含义,如介绍与封建专制对立的西方“立宪政体”、“民主政治”,宣传自由、平等、公正、人权、个性解放等价值观。此时研讨者心目中的“民主”是一种理性的生活方式,是政治民主、个人自由、社会公正的思想理念和文化精神。他们似乎不愿与政治现实直接接触,而以引进西方民主,向国民进行理性启蒙为己任。

      然而这样的情况没有延续很久。1918年7月出版的《新青年》上发表了陈独秀的《今日中国之政治问题》一文,直接抨击了北洋政府的“武力政治”和“以一党势力统一国家的思想”,标志着民主思潮的传播向实际政治的转向。1919年五四学生运动之后,民众政治情绪日益高涨。受第一次世界大战结束后西方社会掀起的批判资本主义的思潮影响,特别是受巴黎和会列强对中国的欺辱,以及形成鲜明对照的苏俄放弃不平等条约权利的刺激,“社会主义”在国人心目中一时成为美好与光明的象征,并成了新文化运动中一个中心话题。在新的形势下,对民主的探究和宣传自然融入了结合现实政治的“社会主义”大讨论。这时新文化运动的一些领袖人物已开始从事实际政治活动,他们根据自己的党派观点和政治主张,传播各种流派的社会主义理论。当时鼓吹社会主义的著名刊物除《新青年》之外,还有以梁启超为首领的研究系主办的《学灯》和《解放与改造》,国民党人主办的《民国日报》副刊《觉悟》和《星期评论》等。从1920年底开始,不同流派的社会主义论者之间发生了争论。

相关文章: